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童心课堂的打造路径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9月   作者:陈红
[导读] 为了焕发小学英语课堂本应具有的勃勃生机,以此激发学生的持久学习兴趣与热爱,提高其课堂的参与度与积极性,本文将研究有关小学英语教学的童心课堂构建,由教师以换位思考的方式体会学生的童心与期望,学会揣摩学生心理来设计较贴切的教学模式及活动,并配置极具意味的教学资源来让学生在乐中学,由此既能兼顾到学生的心理机制建设,又可提高其学习的质量与效果,实现其语言能力及素养品质的协同发展。

陈红    旺苍县嘉川镇中心小学校  628205
【摘要】为了焕发小学英语课堂本应具有的勃勃生机,以此激发学生的持久学习兴趣与热爱,提高其课堂的参与度与积极性,本文将研究有关小学英语教学的童心课堂构建,由教师以换位思考的方式体会学生的童心与期望,学会揣摩学生心理来设计较贴切的教学模式及活动,并配置极具意味的教学资源来让学生在乐中学,由此既能兼顾到学生的心理机制建设,又可提高其学习的质量与效果,实现其语言能力及素养品质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童心课堂;打造路径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9-162-01

        童心课堂讲究以乐助学,这期间由教师高度尊重并极力呵护学生的天性,积极解放儿童的思想,并设身处地地揣摩其心理来为之设计极具趣味与发展性意义的教学行为、资源及活动。此类课堂基于的是原有的生命观,并能深切迎合儿童的心理与期望需求,非常适用于小学英语教学改革行动,这包括改革要求中的素质教育理念落实,以及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注重。本文对于童心课堂的教学实践行动将围绕课程教学资源的整改、模式的革新与活动的设计等方面展开全面化的研究与设计。
        一、优化教学资源,支撑童心课堂
        基于童心课堂的建设需要,教师首先可从英语教学所用资源的调整方面入手,对以往过于陈旧且局限的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改进,以求能够支撑童心课堂的高效建设,积极迎合小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期望及童心童趣来提高其学习的关注度与实际效果。
        就如在“Chinese new year.”这一单元教学中,表层的文字以及单一的几幅插图内容并不能引发学生太强烈的思想共感,那么学生也就无法体会课文涵盖的主旨情感而提高阅读见解与领悟效果。对此,教师不妨迎合小学生的童心与童趣,设计一则极具趣味特征的教学课件来供给学生的鉴赏与学习交流,如设计一则影像纪录片,在其中真实展现我国庆贺新年的活动与行为方式,如:展示一家人团团圆圆围坐在桌子旁吃年夜饭的温馨画面;孩子们欢欢喜喜观看放烟花的情态;又或是当孩子们接受到红包时喜悦的状态,以及在走访亲戚时彼此融洽的氛围。这些细微且温馨的生活片段都能触及到学生的真实心灵,引发其对新年的回忆与深刻感悟。经此,学生不仅能深刻见解本单元的课文信息,还可领会其中的背景情感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水平。
        二、革新教学形式,筑建童心课堂
        在教学资源的优化改进后,教师也要革新英语课堂的教学形式来深切筑建童心課堂。传统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形式较为被动,这不仅会消耗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意志,还会影响其最终的学习收益与效果。对此,在童心课堂的建设驱动下,教师不仅要极力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还要竭力换位思考,尝试揣摩学生的童心期望与兴趣爱好来设计教学模式及引导方法。
        就如在“Our animal friends.”教学中,为了增进学生对本课有关动物描述方面的知识掌握效果,教师不妨要求学生以艺术描绘的方式展开趣味化学习探索。比如驱动学生结合Rabbit,dog,goldfish与parrot等动物展开绘画创作,并努力解放学生自由的天性,让其任意发挥想象力来对动物的局部构造进行色彩的填充。


最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在小组内部根据自己的绘画成果完成口语阐述,并与他人进行互动来分享交流想法、经验。以此极具童心童趣的教学引导模式可推动学生语言能力及心智素养的协同发展。
        三、创设趣味情境,打造童心课堂
        强调童心课堂的打造要指向学生的学习心理,是因为童心是为了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当教师习惯了以成人的视角观察英语教学的时候,童心的回归显然要以学生的学习心理作为支撑。研究表明,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有:情境性、模仿性、应用性。
        所谓情境性是指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对于英语知识的建构与运用,更依赖于情境而发生。在“The King's newclothes'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clever、foolish.laugh等词汇,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将这些词汇的含义与具体的动作表情联系在一起,于是学生就可以在单词本身的意思的基础上去记忆,而不是机械记忆,这样的学习过程既充满童心,又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所谓模仿性是指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通常是基于对教师或者其他媒介的模仿,去学习并运用英语。而根据儿童的学习心理特点,只有模仿的对象具有趣味性时,才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从而使有效的学习发生。上面所举的例子中,情境只是有效学习的条件之一,让情境具有趣味性,才能促使学生模仿,当然课堂也会因为趣味性而变得更具童心。至于应用性,实际上与前面两个特征是联系在一起的,主要强调在情境中有兴趣的应用,从而促进英语语言更多地向学生的常用语言转变。
        四、拓展趣味活动,完善童心课堂
        在革新教学及指导模式之后,为了深入完善童心课堂的建设,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还应拓展相应的趣味化教学活动来驱动学生的探索与体验。此类教学活动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强化个体与客体之间的思维与能力交互。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解放学生的天性,让其学会如何与他人和谐共处与双赢发展,以此建设起良好的心理态度与学习价值观。
        就如在“Asking the way.”教学中,深入分析单元整体内容之后,教师便能发现其教学难点在于学生对本课多元知识及句式表达的掌握。而为了攻克这一教学难点,仅仅依靠单一的授课讲解是无法完成的,对此教师就必须拓展教学活动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以实践来求得巩固掌握。而在设计教学活动的同时,教师可考量童心课堂的基本概念,尝试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结合本课内容展开情景剧的准备与演练。
        这样的活动能解放学生的自由天性,让其参照课文来自主规划情景剧的剧本与走向,然后合理分配角色,并提炼课内知识来为角色设计台词,最后便可在极具趣味化的情景剧演练中获取口语能力的锻炼。这一场极具童心童趣的教学活动不仅能让学生感悟到语言学习的魅力,同时也能驱动学生与其他个体的积极合作与密切沟通,最终可实现个体综合素质能力水平的显著提高。
        小学英语童心课堂的建设需要教师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并揣摩学生现阶段的学习心理及兴趣所向,从教学资源调动、模式应用以及活动拓展等方面加以精心设计与研究,致力于既能兼顾学生的心智素养建设,又可提高其课堂学习实效与语言水平,以维系其全面化发展愿景。
参考文献
[1]赵日红.激活小学英语课堂推进小学英语新课改[J].课程教育研究,2019.
[2]李梦云.以兴趣为引导,以乐趣为开端——小学英语趣味化教学策略探析[J].读与写,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