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生物课堂上如何实施趣味教学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中国教师》2019年12月刊   作者:李清
[导读] 高中生物课作为副科,往往被大家忽视,学生不大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导致生物成了 “弱势学科”。基于此,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生兴趣。就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高中学生学习高中生物的兴趣,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李清     四川省资中县球溪高级中学  四川  资中  641208
【摘要】高中生物课作为副科,往往被大家忽视,学生不大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导致生物成了 “弱势学科”。基于此,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生兴趣。就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高中学生学习高中生物的兴趣,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高中生物;趣味教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12-254-01

         引言
         兴趣是求知的动力,能够打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之门,促进学生主动探求知识。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是现阶段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
         1巧用直观教具激发学习兴趣
         生物学有些知识是学生肉眼看不到的微观结构和不易理解、难以表达的抽象内容,单凭教师的语言描述不免枯燥乏味,效果也不好。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能把课本上枯燥、抽象的文字变得直观、生动、形象,大大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可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过程制作成Flash动画,变静为动,一个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的生理过程就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分裂各时期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其印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还可以采用挂图、模型、插图、微课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等能力。
         2感受自然,激发兴趣
         生物是和自然联系最紧密的课程。多让学生去大自然中观察体验,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等,从而让学生感受生物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意识。比如,让学生在校园里探索大自然。让学生在校园里观察树木,观察小植物,观察树丛中的小动物。然后让学生坐在草地上,联想。假如我们的校园没有树木,没有小草,没有小动物,假如植物不能够给我们提供食物……我们的生活将会是怎样?畅想之后,让学生畅谈,或许学生的表现会超出我们想象,因为他们能联想到很多。又如,在探究无脊椎动物的分布的环境因素这个活动之前,我带着学生亲近一次大自然,在环境中去寻找我们需要的无脊椎动物……学生非常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当然,还要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获得感。例如,组织学生分小组对自己小区周围的环境进行调查。根据各个小组的调查情况对小区环境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要完成这个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小组团队的合作意识,而且还需要查阅学习比较多的资料才能完成,在无形中,学生学到了生物知识,也培养了个人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又如,学习食物成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就调查自己家吃的食物,接着分析自己家食谱的营养是否合理……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知道生物应用广泛,而且明白生物的重要性,还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了学生对学习生物的兴趣。



         3注重实验,培养兴趣
         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高中生物实验占有重要地位。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如上显微镜使用一课时,介绍显微镜在工、农、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克服组织教学难的问题。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规范操作,实验才能成功。因此,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通于实验步骤之中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如使用显微镜用左眼观察时,纠正学生用右眼观察或闭着右眼的习惯,转动转换器时,纠正扳物镜的错误操作。这样学生很快对好光,观察到标本在视野中的图像。我还做好实验的评价工作。通过评价,让学生更加认真操作,更加规范操作。我设定在规定时间内准确、完整完成实验任务得A,次之得B,再次之得C。这样通过评价,促使学生认真预习、复习、动手操作。对于动手能力差的同学,注重个别指导,尽量做到都得A。重视实验教学,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认真的科学态度,发展智力,提高了学习生物的兴趣。
         4妙用口诀诗词激发学习兴趣
         生物学中有些知识难记易忘,教学中可以妙用口诀增强学习兴趣,又帮助记忆。例如人体的八种必需氨基酸可用“甲携来一本亮色书(即甲硫氨酸缬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来记忆;有丝分裂过程前、中、后、末四个时期的特点用口诀“膜仁消失显两体,形定数晰赤道齐,点裂数加均两极,两消两现重开始”记忆。除妙用口诀外,恰当地应用诗词俗语也能活跃课堂气氛。例如讲到竞争时引用“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用“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讲述植物的向光性;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描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知识;借用“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引入遗传和变异;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啃泥巴”描述几种生物的关系,进而分析各种生物在食物链上所处的营养级。
         5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习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适当开展一些学习竞赛活动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布鲁纳在他的发现学习理论中强调,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是奖励、竞争之类的外在刺激。因此,教学中可引入竞争机制。竞争机制可以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利用学生集体荣誉感强,好胜不服输的心理特点,为课堂教学营造紧张又和谐的竞争氛围。如课前提问环节可以采用翻题板技术,即在多媒体课件中设计多个题目,用题板覆盖,不同难度的题目可以设置不同的分值,让学生有一定的冒险体验,不同小组的学生代表可以自由选择。这样就把平淡无奇的课前提问环节变得趣味十足,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要认真寻找最佳的切入点,通过多种方式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淑珍.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有效途径[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8).
[2]张维清.荡起“兴趣教学”的双桨,撑起“快乐学习”的方舟[J].中学生物教学,200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