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节日文化中浸润幼儿心灵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9月   作者:高杰
[导读] 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涵以及十分珍贵的财富,是将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进行发扬的最好的方法。

高杰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中都西苑幼儿园  安徽  凤阳  233100
【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涵以及十分珍贵的财富,是将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进行发扬的最好的方法。
【关键词】传统节日;传统文化;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9-085-01

        就是在这样的优秀文化的影响下,产生了一批批的优秀的精英人民。伴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传统中华文化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人们开始崇拜外国的洋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反倒受到人们的冷淡。很多的幼儿园也开始推崇洋节日,孩子们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却慢慢地开始变得没有兴趣,造成很多传统节日的忽视。比如重阳节教育人们尊老爱幼,中秋节教育人们家和万事兴等等。因此,我们需要在幼儿教育中更加重视对孩子们进行传统节日的教育,让孩子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使传统文化能够对幼儿进行优秀情感的影响,帮助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寄托,让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薪火相传,在教育中,得到创新和改革。
        引言:
        为了更好地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将各种中华传统美德进行传承,需要依靠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推行。中国传统节日中包含着十分丰盛的教育内涵,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交流和沟通,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进行结合,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使幼儿在学前阶段的教育中就能够充分地感受到传统节日的内容,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将中国传统文化代代相传下去。
        一、将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相结合
        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家庭和社区的优势,将幼儿园的教育内容进行扩充。因为许多传统节日的组织需要在家庭和社区的不断帮助下进行,所以,幼儿园教师需要科学合理地运用这些有利资源组织节日活动。
        幼儿园要将家庭教育资源进行有效地运用。教师可以让家长和学生参加学校的亲子活动,也可以让家长在幼儿园活动中充当志愿者,让家长做主持、评委等方法,积极地参加到学习的活动中,也能够让家长为学校的活动做出合理的物质支持。例如,在元宵节时,幼儿园可以邀请家长们参加做元宵吃元宵的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亲自制作元宵,体会其中的趣味,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感受元宵节的乐趣。
        在进行传统节日的教育中,学校还可以和社区进行结合。社会以及大自然都是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的最好的媒介。幼儿园需要充分的运用社区的有利资源,带领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大自然,也能够将社区的资源和幼儿园的活动相结合,使幼儿可以感受到自己和社会,自己和社区,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比如可以在重阳节的时候,教师们带领学生们到社区的敬老院进行实践活动,慰问孤寡老人,让孩子们为他们表演节目,让学生们切身感受尊老爱老的传统文化[1]。



        二、组织相关的节日主题活动
        中国传统节日可以依靠各种形式进行,教师们针对自己的幼儿园特色,根据学生们的需求,可以为学生组织各种创新的有趣的节日主题活动。
        教师们可以运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感受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师在进行游戏的组织设计时,需要进行针对性地设计,为学生提供十分多样的合适的游戏工具,给学生进行科学地引导,帮助学生的身心可以健康地发展。例如,教师可以在端午节时为学生组织赛龙舟的小游戏,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提供小木板让学生进行模仿赛龙舟的比赛,在比赛中让学生体会到集体的意义,学生们之间就会更加的互助和谐相处。
        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最真实的教育情境最能让幼儿切身感受教育的意义,使学生产生最直观地体验。所以,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使幼儿可以真实地体验情境的含义,提升自己的动手实践水平,锻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情感。例如,在元宵节时,教师可以提前在班内挂上小灯笼,让学生们猜灯谜,吃元宵等,使幼儿在教师创设的节日情境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断地提升知识,将自己的思维进行发散,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的水平。
        三、科学合理地设计节日活动展现的内容
        我国的传统节日都有着长久的历史渊源,是不断传承下来的民俗文化,因此,我们不能将全部的民俗文化都进行教育,这就需要教师们进行科学合理地选择性教育。
        教师在进行科学的选择时,需要强调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需要将节日的根本进行有效的还原。在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内容进行确定的基础上,充分掌握节日的教育内容,从其中选择到最科学合理的资源,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根本传承的角度上,进行活动内容的拓展,这不但需要教师选择与幼儿生活实际相关的、符合幼儿发展需求的节日内容,还需要教师可以充分的抵挡外来文化的影响,尽可能地保证传统节日的精髓,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魅力所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清明节时到烈士陵园进行扫墓,可以让学生去郊外进行踏青,学生们一起放风筝等,经过这样的活动,强调清明节文化内涵。
        教师需要为学生筛选科学健康的节日活动,受到宗教、环境等的影响,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很多的节日,但是并非所有的节日都具有积极健康的教育内涵,并不是全部都可以为幼儿进行教育,其中也存在着很多消极的节日,不符合幼儿的需求,不能为幼儿进行教育。所以,教师在对传统节日的选择时,一定要十分的用心,仔细的筛选,选择积极健康的节日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教育,将那些消极的节日进行摒除,真正对幼儿进行有利于身心发展的教育[2]。例如,在元宵节时就能够让学生们做元宵吃元宵,但是不要为学生传授拜神求佛的观念。
        结束语:
        总之,传统节日的精髓在于传统文化,文化的表现形式在于各种活动地体验。在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时,需要将传统节日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文化的积极内涵进行发扬,对幼儿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促进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晖.在传统节日文化中浸润幼儿心灵[J].陕西教育(综合版),2021(05):55-56.
[2]林少云.让传统节日文化浸润幼儿心灵[J].学苑教育,2017(06):2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