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沈阳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142
摘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给企业的设备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我国机械设备的实际使用中,在管理体制上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制度不完善、管理监督不力、安全教育缺失等。因此,企业应不断完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尽可能提高机械设备的维修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生产效率。
关键词:机械设备;设备管理;维护保养;技术研究
导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引进了大量先进的机械设备,相关设备的引进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生产作业的效率,对于进一步促进我国工业事业的现代化发展,以及城市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机械设备往往具有很强的功能性以及复杂性,设备的维护保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设备的运行状态,因此想要充分发挥相关机械设备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就需要将相关设备的维护保养重视起来,本文主要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以及维护保养技术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保证设备在实际运行中的运行状态。
1 机械设备以及维护保养的重要性
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下,商业繁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在此背景下,各个行业都获得了比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市场的竞争性因素也在增加,对于生产企业来说,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就是需要从技术层面出发,加强先进生产技术的应用,并通过应用技术设备代替人工操作,可以在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机械设备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但是,随着机械设备在社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即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时,设备中的零部件必然会有一定的磨损,同时也会出现故障问题。相关故障问题导致机械设备不能正常运行,进一步导致关键生产环节的停滞,甚至导致严重的安全生产问题。同时,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相关设备的升级周期也越来越短。设备的更换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随着成本的增加,企业的利润将会减少,这将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重视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提高维修效率,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有效的管理和科学的维护,保证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并在很大程度上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对降低企业设备的投资成本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更加明显,机械设备的应用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将更加重要,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提高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水平,对充分发挥我国的生产力优势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工业的现代化。
2 机械设备管理及维护保养的现状
2.1 机械设备存在安全隐患
在很多企业中,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更没有明确的规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只是让工作人员参照机械设备的说明书进行保养维护,并且没有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日常管理和维护的工作也都是由一线员工进行的。所以,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普遍认为机械设备能够正常运转就可以了,领导交代的维护保养工作都是走走形式,并没有真正的落实。这样很容易造成设备提前老化,在使用期间内出现各种故障,这给企业的生产留下了很多安全隐患。
2.2 管理及维护保养意识有待提高
生产型企业大多数是以产品的质量以及生产安全为中心,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并没有做。但是完善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和维护保养意识,能有效的减少机械设备的故障率,增加机械设备的使用周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这就要求企业要提高全体员工的设备管理及维护保养意识。
2.3 维护人员专业水平低
在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过程中,会涉及到一些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近年来,机械设备越来越自动化,智能化,所以对设备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国内大部分企业对于机械设备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够,导致设备保养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
2.4 设备保养方法不合理
随着各种新型设备的引进使用,机械设备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3]传统机械设备的管理方法和维护保养技术已经不适用于新型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甚至部分企业的机械设备发生故障之后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导致设备长期停工,这也给企业的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3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保养技术要点分析
3.1 提高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
3.1.1设备采购工作。采购是一些经济活动的基础,企业想要保证设备质量必须从源头抓起,要求设备采购人员必须综合考虑企业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实际需求进行设备的采购,保证所采购设备的数量和质量与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需求相符合,进一步提高设备使用率,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应用价值。
3.1.2 机械设备配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机械设备不断投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这些设备的引进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质量和效率,但设备配置的难度也大大增加,这使得管理者的管理压力明显增大。所谓机械配置,就是综合考虑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充分优化调整机械设备的实际功能,保证机械设备价值最大化的发挥,使机械设备给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
3.1.3 机械设备管理。在管理各类机械设备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充分重视机械设备的应用价值,做好管理工作。在管理过程中,尽可能规范化、标准化地对设备进行管理和控制,提高设备运行的有效性,确保所有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出现技术问题。
3.2提高维修技术水平
有效的管理和维护不仅可以有效地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时间,而且可以保证其在日常生产经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管理维护工作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3.2.1 提高维修意识。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一是维修人员要充分重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确保设备维修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能够端正态度,形成良好的设备维修意识和习惯。另外,维修人员要明确认识维修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设备维修与企业发展有效衔接,形成良好的维修意识。此外,企业还应注重团队建设,提高设备维修的质量和效率。
3.2.2 创新维修方法。现有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传统的维修方法已不能应用到当前的设备管理和维修中,也与企业的实际发展十分不符。因此,企业必须注意不断优化和创新设备维修技术,确保维修工作的有效开展。在设备日常维护过程中,企业可以组织维修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学习,也可以聘请有资质的专家到企业进行设备维修讲座,不断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从而有效提高设备维修水平。
3.2.3 做好维修工作。在设备的维护保养过程中,要提高设备维护的效率和质量,就必须充分重视设备的基础维护,进而有效提高机械设备的实际使用效率。目前,设备的基本维护保养主要包括工具摆放整齐、痕迹检查、线条流畅、设备周围整洁。维修人员在设备维修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有效消除隐患,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企业机械设备的维护工作可分为四大类,分别是定期维护、精度检查、日常维护和定期检查。对于负责维护工作人员来说,设备维护是最日常和最基本的工作,开展维护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充分注意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对设备开展定期维护时,应结合设备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设备的工作定额和设备消耗定额,同时派相应的核查小组对相应的参数进行审查和校订。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定期检查工作就是一种有效的防范性措施,因此必须充分重视设备的定期检查工作。维护人员不仅能应用感官和经验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还应该学会应用相关的仪器和设备用于设备的检查,保证所有的机械设备在规定的时间内都可以得到合理的维护和检查。设备的精度检查通常是针对于设备某个部位开展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保证可以随时发现和了解设备当前存在的小故障和小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需要提高机械设备管理的水平,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管理在企业经营和管理中的作用,加强对机械设备使用安全性的重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大对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机械设备管理及维护保养的关键技术[J].信薇. 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20)
[2]机械设备管理及维护保养技术的优化[J].孙昊.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09)
作者简介:
范宏宇:男(1988.3-)汉族,辽宁海城,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设备管理,非标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