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语文课堂中朗读教学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9月   作者:彭定艳
[导读] 伴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正在逐渐的提高,同时,人民群众的生活观念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渐渐的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成本。所有的父母都想要自己的孩子上最好的学校,接触最好的教育,学习最全面的知识,使孩子不断的进步,为他们的未来做铺垫。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教育部门更加的重视起学生的教育情况,所有的老师也在渐渐加大对孩子的教学力度,但是,初中语文老师在授课时还存在许多

彭定艳    腾冲市第一中学
【摘要】伴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正在逐渐的提高,同时,人民群众的生活观念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渐渐的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成本。所有的父母都想要自己的孩子上最好的学校,接触最好的教育,学习最全面的知识,使孩子不断的进步,为他们的未来做铺垫。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教育部门更加的重视起学生的教育情况,所有的老师也在渐渐加大对孩子的教学力度,但是,初中语文老师在授课时还存在许多的问题,课堂朗读就是其中一项,它对初中生的语文素养有着很大的影响,老师应该的积极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9-159-01

        引言:语文对初中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初中教育的几大主科之一,也是中考时必须要考的学科之一,对初中生考试的综合成绩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初中生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考进好的学校,就一定要学好语文。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初中生的语文成绩普遍偏低,这是因为初中语文老师不重视课堂上的朗读教学,使得初中生不能完全理解课文的内涵,严重拉低了他们语文的综合素养。本文对初中语文老师在平常的朗读授课中存有的短板,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同时对老师如何进行正确的朗读教学,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希望对其有所帮助。
        1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今奋斗在一线的语文教师们多半已经不再注意教学中的朗读部分,他们全权支配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把本该属于学生的朗读时间用在苦口婆心的讲解中。语文课堂的畸形发展致使学生成为做题、练题的机器,根本毫无时间感受语文课本中文字的美。其次,在语文课堂的朗读教学中,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不当也是影响学生朗读培养的重要原因之一。课堂上朗读课文,教师多半采取学生自行阅读或全班朗读的方法来节省时间。虽然学生读得快,教师也省了力气,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本来阅读时间就少,对朗读类课文的感情还没有过于深层的理解与感受,如果教师不做及时指导,会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改变朗读教学策略,提高朗读教学水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策略
        2.1把时间还给学生
        古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光靠教师单方面讲授无法代替学生的理解和感受,这无疑不能称之为“朗读教学”。所以,将充分的时间留给学生,就显得非常必要。给学生足够时间,让学生能静下心来,初读,熟读,到精读的任意环节都不少,可以使学生了解文字间流露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才是“朗读教学”的真谛所在。
        2.2有目标地组织学生朗读
        朗读是为了让学生感知课文,而部分老师在教学环节中没有理解并重视这一必要环节,只把其当作一种教学过渡形式。因此,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在朗读,老师却在板书,思考下一步的教学内容,而不管学生朗读的效果。实际上,老师在备课时就应该从教学效果的层面来为学生设计朗读情境,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知道为什么朗读,做到心中有底。当老师在进行课堂朗读教学时,需要兼顾朗读的层次性。既有教师带头泛读,又有学生配音朗读;既有刚上课时的整体感知朗读,也有诗歌讲解过程中的情感体会朗读;既有整首诗歌的朗读,也有部分重点诗句的朗读。通过不同层次和不同形式的朗读,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感情,让朗读真正成为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2.3营造朗读教学的情境
        老师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让学生将自己和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调换,与课文人物融为一体,进行角色换位的朗读,才能更好地把握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才能读出文章的韵味。但不是所有的朗读课文学生都能很好地进行角色调换,有的课文内容对学生而言是陌生的,学生没有经历过,所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老师在朗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回忆自己的经历进行类似的情感体验。朗读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老师在教学生朗读时要根据文章的感情特点选择不同的朗读策略:感情奔放的课文,全班一起读;感情细腻的课文,学生跟着录音读;情景丰富的课文,可以配乐朗读;如果是戏剧小说,则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
        结语:初中生正处于发育阶段,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不能正确的判断事情的对错,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在初中生学习的过程中,对他们影响最深的就是老师,因此,初中语文老师要想提高他们的课文朗读水平,就应该从自己做起,渐渐的提升对课文朗读的重视程度,通过自身对他们的影响,让初中生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之后结合初中生和朗读的特点,选择适合初中生学习的授课方法,加大朗读在语文课堂中的时间,让初中生充分的体会到文章的内涵和意义,这样对增强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有着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如何转化初中语文学困生[J].林国香.学周刊.2016(07)
[2]学习的新起点课堂的新亮点——浅谈初中语文的综合性学习[J].钟兰馥.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12)
[3]如何营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J].梁五岳.学周刊.2014(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