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第4月8期   作者:黄亚洲
[导读] 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需要重视建筑材料的质量检验,完善质量控制体系,从源头上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
        黄亚洲
        山东省菏泽市
        身份证号码:23062419840701****
        摘要: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需要重视建筑材料的质量检验,完善质量控制体系,从源头上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另外,在对建筑材料质量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需要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以确保检测工作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满足检测要求。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验的因素进行了研究,明确了有关质量检验工作要点,旨在为提高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验水平打下基础。
        关键词:提高;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措施
        导言
        当今社会,随着社会制度的不断建设和发展,建筑对建筑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建设工程主体或附属结构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优质材料的支撑,否则会导致建设工程质量的下降,导致一些施工质量和安全问题的出现,甚至可能对建设项目的建设和用户自身的生命安全产生负面影响。
        1影响建筑材料质量检验的因素
        1.1检测人员
        检验人员是建筑材料质量检验的直接影响因素。检验人员的操作和业务能力直接影响到材料的质量检验结果。检查员级别越高,检查结果越准确。如果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能胜任材料质量检测工作,在检测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影响材料质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检验员的手工操作失误是影响物料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检查员在记录数据的过程中出错,在测试复杂的测试时更容易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1.2检测设备相对落后
        建筑材料的检测需要相关机械设备的帮助,但很多检测机构使用的机械设备还比较落后。检测设备还没有完全实现自动化水平,这使得检测新材料成为不可能。因此,要注意及时更新检测设备。对于整个工程来说,建筑材料是基础。目前市场上的建材质量良莠不齐。另外,一些小型建筑企业技术水平不高,设备和技术不够先进。因此,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着实令人担忧。因此,在工程建设阶段,要紧紧抓住建筑材料检测的关键环节,切实提高检测设备的性能。
1.3检测环境因素
        外界自然因素会对建筑材料的试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的种类往往很多。在不同建筑材料的测试过程中,有的对测试环境有要求。例如,有些材料要求尽可能保持外部环境的稳定性。一旦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外部环境就会趋于稳定,可能干扰正常的检测过程,导致检测结果与实际存在较大误差。例如,在水泥测试过程中,在不同的测试环境下,测试结果的差异非常大。大多数类型的水泥是在特定的实验室进行的。不同的实验室在检测环境、维护条件、监测手段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水泥强度检测过程中,养护条件会对检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室温、养护箱条件和水养护对水泥强度有显著影响。在相关检测标准中,明确提出实验室温度应为18℃℃ ~ 22℃, 相对湿度应大于50%。由于水泥性能的特殊性,当温度稍有变化时,水泥的性能就会受到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当温度从1℃ 到2℃, 水泥很快就会成熟。在这种条件下,水泥的强度将大大提高。如果温度条件不符合要求,试验结果将与实际相差很大。


        2质量控制措施
        2.1符合标准的材料采购
        材料的质量与工程质量密切相关,从源头上选择和控制材料是十分必要的。开工前,要对常用材料市场进行相关研究。在研究中要注意结合市场和当地情况,根据工程需要选择合格的材料。首先要对工程所需材料的质量和数量有一定的把握,然后了解和联系相关供应商。合作时,应选择良好声誉、优质材料、远距离等相关因素,为双方的良好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 ]。在合作之前,我们应该对供应商的材料有一个非常全面的了解,对生产进行实地考察,充分了解其资质和相关许可证,并带回一定的材料样品进行检测。除了厂家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合作检测材料。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材料,种类繁多。在测试过程中,不可能测试所有的材料。例如,对于大量的材料,如钢材和水泥,进行所有的试验是不实际的。因此,应从各种材料中选取一定的样品进行检测,以保证采购材料的质量。在选择样品时,检测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样品,这样有利于整体质量的准确。在采购过程中,严格进行材料检测,保证材料质量,防止质量低劣,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
        2.2严格管理材料流动过程
        根据建筑材料的流动过程,从各个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把握,这对其质量保证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当材料借助一定的运输工具到达施工现场时,应在验收过程中进行监控,避免出现不合格材料或长期运输对施工材料造成影响而产生不合格问题。在材料堆放和储存方面,要严格选址,结合不同种类材料的特性和数量以及施工过程的实际情况。比如有些材料在存放时,对环境要求很高,应满足防火、防潮、防雷的要求。另外,结合工程特点,了解材料投入过程,做好材料接收计划,防止材料长期积累对其质量的影响。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材料的质量,也保证了施工过程的顺利有序[5]。公司管理者应熟悉材料特性和施工工艺,科学有效地计划材料的领用数量,对提高建筑材料的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如果有些材料由于计划不周而长期堆放,试验人员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定期进行试验。一旦发现质量问题,要立即报告,相关人员要立即作出放弃的决定,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避免给居民造成安全隐患,为社会稳定发挥责任。
        2.3试验过程及标准化
        为了保证材料的质量,有必要对其进行检测。检测过程的规范化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关部门应对检测过程作出相应规定,使检测人员在监测时有依据可循。除了规范检测过程外,还应明确检测结果的评价标准。在规定中,要考虑国家标准和项目的需要,确保其可行性和严密性。在企业中,相关规章制度的建设是必要的。在项目或工程建设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和有关人员的考虑,对细节和具体操作作出全面、完整的规定[6]。对于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要做出全面的假设,并准备好应对和处理措施,以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制度的建设和维护离不开监管的规定和监督。由于施工时间跨度大、环境复杂,给监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带来了更严峻的挑战。因此,在建设项目中,企业要结合实际情况,严格把关人员派遣,确保内部监督制度的有效性。总之,企业要结合建设的实际情况,认真、严格地完善相关制度。
        结语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对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从而保证其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建筑工程系统的稳定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进一步完善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机构和机制,使职工储备更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精神,全面把好建筑材料质量关,为提高建设项目的施工水平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马中华,张国锋.建筑工程水泥与混凝土施工材料检测分析[J].四川水泥,2021(02):22-23.
[2]顾强,杜仁硕.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分析[J].散装水泥,2020(06):121-122+125.
        [3] 安家宁.探析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和管理措施[J].门窗,2017(8):83.?
[4] 屈俊云.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检测要点及质量有效控制[J].安徽建筑,2018(5):350~351.?
[5] 马燕.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及控制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7(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