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陈茵

发表时间:2021/7/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陈茵
[导读]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在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逐渐显现出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不足及问题

      

        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山检测院  广东中山  528400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在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逐渐显现出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不足及问题。内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人员岗位设置不规范、监督管理力度不够、防范财务风险意识薄弱等矛盾日益凸显,切实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建设刻不容缓。本文试对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存在的不足及问题进行浅析,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解决内控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内控管理;风险防范;现存问题;改进措施


        引言
        事业单位作为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和实行公共管理的重要社会主体,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促进事业单位规范高效运转,就必须在单位内部建立系统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确保单位内部各项制度措施的有效落实,加强对单位内部的经济活动和资金使用的监督与管理,高效配置各项资源。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必要性和意义
        事业单位是国家基于公共目的成立的公共事业组织,它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政府职能、公益服务为主要宗旨,为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需要提供各种社会服务。在全面深化机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对推动事业单位可持续健康发展、提高社会经济运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控制有利于保持事业单位的长期稳定性,它能够有效减少贪污腐败的社会坏现象,能够将一些不和谐因素尽可能消灭于萌芽状态。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控制有助于提升事业单位的业务水平以及财务管理水平,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保障各方面管理制度更加科学化、合理化、标准化。
        内部管理控制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全员贯彻实施。内部控制活动主体涉及单位内部各个部门、全体员工;二是内部控制目标是运作合法合规且有效率,资产安全,财务报告信息真实可靠;三是内部控制管理是促进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在内部管理控制过程中,我们必须遵从法律法规相关要求,不断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才能更好地履行公共事业组织的职责,发挥职能优势,提升服务水平,实现事业单位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2.1内控管理工作在各方面存在差异化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理念在层级方面、理解方面、执行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事业单位与其直属上级管理单位之间存在体制上、权力职责上的差异,单位领导与员工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重视的高度、维度以及深度存在差异,以上差异均容易使得内控管理工作的开展相对困难,达到的效果并不理想,从而导致所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也相对空洞,流于形式,各种矛盾问题依然存在,无法有效解决单位所面临的问题。
        2.2对内控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强
        当事业单位把制度建设的重心过度放于建章立制之上,其对于如何有效地认真贯彻执行制度却往往没有深思熟虑,缺乏配套的监督和执行管理制度,使之束之高阁,形同一纸空文。当事业单位的规模较小,容易存在岗位之间缺乏相互监督、相互管理;当事业单位的规模较大,则容易存在岗位之间的信息脱节和数据传输不及时,导致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到位。当内控管理人员在执行制度时原则性不强、对制度理解存在偏差时,容易存在避重就轻、因人而异使用不同制度标准执行的情况。当事业单位缺乏相应的奖惩机制,处罚失之于软,失之于宽;有的单位碰到偶尔违反制度的行为,有时碍于情面,不作严肃处理。因此,当内控管理制度执行在实际的工作当中缺乏适当约束,闭环管理不到位,致使单位埋下工作风险和安全隐患。
        2.3 缺少科学完整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存在不够科学规范、欠缺完善程度等问题,无法根据目前事业单位遇到问题制定相应内部控制制度以满足相关的现状需求。不仅脱离了单位、部门的实际工作应用,同时也没有随着形势发展变化及时修订完善,其中有些内容已经明显不适应当前的管理要求和发展需求,个别甚至与现行法律法规相冲突;有的制度只是仅仅着眼于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和特点,而忽视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造成制度的不配套、不兼容等问题。部分事业单位虽然有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但设置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人员专业水平或管理经验等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也有出现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的情况较多,往往注重内部控制管理的结果而忽略了内部控制管理的过程,促使内部控制管理的形式大于内容。



        2.4内部控制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在我国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内部控制建设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的突出问题。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质量与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息息相关,理论知识薄弱、执行意识不强、管理经验不足、学习能力滞后、业务培训欠缺等方面,容易造成内控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过硬、不达标。内部控制管理人员往往不能及时掌握当前事业单位的发展情况和改革方向,因应时势作出有利的判断和决策,从而影响事业单位的发展进程和提升空间,降低了事业单位对社会的服务质量。
        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完善的具体措施
        3.1加强教育宣传,增强内部控制责任意识
        内部控制管理与事业单位内每一位员工都息息相关,不仅覆盖了对全体员工的所有工作管理,还成为了事业单位整体向前发展的内驱因素。只有切实提高每位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责任意识,重视内部控制管理与员工自身的关系,才能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进而提升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及整体工作质量。事业单位应不断加强内控教育宣传,定期组织关于内部控制方面的知识讲座、业务培训会,把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方面的知识学习挂钩年度或季度绩效考评,全面提供内部控制管理的自觉意识和重视程度。
        3.2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在单位现有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上,在单位层面、业务层面等层层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首先,通过深入基层调研,集思广益仔细论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建立科学有效的制度评估和反馈机制,针对制度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措施,切实增强制度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其次,各职能部门要加强与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和密切衔接,提高制度在单位内部执行的的统一性和互补性,大大增强制度执行的合力。再次,要把握好制度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对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缺乏可操作性的制度,要及时补充、修订和完善;对工作实际存在迫切需求的未成文制度,要尽快科学制定出台;对已经过时、甚至与党和国家新出台的有关政策规定相抵触的制度,要及时废止。
        3.3建立现代化信息内部管理系统
        在大数据信息时代下,事业单位需要紧跟随形势潮流,通过建立现代化信息内部管理系统,能够加速单位现代化内部管理进程,实现单位运转高效规范。单位可通过利用信息化管理软件,有能力的单位甚可通过自主研发信息化软件,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现代化内部控制管理系统,实现事业单位业务流转、行政管理、日常事务的程序化、常态化、自动化。现代化信息内部管理系统可进一步稳固内控理念、控制方法、控制流程,跟踪管理事项流程的运行情况,同时将内部授权审批和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嵌入到信息系统中,减少了由于人为因素对管理制度执行的影响,降低了日常工作的错误率和廉政风险,保障单位内部管理运行高效有序。
        3.4强化事业单位内部监督系统
        事业单位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优化监督系统,设置专门的监督审计部门和相关纪检监察人员,对事业单位内部事项运行情况以及财务运作情况全程监控和管制,及时发现问题和潜在风险,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遏制管理漏洞,确保事业单位内部活动依法、依规开展。监督审计部门应该切实增强人员的法制观念和制度意识,牢固树立严格按制度办事的观念,养成自觉执行制度的习惯,牢牢守住廉政安全红线,防范风险于未然,落实发现问题狠抓、严抓、严惩的监督监察机制,最大限度扩大制度透明度和影响力,努力营造人人敬畏制度、人人遵守制度、人人执行制度的良好氛围。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一套设计科学、执行有效的内部管理控制体系对提升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内部管理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防范风险、规范权力运行机制,提高单位内部管理控制水平,促进单位健康向前发展的重要根基。内控管理体制建设是一项建设周期长、工程任务重的系统性工程,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治理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将内部管理控制作为单位内部管理的关键部门,切实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扎实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大力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善建议[J].叶琳. 财会学习.2017(06)
        [2]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的实践探讨[J].陈娜,梁宵杰. 商业会计.2018(13)
        [3]基层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贾国书. 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11)
        [4]内部控制对象的理论定位——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为例[J].乔春华.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