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政治课程不仅要为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政治课程也是对高中生进行思想道德培养的主要阵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政治教学应当摒弃传统的灌输教学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使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的重要性,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做人,才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键词:高中政治 立德树人 实践探讨
引言:高中政治教育承载着育人、育德、美化学生心灵,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作用。在高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有效的掌握知识,帮助学生顺利通过高考考查,还要本着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以身作则,成为高中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导者,通过高中政治课程的教育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只有学生思想道德品质过硬,才能真正承担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重任。
1、立德树人理念对高中政治课程教学的意义
在大多数学生和教师的认知中,政治课程是一门极其枯燥的课程,学生普遍认为政治课程,让人头疼,在政治课程上也容易开小差,在高中阶段由于高考的压力,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因此学生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语文、数学和英语等分数较高,比重较大的学科上,对于政治历史和其他学科,缺乏观念上的重视,而在高中阶段,学校或教师为了高考的升学率和学校的知名度,只注重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意或无意的忽视了对学生品德的培养,但要想成为社会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必须要拥有与才能相匹配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样才能肩负起祖国的未来,因此,立德树人理念在高中政治课程教学中有几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提高高中生的思想政治觉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以育人为先,这是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学生要先从思想抓起,只有思想政治坚定的学生才是一名合格的高中生。德智体美劳中德是排在首要位置的,因此,学校和教师应当统一认知,贯彻将育人摆在第一位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将立德树人理念,作为政治学科的教学重点,以此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提高。
二是有利于教师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立德树人要求教师,要拥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这样才能给予学生正确的教学理念;三是能促使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育人为先的理念,能够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创新方法,以使学生能真正在政治课上,接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
2、立德树人,理念在高中政治教育中的实践探讨
(1)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树立正确三观
政治课程的教育实质是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其根本核心是通过政治课程的教育培养学生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此基础上确立正确的三观。培养正确的三观是高中生走向未来必须掌握的基本素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哲学模块是树立学生正确三观的基础,是学生拥有美好生活的向导,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例如利用微课、慕课等先进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政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积极兴趣和高度的关注,使学生对政治课程产生兴趣。
(2)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
政治课程留给大多数人的印象是枯燥乏味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传统教育方式更加加深了人们对政治课程的印象,因此,以立德树人理念进行高中政治课程教育,能促使教师更加关注教学模式的创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学效率,并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立德树人为课堂切入点,引发学生对政治课程产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根据课程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为学生策划具有积极意义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从而能灵活运用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有效的掌握知识,也能在实践的过程中促使学生更加有效的提升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
(3)弘扬传统文化,增进学生认知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更是学生做人的原则,在政治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以政治教材中的中华文化为立足点,为学生创设更良好的德育教学环境,不仅让学生在政治课程中树立良好的品德,更要通过树立品德的过程自觉肩负起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意识,这样学生才能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不断的以德育品质完善自我。
结语:
高中政治课程是为社会培养拥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才的主要阵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校要扭转认知观念,深入贯彻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活动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革新教学理念,不仅让学生在政治课程中有效的掌握知识,更要让学生通过政治课程的学习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念,端正自身的生活态度,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更好的面对今后的人生。
参考文献:
[1]翟娅萍.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69-70.
[2]时 静.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J].课程教育研究,20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