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室质量体系建立与信息化管理 陈淋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陈淋 杨雪
[导读] 摘要:随着公路的蓬勃建设,试验室承接检测和鉴定的业务量在不断增加,试验室规模在扩大,在公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贵州宏信创达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贵州  550000
        摘要:随着公路的蓬勃建设,试验室承接检测和鉴定的业务量在不断增加,试验室规模在扩大,在公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必要的试验检测,有利于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和材料的应用,能合理的控制并科学的评价施工质量;科学地评定各种原材料及其成品、半成品材料的质量好坏;能充分利用当地出产的材料,便于就地取材,节约成本。为了确保试验室的有效利用,我们必须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我们能够以公平的行为、科学工具和准确的结果为我们的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但是,分析过程中发现的信息无法及时高效地传递,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公司的日常运营需求。试验室中创建的测试数据、质量保证数据以及记录的数据量对数据管理构成了巨大挑战。它在改善试验室质量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试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运行;
        建立质量体系的原则需按照程序,有序,分级,实用。从实际出发,说明程序和需要注意的问题。结合试验质量管理的信息传递,提出了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质量体系的信息管理,阐述了信息管理的功能和实施方法,突出了其在工程试验检测中的重要作用,为公路水运试验室质量体系的建立和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参考。
        1 当前试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工作流程的划分不明确。工作流程划分过程模糊不清,这往往是试验室质量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难题。在制定质量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试验室应详细划分工作流程,并为每个环节确定明确的责任人,以确保个人的责任能够得到履行。目前,在建立试验室质量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关于该过程的具体分工存在许多模糊之处,责任没有得到明确加强。
        1.2 试验室对信息技术的利用不足。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我们的试验室只是信息技术的初步应用。但是,随着检测设施和检测活动的迅速扩大,在信息传输速度、信息和检测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减少试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试验室管理成本,并结合试验室的特点,以反映信息技术的信息、信息、联网、数字化和效率。
        2试验检测管理
        2.1 样品管理。试样采取后的管理,是试验工作的关键一环,试样的采集,不同材料有不同的要求,应按相关的试验规程进行。取样时,应完整填写样品的产地、 名称、 桩号、拟用部位、取样日期、取样人等信息,试验完毕后,使用留样器具对于水泥、钢筋等样品按照规范要求保存样品到一定期限后在进行处理。
        2.2 仪器设备管理。试验检测仪器设备进场后,应按购置的时间先后顺序登记设备验收记录,且建立岗位责任制,分室由专人管理,岗位责任人对设备的保养、维修、使用及试验室的安全负有全部责任。为了确保试验检测设备处于正常使用状态,确保试验检测结果准确无误,新启用的设备应进行计量检定,对于使用频率较高的仪器设备,非强制性公检仪器,依据有关试验规程 编写核查方法进行核查。仪器运行记录由仪器使用人认真如实填写,内容应包括仪器运行状态、维修情况等。使用维修登记反映设备在使用期间的性能状况,是设备使用、维修、报废的依据,还应建立仪器的维护保养纪录。
        2.3 试验工作管理。试验工作应按专业室进行分工并进行岗位责任制,专业室的负责人对其小组所承担的试验工作负责。试验室主任负责下达工作任务、人员调配、 审核并签发试验报告。为确保责任,专业试验组内部也应有明确的分工,任务到人,责任到人,谁完成的任务由谁负责。在试验过程中,应该严格执行试验规程及规范要求,每一项试验,从取样,到试验及数据报告提出,试验人员都必须熟练操作试验设备,并按规范要求的程序进行试验,能分析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并能做出正确判断,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确保试验结果准确无误,并做好原始记录的填写,谁做什么试验,谁负责该资料的原始记录填写,资料统一保存。


        2.4 试验资料管理。(1)各种原始记录。试验检测原始数据应记录在统一印制的原始记录本上,一律用蓝、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字迹应清晰、工整。原始数据不得转抄或涂改,当记录或书写错误需更正时,应采用正确的“划改”方式,并在旁边填上正确数据,同时加盖刻有检测人员姓名的印章或签字。(2)试验报告。报告审批必须认真严肃,签字不得代签 、不得漏签、不得打印,否则视为无效报告。试验检测资料应结论明确,评定依据、使用标准、评定办法、分析统计、参数代号准确、计算无误,并有齐全的签字和试验室专用红色印章;签字实行三级签字制度,即:试验 、审核、批准。试验检测结果不合格的,应出具试验检测报告并保存,待整改和复检合格后一并归档;同时应建立不合格的试验检测台账备查。(3)台帐管理。试验室应建立试验检测台账和试验仪器使用台账。试验检测台账应明确反映取样日期、取样地点、检测人员、 检测部位、材料批量、 使用部位检测数据等;试验仪器使用台账应明确反映仪器操作人员、 试验项目、试验日期、仪器设备维修、保养、运行情况等,并做到“一机一档案”。
        (4)标准规范管理。工地试验室应根据工程内容配齐试验检测工作所需的标准、 规范和规程,并进行控制管理;每季度不少于1次查新更新,确保在用标准、 规范和规程有效。
        3 试验室质量体系信息化管理
        3.1 内容分析和信息管理功能。(1)分析信息管理的内容。信息质量管理体系主要从质量体系的内容、信息建设等方面对信息进行记录。对原始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操作说明(包括操作规程、自校准规程等)进行书面管理 。实现快速、切实变化和分级授权的特点,使质量体系文件和施工技术试验试验室记录的管理更加顺畅。需要分析符合核证和核证要求的质量手册、质量程序、新信息技术在业务流程中的应用以及质量管理工具。(2)达到功能。在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优化管理,装备符合系统要求的记录表格,并编制符合施工技术试验室组织结构的职能分配表;制定信息业务职能,以便利输入、输出、分类和变化统计;提高效率,便利服务,并有效控制试验室分析和检查的质量;为关键节点提供控制要求;总结全面质量控制过程,运用科学决策方法进行功能决策,并根据 试验室本身的特点,结合公共建设项目质量管理过程制定信息功能。
        3.2 根据试验室的具体环境,设计完善的试验室信息系统,对检测质量进行更全面的控制,在建设过程中遵循相关原则,实现数据工作模式。在选择信息应用软件时,应根据测试人员和试验室开发的具体需要对软件进行升级和优化,增加回调函数,并根据实际系统设计更新回调函数,以保证统计分析功能的智能化开发。质量管理人员可以在后台观察样品的测试进度,了解整个系统的计算,获得实际的测试效率,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动态数据,实现可视化试验室质量目标的自动评估。
        3.3 履行信息管理职能。测试生成的数据主要是表格数据,通过定位至质量系统来完成。具体流程包括两个方面:(1)通过相关表格申报和事后批准通过系统转移;(2)通过程序文件和管理系统作为系统中的文件导航。存在固定型式资讯,这些资讯不经常变更,并且不需要转移。澄清项目所有各方的情况,并将职能项目的结果与核证和核证声明联系起来。因此,整个建筑项目试验室质量体系的输入、处理和输出与质量管理密切相关。实际上,监测和控制有关人员、设备模式、方法标准和项目质量活动的信息更为方便,这些信息可以根据试验室的实际情况增减。
        总之,测试效率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会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一个完善的质量体系是确保有效检测和结果的前提。试验室质量体系需要不断完善,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测试质量系统信息管理有利于测试信息的传输和存储,从而节约能源和提高效率。这是试验检测部门应注意的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平.关于试验检试验室质量体系建立与信息化管理.2020.
        [2]宋艳敏.浅析检测实验室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应用研究.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