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建筑绿色施工管理

发表时间:2021/7/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刘晓
[导读] 摘要:和传统的建筑形式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诸多优势,主要体现在灵活度高、精准度高、节能效益明显等方面。
        深圳市龙岗区重点区域规划建设管理署  518172
        摘要:和传统的建筑形式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诸多优势,主要体现在灵活度高、精准度高、节能效益明显等方面。在现代化发展理念下,在装配式建筑发展中,结合绿色建筑要求,应基于BIM技术进一步强化对装配式建筑的绿色施工管理。当前,我国在开展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管理时,还存在应用程度较低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将通过分析BIM、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究在BIM技术下进行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管理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BIM技术;绿色施工;管理要点
        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下,智能、绿色、节能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对于建筑行业而言,也要将其作为发展目标,在推广装配式建筑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绿色施工管理,尤其要通过BIM技术等,实现更高标准的绿色施工管理。作为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要认识到当前对其进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技术瓶颈,同时要从进一步提高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管理效益的角度出发,不断优化管理思路,创新管理手段。
        1 BIM、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关系探析
        BIM、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的关系具体可见下图1,其中BIM技术和装配式建筑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对于绿色施工和建筑工业化而言,二者的关系则为相互影响关系,BIM、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三者需要互相支持才能获得发展。在装配式建筑中融入绿色施工理念和BIM技术是推动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举。将三者有机融合,将推动建筑管理理念进一步转化,同时能够优化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模式,形成信息化程度高的绿色施工管理模式,从而为装配式建筑注入更多节能环保内涵,进一步丰富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路径。
       
        图1 BIM、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关系示意图
        2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建筑绿色施工管理要点
        2.1 严格遵循管理流程
        在对BIM技术进行应用时,对于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管理人员而言,要明确施工管理流程,基于BIM这一前提进行施工管理,主要包括建模、信息加载、模型整合、编制计划和实施管理等要素。首先要进行BIM建模,即在项目管理初期对设计单位的常规图纸进行转换,要确保在做好现场勘察的基础上,对施工图纸进行转换,形成可视化的工程模型,为深化设计提供科学参考。其次要进行信息加载。在此环节,需要在BIM模型中输入施工详细信息,为施工人员提供精准、全面的参考,基于此施工人员可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做好处置。下一步要对搭建的工程模型进行整合,提高集成化程度,主要应对施工方案与构配件生产制造运输计划进行整合,实现对施工要素的合理配置。进一步可编制工程施工计划,要以搭建的BIM模型为基准,对实际装配流程进行模拟,工程人员可据此对施工计划进行科学编制和调整。最后,要借助BIM技术进行绿色施工管理,对施工现场信息进行整合,对施工计划进行优化调整,并实现材料、施工人员等资源的科学配置,进一步在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控制等方面充分发挥效益。
        2.2 基于BIM的绿色施工全过程管理
        2.2.1 BIM+设计阶段管理
        (1)搭建组件数据库
        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管理人员要从设计阶段实施管理,在此阶段,应联合设计人员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具体应对预制组件库进行设计,基于BIM技术形成更加科学的施工方案。设计人员要在前期对工程所需组件进行明确,并统计其类别和数量,同时要形成物料清单,并搭建预制组件库。设计人员则要进一步对组件的配置和管理进行完善,要做好对各种组件信息的收集和上传,并实现分布式存储,便于施工人员调用。此外,基于BIM技术还可以实现协同设计,即不同的设计单位、设计人员可在同一平台上对各自负责的部分进行设计,基于此可实现信息共享和高度集成。
        (2)设计优化
        装配式建筑施工涉及到较多的分项工程项目,主要包括土建施工、机电施工以及钢结构施工等。各分项工程均应进行施工设计和建模,而基于BIM技术,首先可对其进行参数化设计,并进一步对各分项工程进行建模,通过对各模型的集成进行碰撞检测,从而可实现多专业之间的协调。且对于碰撞检测而言,还能够及时发现设计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并在信息共享的前提下加强各专业施工人员之间的沟通,及时进行优化调整。此外,还可借助BIM平台实现对设计方案的实时复核,确保及时调整施工方案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
        2.2.2 BIM+施工阶段管理
        (1)施工材料管理
        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管理,其核心在于做好施工材料管理,其中涉及到较多的预制构配件。工程人员在进行BIM建模时,应将构配件预设为标准化的成品模块,并根据绿色施工效益要求对施工计划进行安排。首先应对进场的预制构配件进行质量检验,并做好存放管理,一般要遵循随取随用的原则,避免造成材料变质和浪费。此外,对预制构配件,应确保点对点运输,避免资源错配。
        (2)施工现场管理
        可通过5D-BIM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模拟,对起重设备、运输路线等进行合理布置。应针对施工总平面,对各功能区进行动态优化配置,确保预制构配件在施工现场实现灵活配置。此外,在施工现场尤其要关注各专业之间的充分协调,尤其对于涉及到绿色施工技术的专业,在管理时,可搭建BIM绿色施工管理平台,针对性的设置监测模块,确保绿色施工施工能够有序推进。尤其要加强对门窗、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等的绿色施工监控,确保彰显出较高的绿色施工效益。此外,在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通过BIM技术可实现对施工技术的全过程模拟,从而能够对各个施工细节加以把控,且可通过ANSYS或 Etabs等通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施工效益分析,进而能够做到确保每一个施工细节都彰显出绿色施工效益。
        2.2.3 BIM+竣工阶段管理
        作为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管理人员,在对其进行绿色施工管理时,应注重做好对绿色施工后的工程效益评价。当地政府部门应加强引导,具体可制定相关政策,通过税收等手段进行市场调节,并对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评价制定统一标准,基于此可对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情况进行评级。基于此,将形成正面导向,促使相关企业在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时,不断增加绿色施工所占比重。各建筑企业要进一步转变理念,提高对竣工阶段绿色施工管理的重视。应要求施工单位在开展施工时,严格按照绿色施工要求执行施工细节,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督促施工人员真正按照绿色施工标准开展施工。作为施工单位和管理人员则要进一步提高主动性,充分认识到绿色施工评价环节的重要意义。基于此,装配式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人员,要对其在完成施工后进行全面、深入的绿色施工效益评价。在BIM技术支持下,工程管理人员可联合使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构件绿色评级信息系统,在该评价系统中丰富评价模块,主要应包括能源消耗模块、污染监测模块等,基于此,可在收集施工信息的基础上,对绿色施工的管理成本、增量成本及收益进行量化对比,实现对绿色施工效益的全面评价,并可据此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步绿色施工细节调整提供科学参考。
        3结语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形式中,装配式建筑已经较为常见,在推广该建筑形式的过程中,要注重将其与绿色建筑需求相结合,进一步彰显出该建筑形式的优势。基于此,在对装配式建筑进行施工管理时,应基于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BIM技术等实现针对性的绿色施工管理。具体应从明确管理流程、实时全过程管理以及做好绿色施工后的评价等方面加强管理,确保装配式建筑能够体现出较高的绿色工程效益。
        参考文献:
        [1]李炜.基于BIM探讨预制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的应用实践[J].绿色环保建材,2021(05):21-22.
        [2]袁祥.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05):92-93.
        [3]张永成,何家辉,罗丽姿.基于计量统计的装配式建筑管理与技术发展特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09):89-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