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穿越河道的穿越结构的施工方法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许德宏
[导读] 在对既有河流中的各种跨河、涉河建筑物和管道的施工,需要进行围堰截流导流,以便在围堰内排水,开挖基坑,在无水的环境下修筑管道和建筑物。
        江苏省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扬州  225000
        一、背景技术
        在对既有河流中的各种跨河、涉河建筑物和管道的施工,需要进行围堰截流导流,以便在围堰内排水,开挖基坑,在无水的环境下修筑管道和建筑物。但在施工中,有时会遇到不允许断流断航的情况。如果采用管道导流法只能做到不断流,应对这种情况传统的方法是采用分期导流,通常分两期导流,有时分三期、四期导流。河床宽度不宽的情况下一般采用两期导流,将河道一半进行截流,另一半导流,交替施工。然而这种施工方法施工工期长,且河道变窄后水流增大增快,增加了施工风险和航运风险。
        综上,针对相关技术中跨河、涉河建筑物和管道的施工过程存在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二、技术方案
        基于此,提供一种钢管穿越河道的穿越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跨河、涉河建筑物和管道的施工过程存在的问题。
 
        图1是钢管穿越河道的穿越结构的施工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其中:1原堤坝、2河道、3侧凸型扩展堤坝、4管沟、5钢管、6锚固桩、7缆绳、8锚桩、9截水墙、10混凝土填充层、11浇灌浮船、12截水芯。
        提供一种钢管穿越河道的穿越结构的施工方法,在河道内施工,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1)针对河道中的管道施工时,先在河道两侧分别修筑侧凸型扩展堤坝;
        2)在河道施工段的两侧河床上分别打设至少一预制锚固桩;
        3)调入挖沟浮船,预制锚固桩通过缆绳与挖沟浮船上的锚桩连接;
        4)用挖沟浮船挖除原堤坝,并在侧凸型扩展堤坝之间挖设一条容置管道的管沟;
        5)撤出挖沟浮船,调入吊管浮船,将预制锚固桩通过缆绳与吊管浮船上的锚桩连接;
        6)将管道放置于管沟内;
        7)撤出吊管浮船,调入浇灌浮船,将预制锚固桩通过缆绳与浇灌浮船上的锚桩连接;
        8)向置有管道的管沟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填充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步骤4)中,挖设管沟后,在管沟底部垂直开挖截沟,截沟开设于原堤坝下方,其中截沟(13)的顶端与管沟的底部相平,其底端沿着与管沟垂直的方向向下延伸。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截沟内植入截水芯,且截水芯与截沟的上下边缘齐平。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步骤5)中,在吊管浮船上焊接管道,管道由至少两根钢管焊接而成,管道的长度与管沟的长度相匹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截沟的两侧吊放截水墙模板,截水墙模板高于河道水面,在两块截水墙模板间填充截水墙,待截水墙养护成形后撤出截水墙模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混凝土填充层填充管沟内管道的外侧空间,且混凝土填充层与管沟的上表面相平。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8)中的混凝土填充层置于两块截水墙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制锚固桩至少设有4个,该预制锚固桩分别对应地设置于浮船的锚桩外侧且插入河道内,预制锚固桩通过缆绳与挖沟浮船上的锚桩连接,用于稳定浮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步骤8)中,混凝土填充层成型后,撤出浇灌浮船,拔出河道中的预制锚固桩,并恢复河道两侧的原堤坝,拆除侧凸型扩展堤坝。
        三、有益效果
        1、钢管穿越河道结构的施工方法利用三种浮船在河道上施工,无需开设导流沟和设置截流围堰,能够在保证河道正常流动的状态下进行钢管穿越的施工,做到不断流不断航。
        2、采用的侧凸型扩展堤坝,扩展了管道的施工空间,方便了岸上管道和穿越段管道的连接。
        3、本方案撤除原堤坝后通过设置截沟、截水芯、截水墙,加强了堤坝防渗性能,提高了堤坝稳定性,消除了因管道施工给原堤坝带来的安全隐患。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