摘要: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就是教师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创新一切可利用的途径引导幼儿能够养成自己照顾自己的行为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他们独立自信地成长,对其后续的学习生活影响有积极作用。作为幼儿在集体生活中必备的基本生活技能,教师要能够重视这一能力的培养,帮助儿童从小树立良好的生活自理意识,让他们更加茁壮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育 自理能力 有效培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对幼儿教师提出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培养幼儿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让孩子们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这对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都有奠定基础的作用,对培养幼儿责任感、自信心和自我处理问题的能力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转变教育意识,认识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基于幼儿生活,创新多种途径培育幼儿自理能力;利用家长力量,家园联合共同提升幼儿自理能,开展多种教育方式引导幼儿,使其自理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一、转变教育意识,认识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现在的孩子在家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王子”“小公主”,家长的溺爱导致他们认为孩子凡事都做不了,怕孩子做不好所以代劳,耐心不足嫌麻烦代劳,导致很多幼儿到幼儿园后的生活自理能力不足,独立能力薄弱。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教师和价值也更加注重幼儿动手能力培养,兴趣特长培养,这就导致很多孩子舞蹈、唱歌样样行,穿鞋吃饭大人替,自理能力的薄弱使得他们很难适应集体生活。
在实际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能够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除了重视幼儿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和各领域知识的获得,还要能够重视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并且带动家长认识到幼儿自理能力的提升对其幼儿和后续学习生活的重要性。比如,针对小班幼儿家长,教师要能够在前期组织家长会,让家长针对“孩子在家中是自己穿衣服还是大人穿?孩子是否能自己简单洗手洗脸?是否能自己上厕所?”等话题进行探讨与交流,让家长讲述自己孩子在家的表现与状态,而后教师可以给家长渗透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以此无形中改变家长溺爱孩子凡事包办的错误教育观念,重视幼儿自理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当下热门社交软件建立微信沟通交流群,专门用以分享孩子在家的生活表现,以便于教师根据整体班级的生活自理能力在日常课程中设计实践活动加强幼儿自理活动锻炼。
二、基于幼儿生活,创新多种途径培育幼儿自理能力
幼儿的独立自理意识需要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培养,他们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在教育活动组织过程中要能够充分尊重幼儿的自主性,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各种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在一日生活中促使幼儿的自理能力得到充足的发展。
比如,刚入园的幼儿在排队洗手的时候往往会趁人多开始玩水,往往上完厕所或吃饭前洗手后整个衣服都弄湿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自编洗手歌,每次幼儿洗手时就让他们一边唱一边迅速完成洗手:小朋友爱干净,洗手前挽袖子,袖子爬呀爬,爬到胳膊肘,拧开龙头弄湿手,抹上香皂搓一搓,手心手背有泡泡,再用清水冲一冲,对着水池甩一甩,拿个毛巾擦干手。这样,在顺口溜的有意引导中让幼儿学会了正确洗手方法,会更加专注于洗手这件事上。
三、利用家长力量,家园联合共同提升幼儿自理能力
家庭和学校是两个不同方向的“教育者”,当下的教育合力若想发挥巨大力量,就需要幼儿教师与家长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及时沟通交流,在强化家园联系,增强家园了解的过程中推促幼儿自理能力提升,促使家园共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能。
除了此前提及的教育观念改变,家长还需要身体力行从行为上做出改变,比如在日常生活中要鼓励孩子在安全的前提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比如自己洗水果,拿餐具,自己收拾自己的玩具和学习用品等,并及时给予幼儿肯定和鼓励,长久以往促使幼儿的自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小班的安安两周三个月了,与其他幼儿不同的是,她的父母从来不会拒绝她的帮助,扫地的时候她也希望帮奶奶打扫,奶奶很乐意用折断的笤帚当做了她的专用打扫工具,包饺子的时候她热心参与,妈妈赶紧给她洗了手学擀皮,尽管最后面弄了一脸,但她用两只手还是学会了简单的擀饺子皮。相比较同龄的其他孩子,她不仅能自己穿衣穿鞋上厕所,还很有小大人的样子帮助教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对她很快适应幼儿集体生活起到了很好的推促作用。
综上所述,教师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间可以完成的,教师要能够通过各种形式,利用各种资源和途径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理能力,在实际教学活动组织中,教师要能够从自身做起,影响家长改变教育理念,除了重视幼儿智育发展外更要关注幼儿的生活自主能力发展,通过联合家长,自身创新教学形式给幼儿创造锻炼机会,让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杨儒花.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31):11-12.
[2]高亚楠.浅谈如何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6(1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