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教育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情境体验的尝试

发表时间:2020/5/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4期   作者:胡凌雪
[导读] 在高中阶段,让同学养成准确的历史观念和爱国情操,历史教学任重道远,教授知识、养成思维、培养观念都要重视
        摘要:在高中阶段,让同学养成准确的历史观念和爱国情操,历史教学任重道远,教授知识、养成思维、培养观念都要重视。目前教育界开始重视情感教育,对历史教学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情感教育和情境教学也有利于推动学生全面进步与提高历史素质。本文以此为主要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 高中历史;情境教学;情感教育
        引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策略也有相应的要求,调整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授形式,教学模式多样化,改变传统教学的不足,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的引导性,增强课堂吸引力,提高效率,帮助学生在历史教学中思维和情感的双重提升。
    一、情感教育和情境教学的内容
        学习过程中,知是知识,意是思维,情是感情,知情意缺一不可。情感教育的教学形式以情感、情绪体验为中心,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标准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已经不可忽视。历史教学也必须把情感教育重视且运用。
    情境教学主要特征是建造直观可视化的情境,把抽象的内容变具体,方便学生理解。在目前学校教育中,情境教学已经变得比较常见,加强情感教育的重要方式和坚强依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的重要目标是情感教育。历史是丰富生动的,但是反映在纸上的文子形式是比较枯燥的,单就照本宣科很难让同学们有情感共鸣,构建直观的情境,提供给学生情感教育的载体和平台,是有重要意义的。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情境体验的途径
1、利用视频,构建情境
        就课程主体而言,心智和接受力方面高中生比初中生都有所提高,理性学习比较重点。视频作为一种新模式,有可视化、形象化的特点,传授知识的同时,又可以加入娱乐元素,被同学喜爱。在情境教学中,视频也可以发挥有效的作用,老师在构建历史情境时,进行情感教育时,都可以运用。针对高中历史的内容,视频资源很丰富,有严谨性比较强的纪录片和偏娱乐化一些的影视片,都是可以被利用的。举个例子,老师在讲解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事件时,老师可以截取《走向共和》中的一些适当的片段,同学们可以在可视化的场景里感同身受,体会到当时被压迫人民的屈辱,激发同学的爱国之情。就像在日本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和庆亲王与八国公使会谈的片段,都可以引用。
2、展开实践活动,模拟历史情境
     历史教学整个过程不应该只是在课堂上完成,不应该被束缚在某一个特定的空间内,让学生走出课堂,这是老师应该要做的。例如,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参观历史博物馆,以及遗留建筑和一些遗址遗迹,让同学们身临其境,深切感受历史氛围。

举个例子,在“古希腊民主政治”这一节中,当代西方国家的民主渊源是古代希腊形式的民主,是民主精神的思想渊源起始点,也是同学们在学习把握整体民主的重要学习资源。古希腊的民主形式在当时算是比较先进的形式,公民能够最大限度的参与进去,内部较为平等,但是也同样存在局限性,奴隶、妇女、外邦人不能参与进去。在学习这一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扮演角色,将军、执政官、公民、议员、奴隶主等,学生可以在得到参与感的同时,培养历史情感,加深印象。
        3、强化情感熏陶,升华历史情境
        情感元素可以引起学生共鸣,在情景教学中加入,可以升华情境。情感是最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的,教师在教学时,注重形象,语言的变化,声调的高低去激发学生。首先,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形象去感染学生,提高修养,提升机智,在历史教学投入巨大的热情,可以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例如在讲述近代被压迫的历史时,教师可以利用自己对民族英雄的钦佩敬仰之情来感染学生,唤起学生的爱与恨。
学生在教师带有情感的讲述下,会被影响,同样对民族的伟大产生敬佩,由此爱国情感也就能提高。其次,老师应该利用语言的艺术,渲染学生的情感,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声调和语言的变化,去帮助有效建立教学情境。最后,老师还可以利用行为语言,利用面部表情的变化,动作行为的变化来帮助情感的表达。
        三、高中历史情境教学的意义
        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手段,情境教学有效的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传统教学注重应试,教师一味地知识输出,学生机械的接受,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不是由教师主导,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的参与感,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进而在知识内化、历史演变、人物再现、情节变化过程中能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思考去解决问题,开发思维的空间,这样不断地学习练习。潜移默化中,就能让学生主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历史教学中历史情境体验,学生的情感是入手点,教学中使用各种手段,建立教学情境,极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和健全的学生人格。
        四、结语
    总而言之,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把握、历史观的培养、历史规律的了解、爱国意识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高中历史的教学目的。历史教师在新课程要求下,不仅要优化备课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并且也要利用各种新时代下的教学资源,创建教学情境,重视学生的感情教育,有效和历史知识结合,让学生真正融入历史学习中,最终达到新课程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侯少华.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究[J].名师在线,2018(06):17-18.
[2]李海杰. 高中历史情景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