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互联网+",开展有效家校共育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9月   作者:杨柳
[导读]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高中教学模式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在满足学生知识需求的前提下,促使学生可以朝着健康全面的方向发展,当前我国的高中教育正在基于“互联网+”的背景下积极开展家校共育模式。高中作为推动学生未来发展最主要的阶段,我们除了要重视学校教育以外,也不能忽视了家庭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巨大影响,只有将家庭教育的优势良好的发挥出来,促使其与学校教育结合在一起,才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

杨柳   重庆市梁平红旗中学校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高中教学模式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在满足学生知识需求的前提下,促使学生可以朝着健康全面的方向发展,当前我国的高中教育正在基于“互联网+”的背景下积极开展家校共育模式。高中作为推动学生未来发展最主要的阶段,我们除了要重视学校教育以外,也不能忽视了家庭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巨大影响,只有将家庭教育的优势良好的发挥出来,促使其与学校教育结合在一起,才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以及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增长带来积极帮助。而现阶段,想要在“互联网 +’’背景下顺利的开展好高中家校共育,就需要采取合适的措施来解决其中存在的关键点。基于此,本文将立足于“互联网+”背景,对开展有效家校共育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家校共育;有效开展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9-194-01

        目前,我国教育工作的开展中已经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辅助,该技术的科学运用将可以有效的提升教育效率与质量。家校共育乃是近些年随着“互联网+”时代不断发展而提出的一种全新高中教育理念,其在推动高中教育进步以及满足素质教育需求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实际的高中教育开展中,学生教学过程的完美开展是需要学校与家庭相互协调配合来推进的,良好的家校合作将有助于增强学生教学效果,进而为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但是纵观现今家校共育模式实施现状来看,其中还存在着家长与教师沟通不及时的问题,这就会促使高中家校共育模式开展的效果达不到理想状态。所以,积极的开展“互联网 +”背景下家校共育有效实施研究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1、在高中阶段开展家校共育的主要意义
        1.1教育合力作用的有效发挥
        高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在年龄与身心规律方面已经开始展现出完善的发展,但是其实际上还是存在着不成熟的问题。为此,想要有效的降低家校共育对高中生的影响,就需要在学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的教育方法选择上保持一致性。虽然在教育环境、教育方式以及教育方法等方面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但是二者在教育对象上却存在着目标一致性,所以,积极的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目标以及教学方法的统一将有助于提升二者合力的力量,进而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合力作用的引导下促使学生可以健康的成长起来。
        1.2实现教育力量之间的互补目标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会促使二者在对待学生的教育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与作用。学校教育正在以其所具有的完善教学设施以及成熟教师队伍,来促使学生所受到的教育变得更加的系统化、专业化与人性化。而家庭教育则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生活化教学质量,进而为学生其他教育目标的渗透与理解带来巨大便利。也就是说,积极的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在一起,将可以实现相互间的优势互补目标,进而促使教育效果得到增强。
        1.3各种教育力量之间的有效衔接
        确保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实现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目标,将可以打破教育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与束缚,进而为学生的终身受教带来积极推动力。家校共育在时间上的帮助便是可以延长学生所受教育时间,促使其在家庭中也可以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家校共育在空间上的帮助则是可以满足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之间的互补目标。这样就可以将单纯的自我封闭学校教育转换为多为一面教育,从而促使学生在此环境中可以得到最佳的教学体验,这为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以及教育机制的有效改善带来了积极的帮助。
        2、立足网络平台,实现家校深度交流
        在“互联网 +”时代背景之下,家校共育合作模式要想在普通高中得到有效实施,教师可以立足于网络平台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这样就能让家校沟通变得更加便捷、迅速,从而最大程度地提升家校共育效果。


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2.1借助微信平台实现家校共育
        在“互联网 +”时代背景之下,微信成为社会较为普遍应用的社交工具,微信群、朋友圈、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能够为家校共育提供较为良好的平台与渠道,所以教师在展开家校共育工作的时候,可以及时为家长发布一些有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资讯,也可以发布一些校园动态,这样就能有效拉近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距离,从而形成有效的沟通与交流,真正在互动中探讨要如何对高中生进行教育,以此来形成强有力的教育合力。
        2. 2借助班级 QQ 群实现家校共育
        在普通高中实施“互联网 +”家校共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立足于互联网 QQ 群来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在群里教师可以将学生近期表现、学习情况、品德个性等多方面内容及时反馈给学生家长,而家长则可以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来提发表看法或者是提出建议,通过有效的交流互动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这样就能起到更为良好的家校共育效果,进一步深化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最终有效提高家校共育效果。
        3、借助网络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
        在普通高中教学过程中,要想基于“互联网 +”环境来进行家校共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积极借助于网络教学资源来实现教育的目的,以此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从而发挥出家校共育的实效。具体而言,教师在进行高中教学的时候,可以结合学生实际以及教学需求来为学生制作相关微课视频,借助于微课视频可重复播放、可调节等方式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自主学习中得到发展和进步。微课本就是“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的发展需求,也是现如今教学改革的需求,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借助于学校录播教室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录制,然后将其上传到学校网站上,这样学生家长就能随时随地进行观看,以此来更好地掌握自己孩子学习的情况,了解教师教学现状,之后教师在应用微课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与家长进行合理沟通,让其加强对学生的监督,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来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家庭辅导,这样就能让学生维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与心理,最大程度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实现有效家校共育。
        4、立足互联网完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普通高中教学过程中,要想基于“互联网 +”来进行家校共育,除了上述两点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立足于互联网来对教学评价进行完善,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素质教育环境下,普通高中不再只是传统的基础知识教学,其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所以在进行高中“互联网 +”家校共育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 +”来为学生创设出相应的综合素质评价平台,结合学生实际来为学生创建出电子档案信息,这样就能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记录与分析,同时也能更好地实现教师、家长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互动,从而真正构建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最终将家校共育的价值有效发挥出来。基于“互联网 +”时代背景构建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完全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与标准,能够直接记录学生整个高中学习与成长过程,例如学生学习情况、道德品质、运动健康、学习能力、审美表现等等。有了这一平台,教师可以为学生家长提供全面的学生成长档案,这样学生家长就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个性成长等情况,然后基于此来进行针对性的家庭教育,这样就能将家校共育活动有效落实下去,而学生也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与进步。
        结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 +”为高中家校共育模式的开展提供了更多可行性,其能够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构筑良好的平台,从而为教师与家长的信息共享带来了巨大便利,这为家校共
育教学效果的增强提供了有力帮助。此外,在“互联网 +”背景下开展家校共育模式,还想快速的实现相关教学目标,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出合适的环境与氛围,从而为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提供巨大推动力。
参考文献:
[1]拓展学生生活场域家校社会共融共育[J].戴霞,陈丹.教育科学论坛.2016(5)
[2]家校共建背景下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苏艳芳,郭培,贾琦.西部素质教育.2017,3(24)
[3]中小学家校共育的调查研究[J].岳开建.教育科学论坛.20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