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中明确阐述了语文味的含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和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宗旨,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师生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生发思想之快乐与精神之解放的,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由此看来,语文需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在于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转化智慧、积淀文化,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笔者曾经上过一节公开课,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与学生之间共同完成了《孔子游春》,一起在浓浓的春意中,品味了一把语文味。
天女散花,打开天窗
【片断1】
师:孔子的话是围绕哪一句展开的?
生:他的话是围绕“水是真君子啊!”展开的。
师: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啊?你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
生:它好像有德行,它好像有情义,它好像有志向,它好像善施教化。这些句子让我感受到水是真君子!
师:要知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回读请同学们静下心来默读,边读边思,边思边写,看看文章中的描述这些理由的哪些语句能够触动你的情思,引发你的感慨,在书上空白处写上你的联想、思考,呆会和大家交流你的批注。(默读、批注)
“孔子论水”一段是该篇的精华所在,这段文字如“一扇天窗”,明亮,生辉。任何一位教师都会浓墨重彩地教学。于是,我抓住学生思维特点,先从整体入手,使其明了构段方式,通过一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如同天女散花一般,打开了智慧的天窗,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同时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圈点批注”的学习方法,语文课堂弥漫着动人的“写味”。
润物无声,情到浓处
【片断2】
学生静心默读,批注后交流。
生:(读)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我读了这一句,想起了《长江之歌》,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华夏儿女……
师:了不起,你了不起,水也了不起。水是人类伟大的母亲!如果没有水,就没有——
生:就没有世间万物!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突然想到一个人你能猜出来是谁吗?
生:雷锋
师:为什么?
生:因为雷锋也是帮助别人的。
师:那么,你们有没有做过好事?
生:做过
师:那么你们能不能说就是雷锋,能不能说就是水一样的真君子?
生:不能,因为我们没有像雷锋一样,坚持做好事,我们只做了一件。
师:雷锋和水一样,不停做好事,你从课文哪一个词语中看出来了?
生:奔流不息,
师:是啊,永不停止,不停的哺育着大地和万物,所以说水有德行啊!
师:孔子对水的感激,是落叶对大地的感激,是小溪对海洋的感激,是鸟儿对蓝天的感激,是游子对故土的感激,读好这一句。
生: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从这一句,我想到了“水滴石穿”,“滴水穿石”,它有坚持不懈的品质。
师:你从哪几个词体会到的?
生: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
师:你似乎强调了“穿、凿、从无”,请看多媒体,(水奔流不息,汩汩前行,水穿山岩,凿石壁,跨过大河,跌下悬崖,……仍滚滚向前。)
生:我想到了一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用来形容水也合适,水有志向。
师:它排除千难万险要去哪?
生:它要流向大海。
师:水真不愧为真君子啊!谁来读?
师:(随机点)你有志向吗?
生:有
师:是什么?
生:考试班上第一名。
师:做到了吗?(示意全班同学回答我)
全班同学齐声说没有,该生有些难为情。
师:没关系,我相信你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刚才同学们的笑声,但是你怕不怕?
生:不怕,我要像水一样,继续努力,一定完成目标。
师:来,我们班掌声送给他,希望他早日到达他广阔的大海!
(指名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并使其形成良好语感的基础。学生想到《长江之歌》的歌词,在老师的点播之下,想到了雷锋,想到《水滴石穿》的故事、想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诗句。学生非常准确地把握了文本的内涵,真正理解“水乃真君子”一说,对水的品性“它好像有德行,它好像有情义,它好像有志向,它好像善施教化”的体悟变成了立体的!学生联想丰富,体验深刻,说得很动情,读得极投入,课堂语文味浓浓,这才是我梦中的语文!
满园春色,朵朵花开
【片断3】
师:水仅仅只有这四种美德吗?孔子还会怎么说?模仿文中的句式练一练。
生:水容天下之物,哺育人间所有生灵,它好像有博爱的思想。
生:水清澈透明,一望见底,它好像有光明磊落的胸襟。
生:水一往无前,从不畏惧,它好像有坚忍不拔的意志。
生:水润泽万物,它好像很公平。
师:说得太好了!孔子对水怀有什么情感?
生:孔子满怀赞美之情!
生:孔子满怀感激之情!
生:还有敬仰之情!
师:话语如此动情,那就读出感情!(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是啊!在孔子眼中,水是什么?
生:水是哺育我们的母亲。
生:水是教导我们的老师。
生:水是倾听心声的朋友。
……
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显像结构是有限的,但如果加入模仿,便会衍生无穷的意境。简简单单一个问题“水仅仅只有这四种美德吗?”引导学生拓展文本,在思考过程中,语言文字内在的、隐藏的情味、意蕴、理趣等被学生一一发现,所以仿说时文本语言遣词造句之真切,表情达意之魅力也被学生模仿得淋漓尽致!水有博爱的思想、有光明磊落的胸襟,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有公平的品质……,课堂高潮再次呈现,这高潮令人如沐春风,大家在不知不觉间进入豁然开朗的境界,宛如走入春色满园,看见了可爱的花朵,在绽放着自己的美丽。
高山仰止,回味无穷
【片断4】
师:你们知识真渊博!弟子们听孔子论水,除了听出水的品性,还听出了什么?
生:弟子们还听出孔子在用水教导大家,也要做“水”一样的真君子。
师:孔子只是在教育弟子吗?不,这也是他内心世界的独白。弟子们领悟他的话了吗?出示孔子和弟子们的对话。
朗读并理解
师:学到这儿,孔子在你眼中是个怎样的老师?
生:孔子他善施教化,教学有方,他把整个天地当作课堂,让我想到了去年学过的《大自然的文字》,其实,自然界有很多知识。
生:孔子他性格一定非常和蔼,与弟子同歌共舞。
生:孔子是了不起的圣人老师!
师:是啊,伟大之中有他的平凡,平凡之中有他的伟大!
出示: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杜甫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司马迁
孟子曰:“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学生动情朗读)
师:同学们,你们愿意向孔子一样,做一个君子吗?
生:愿意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孔子的君子言行语录好吗?
生齐声朗读
积累是为了运用!运用有时是最好的感悟。所谓:看花容易绣花难,事非亲历不知难。在课堂拓展延伸阶段,环环相扣,从“关于水的名言”,到“谈论志向的古文”,到“对孔子的评价”,再到“朗读孔子的名言”,都体现了积累是为了运用,这个过程展示了生命与生命的立体对话,既给了学生丰厚自身精神的重要平台,又创设了精神交流的桥梁。运用使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完美统一,学生对孔子的认识逐渐丰满起来,对孔子的情感也逐渐浓烈起来。对孔子的敬佩,宛若高山仰止,又如滔滔江水。
语文,是一门美的术,是一门深入人心灵深处,改变和提高认知的艺术。唯有情到浓处,方能散发出浓郁的语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