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城市化建设不断完善,交通运输行业,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生产方式,因此对公路工程施工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分析了引发公路沉降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路基路面的主要施工技术及措施。
关键词:公路路基路面;不均匀沉降;成因;预防措施
引言
建筑工程中最关注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生活的迅速发展,出行成为大众关注的要点,公路工程建设的安全性是民众最关注的根本问题。提高公路工程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系数,对于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从路基路面沉降段这一公路工程中最基础的问题出发,希望提升工程的安全系数。
1路基路面的沉降原理
①地基变形机理。地基破坏并不是发生在路面的所有部分,一般地基破坏会在沟壑地区形成。沟壑地区的土壤较为松软,土壤的密度较低是造成地基破坏的主要原因。当沟壑地区密度较低时,制作路基的填料由于密度较大就不能够较好的渗入土壤的缝隙之中,因此导致后期压路机不能够将其压实,同时土壤的松软也造成了该地的负荷能力较差。在公路建成之后,重型车辆通过时便会影响路基质量,造成路基变形或下沉。②路堤变形机理。在我们的公路施工中,普通粘性土作为台背填料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材料,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普通粘性土对于施工现场的环境具有较高要求,地形、温度、湿度等等因素均会影响到施工结果。而当施工时的环境无法达到要求的时候,在公路投入使用之后就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而造成路堤变形。
2公路路基路面不均匀沉降的成因
2.1压实度不达标
按照当前公路施工建设的标准要求,在桥梁、涵洞部位应实施台背回填及压实施工工作,这在公路施工中十分重要。其中,涉及的工序较为复杂,对质量也有着极高的要求,需要施工单位在台背回填工作中,选择与之对应的填料,并按照相关需求展开碾压施工,保证台背回填的质量不受影响。然而,部分施工单位在台背回填工作中,所选择的材料质量不达标,也没有按照标准碾压及回填,导致公路路基路面的压实度不合格,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产生差异沉降问题。
2.2伸缩缝处理不当
在伸缩缝施工过程中,沥青路面常因碾压密实度无法达到标准,导致沥青路面在伸缩缝处产生接缝,造成沥青路面下沉和路面开裂现象,使地表水沿着开裂缝隙向下渗透,致使台背填土受到水侵蚀,最终出现变形现象,进而引发路基沉降。随着公路使用时间逐渐延长,缝隙中的填充材料会因承载压力的提升而逐渐老化,且不断消耗损坏,并在长期雨水和雪水的侵蚀下,出现台背路基沉降现象。
2.3路堤的地基处理不当
路堤的地基在建设完成后如果不满足要求,那么问题主要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地面土质疏松,压实不足。在进行地面填料铺设之前,一定要用压路机将原路面进行压实,只有在保障了原路面的土地压实之后才能够进行路堤填筑。②针对特殊路面路基的处理方法不当。一般特殊路面是指路段的地面横坡比大于1∶5,在这样的特殊路面施工之前,需要提前将路基构造成台阶状,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将填料与原路面充分结合,如果没有将路面改造成台阶状的话,后期施工时填料与路面的结合会不充分,形成移位。③地基表面未处理。在进行施工之前需要处理路面,去除杂质以及路边遗留的树木根部,如果不进行处理的话土质会因此而遭到破坏,造成后期路基沉降。
2.4施工准备材料的质量问题
在建筑项目中,最常出现的问题还是施工材料的质量问题。从根本角度来讲,一旦出现材料质量问题,主要从三方面角度考虑原因,第一是供应商的问题;第二是施工队的问题;第三是运输过程的问题。
例如,可能是厂家因为利益,偷换了原本签订合同的材料;可能是因为商人的唯利是图,在施工队中压榨材料费用;可能是有关人员的贪污腐败问题;还可能是没有根据运输材料的性质,给予相应的运输保护措施等。这些问题最终都会造成施工材料的质量问题。
3公路路基路面不均匀沉降的预防措施
3.1加强软土地基的处理力度
在路基路面中,由于软土层破损引发的沉降问题较为常见,这就需要在强化路基路面软土层地基时,采用换填法、水泥粉喷桩、排水固结法等方式加强软土层地基力度。由于以上几种方式均有优缺点,在处理软土层地基前,应深入到施工现场,开展全方位调查,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与之对应的处理方式,强化软土层地基处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并最终达到在保证路基路面压实度合格的情况下,消除不均匀沉降的问题。其中,处理桥台的过程中,还需要长时间的预压处理,保证软土地基结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2适度填充
适度填充是公路路基路面施工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公路工程的整体强度和使用寿命,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在适度填充的过程中,软土路基作为重要的填充内容,需要施工人员对填筑厚度较大的软土路基进行适度填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整体性能。此外,由于软土路基容易出现沉降失稳等现象,导致路面出现损害,从而较大程度地降低公路的承载能力,促使其在长期超出自身承受界限情况下,出现路基结构水平位移的现象,进而影响公路的耐久性。因此,为阻止路基结构的侧向移动,可以通过适度填充来提升路基的承载能力,有效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3.3加强填土路基的压实施工
在进行路基填实的工作时,施工人员主要可以依靠以下三个办法来进行施工。①要求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过程中严格准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以此为标准,规范施工。②在施工的过程中,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压实机械,其次要严格检测各项数据,控制填土的含水量、松铺厚度等。从施工的环节保障路基的压实度。③要成立监察部门,专门在每天施工结束后对施工结果进行监督以及审核,力求每天的施工内容都能够达到质量。
3.4 提高路面施工质量
首先,避免施工前准备阶段的问题,图纸的测绘人员要根据实地考察做出精确的策划。其中,在进行工程竞标时,要对所参选施工公司进行详细的了解,确保其不会因为诚信问题而出现施工进程停滞不前的情况。前期准备完成之后,还要确定施工材料。作为公路工程项目安全性的基础,施工材料质量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要从施工材料常见问题入手,在甄选材料时,每一关都要进行严格的把控。其次,避免施工过程中的问题。
3.5做好路基路面的后续完善工作
在其他施工建设也已经完成的基础上,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后续的安全性检查。首先,安全性检查的项目应该完备。公路的裂缝程度、公路可承受压力测试、公路交界处的安全性以及公路的渗水能力都要在考量范围之内。其次,编制精确严格的安全标准。定期检查完成之后,要对安全系数进行评级。评级的考察必须是综合性的,根据上述多方面内容进行一个综合的等级分类。评级结束后,对等级限制内的公路进行修缮。最后,还要针对平时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全方位的预防措施。另外,救援任务结束之后,要召集有关部门进行问题总结,并对外界做出解释。这既提高了公民的信任度,也可在已发生的问题中获得经验和警示。
结语
在公路路基路面的施工过程中,整体的施工质量十分重要,如果相应的施工方法不到位,不仅会对车辆的运行产生影响,还会引发一系列安全问题。因此,在正式施工前,参建单位须进入施工现场,开展全方位调查,掌握路基路面的实际情况,并根据不均匀沉降的主要成因,采取针对性措施,从根本上保证路基路面整体结构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唐勇.对公路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简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