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9月   作者:牙韩色
[导读] 数学是一门抽象而有逻辑的学科,学生的思维处于发展阶段,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是强制性的知识灌输,而是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了更多地选择空间,使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娱乐学习数学知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为学生营造丰富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主要探讨了农村小学数学

牙韩色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切学中心小学  广西  河池  547405
[摘要]数学是一门抽象而有逻辑的学科,学生的思维处于发展阶段,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是强制性的知识灌输,而是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了更多地选择空间,使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娱乐学习数学知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为学生营造丰富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主要探讨了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构建有效课堂的有益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整合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9-170-01

        网络信息资源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有用辅助手段,可以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学习。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给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抓住这一优势,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一、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一)学生数学作业题量过大
        传统的教学实践中,注重写作多采用“日复一日、周复一周、月复一月”的模式,要求学生安排时间做日常练习,老师从学生的时间上,却使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抓住每天的作业,无法安排和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甚至会出现抄袭他人作业、草草应对完成作业的现象。可以看出,通过做大量的作业所获得的学习质量并不高。
        (二)小学课堂数学教学容易出现“满堂灌”现象
        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只是采取“填鸭式教育”“填鸭式”教学模式,只知道如何说话,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习,没有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过于保守的简单化形式,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而且容易造成课堂的无聊。。
        (三)教师“以本为本”式教学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以数学教科书为中心,完全按照教科书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只是浅记教科书和知识点。一旦学生提出超越课本知识的开创性问题,老师就会尽一切可能把学生拉回课本知识中。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学生所学的知识不能跳出课本,不能开阔视野,思维有限。因此,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不强。
        二、信息技术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学习能力,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热爱数学。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可以先通过Flash动画展示汽车在公路上飞驰的画面,再通过PPT展示当车轮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时汽车运行的样子,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汽车的轮子为什么都要是圆的吗?如果车轮换成其他形状,汽车能否正常行驶呢?”通过信息技术将抽象的知识以简单明了的方式展示出来,并引发学生对“圆”这一知识点的探究欲望。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实现教学的目的和价值。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将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将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非常熟悉,使学生更容易学习,并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简便运算”一课,学生对“等式”这个知识点理解困难,这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播放视频动画。


视频中展示的是小李两兄弟去超市帮妈妈买东西的情景,妈妈在哥哥去超市前给了他150元,弟弟先去买了鸡蛋花了12元,哥哥去付钱的时候给了收银员50元,然后找回了38元,通过计算150-50+38,可知剩余138元。教师通过这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将原本抽象化的知识简单化,用生活案例来诠释数学知识,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概念的理解,还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从而对数学知识的形成有更深刻的认知。
        (三)帮助学生对知识的形成有深刻的认知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给学生带来直观的视觉体验,能将较为抽象的知识呈现出来,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入其境,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重难点。特别是在引导抽象知识时,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演示抽象知识点,生动地展示整个知识的形成过程,将复杂性转化为直观性。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形成了自主探究知识的意识。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点与线条上的连接,让学生区别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的不同之处及共同的性质特征,紧接着把点与点之间的三条线段去掉,完成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通过对点与点连接的演示及动态移动的比较,得出钝角、直角、锐角三角形本质上的区别,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
        (四)突破重难点,完善学生思维
        “加强学生对空间思维能力的锻炼”是教学重点,也是课堂教学上的难点。能否成功突破教学难点,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将抽象的空间思维转化为易于学生理解的具体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清晰完整的思维表征,搭建直观的桥梁,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一课时,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时间和单位转换的概念。让学生观察视频中兔子和乌龟的距离。乌龟跑两个小盒子,兔子跑一个大圈。然后,把乌龟跑步演示成一枚分针,兔子跑步看作一枚时针,学生通过观察时针和分针,理解1小时等于60分钟的这一结论。教师通过信息技术生动形象地演示1小时等于60分钟的知识来源,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在生动形象的龟兔赛跑动画中得以迎刃而解。
        教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以图、文、声、像的形式直观地反映教学重难点,从而快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五)发现课堂教学中的不足,调整教学进度
        在课堂教学中,许多因素是无法控制和预测的。教师在课前的许多情况下都难以预测,但是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很好地弥补了这一问题。
        一方面,在备课时,教师预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根据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调整,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有效。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容易出错的知识点显示在屏幕上,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他们的思维。
        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比例”一课,学生在画图过程中所画的单位不同,可能画出图形的大小也会有所区别。因此,教师将这一问题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再随机抽取一部分同学的答案,通过多媒体投影仪展示,通过学生的讨论与思考从而得出结论。这样,学生既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又拓展了思维。
        结束语: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方便。小学数学教师应正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带来的利弊,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不断更新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实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昊朋, 王若鹏. 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学方式研究[J]. 数码世界, 2019, 000(003):219.
[2]马艳. 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改进[J]. 科普童话, 2019, 000(022):P.106-106.
[3]杨美德, 蒲爱丽. 浅析小学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下的教学方式[J]. 考试周刊, 2020(44):61-62.
[4]张琪. 信息技术条件下改变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基本策略[J]. 甘肃教育, 2019, No.630(10):115-115.
[5]袁梅丽. 信息技术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读天下(综合), 2020, 000(013):P.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