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小组式反思讨论法在中职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8级护理专业学生70名为对象,随机将学生分成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以传统方法教学,观察组以小组式反思讨论法教学。结果:观察组的教学质量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职外科护理教学中用小组式反思讨论法的效果明显。
关键词:中职外科;护理学教学;小组式反思讨论法;效果
中职学校的学生均属于中专学历,学校中主要实施的是中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是中职教育非常重要的专业。对护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外科护理知识与技能尤为关键,属于中职护理专业的重要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加上人们目前对医疗机构中护理服务质量与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教育学界也应根据实际情况改革教学方法,以适应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1]。本次对我校采用小组式反思讨论法进行中职外科护理学教学的效果与传统方法比较,探析上述教学方法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校2018级护理专业学生70名为对象,随机将学生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学生35名。对照组学生年龄17-22岁、平均(20.6±1.2)岁,女生33名,男生2名;观察组学生年龄16-23岁、平均(20.3±1.4)岁,女生32名,男生3名。两组学生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传统方法教学:课堂中老师以口头讲解的方式,为学生讲解专业知识,完成课堂讲授后,安排学生进行各种实践。实践课程包括手术室护理和清创缝合等。
观察组:小组式反思讨论法教学:将本组学生均分成5组,每组学生7名,用小组式反思讨论法对外科护理学进行教学,教学内容为:(1)教学前:给学生开始教学前,为其发放外科护理学教学目标和病历资料等,根据教学实况选择病例主题,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式学习,注意给学生讲解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依病例实况,分析学生的临床特征,并给予既往护理期间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处理方法。(2)教学后:课后讨论的过程中注意分析和总结学生存在的疾病认知误差,了解学生有无明确护理期间容易出现的问题。对每个小组交的报告进行分析和评价,随即指导学生自己反思学习的课程内容,并进行详细的总结,强化学生对每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1.3评价指标和标准
本次自制量表调查教学质量,量表内容包括激发学习兴趣、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程度加深、处理问题能力提高和强化自我反思能力、培养质疑精神和思想及希望继续用此教学方法,每个条目分值10分,得分高说明教学质量高。
本次自制量表调查护理质量,量表内容包括护理技能专业娴熟、以人为本护理意识和护患沟通方法和技巧,每个条目分值范围0-10分,得分高说明护理质量高。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用SPSS 24.0,计量资料用()表示,t检验;检验水准α=P<0.05
2、结果
2.1比较两组的教学质量
观察组的教学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外科护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操作性,知识内容理论性强,教学内容注重理论和实践的联系,护理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强调对学生自主思维的引导和培养,并使学生学会批判性思维训练,不断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小组讨论法是近年教育界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此教学模式下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指导,小组中的学生进行主题讨论,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和总结结论,毕研杰[2]指出小组讨论法现已被广泛用于医疗卫生和教育实践中,并已经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反思学习法主要是在学习期间,回忆与评判已经有的知识与经验,通过这种方法检验学习情况。
传统教学模式下是教师给学生统一的讲解课堂知识,通过满堂灌的方法给学生授课,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较低,并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3]。本次用小组式反思讨论法的教学效果明显,教学质量调查的每个条目得分均高,学生的护理质量亦明显提高,采用的小组式反思讨论教学方法为新教学方法之一,教学内容主要是基于小组,并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和帮助,使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做反思,深度加强学生的教学内容掌握程度。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增多,提供更多的互动机会,教学中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辅助学生学习,指导学生更深层的学习更多知识。外科护理教学环境明显改善,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听课,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显著提高,从而更好的强化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促使教学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高洁,张洋娟,刘婷.信息化教学模式在中职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01):224-225.
[2]毕研杰.浅谈中职实验教学中外科护理操作技能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07):237-238.
[3]潘璐.情景模拟在中职学校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