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问题导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8期   作者:李玲
[导读] 在教育改革工作的发展与渗透下,当前数学教学工作也有较大改进,以问题导学法为主的一系列教学策略已逐渐应用在教学工作中。
         李玲
         重庆市开州区太原初级中学
         摘要:在教育改革工作的发展与渗透下,当前数学教学工作也有较大改进,以问题导学法为主的一系列教学策略已逐渐应用在教学工作中。就学生发展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而言,这一方法能显著提升初中生学习有效性。针对于此,本文将浅析以该策略实施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原因与意义,并从多方面提出合理策略,以期帮助初中生提升数学学习能力与水平。
        关键词:问题导学;初中数学;应用策略
        引言
        为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学效率,诸多教师已逐渐采取各种新兴策略改进自身教学工作。问题导学法是当前随教改工作而衍生的有效策略,其在初中阶段数学教学中有显著作用。因此,该策略在现阶段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程度逐渐加深。然而,就当前教学现状而言,该策略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水平仍有待提升。目前,相关的实施工作已成为教师研究重点内容之一。
        一、问题导学视角下开展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原因与意义分析
        该工作能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增加学生学习效率与质量。在初中阶段,数学学科相对较难,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消化相关数学知识,因此,该学科教学的任务也相对较重。在应用问题导学法实施初中数学教学后,学生学习思维能力与逻辑水平会得到充分的锻炼,从而能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知识,使教师教学更具有显著效果。在此情况下,教师能在教学中充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研究能力,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提升自身数学学习能力。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受到更好培养,其整体数学实力也会进一步增强。
        二、当前教学具体现状分析
        虽然该策略在各学科教学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各教师对其也较为关注。然而,就当前情况而言,该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水平仍有待提升,教师的教学工作也需进一步改进。受应试教育与应试思维的影响,教师往往会过于注重学生的书面成绩,因此会过多采取讲解式模式开展教学工作。除此之外,部分学校不重视问题导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因此不会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教师也缺乏实施此工作的经验与方法。最终,教师与学生均会受到一定限制与影响,相关能力与水平也会显著提升。
        三、问题导学视域下实施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有效途径分析
(一)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合理问题开展导学工作
        在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时,可以利用生活实际开展问题导学教学工作,从而让学生更好熟悉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相关知识时,教师可用这样的问题为学生进行导入工作:
        小明喜欢登山,总是在周末与爸爸一起登山。在登山过程中,小明发现,越往山顶走,温度就越低。之后,小明在网上查询后明白,自己每爬高1千米,温度就会降低6度。于是小明想,如果现在自己所处的地方温度为18度,从现在的高度向上再爬高a千米,到达确定地点c点,温度是b度,那此处的温度应该怎么表示呢?
        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先把c点的温度b看作已知温度,c点温度的计算方式可通过已知信息计算出来,即c处的温度为18-6a。在学生有这一思维后,教师在发言:“做到这里,我们是不是就得出了c处的温度b,即b=18-6a,那同学们再想一想,这个算式有什么问题吗?a的取值是否有要求呢?”此时,学生已经对正负数有了一定概念,部分学生会意识到,a作为高度,其取值必须大于0或者等于0。最后,学生会用一次函数正确表示c处温度,即b=18-6a(a≥0)。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充分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其发散思维也能得到进一步培养,同时,教师的教学工作也能取得有效成果与成绩。
(二)有效利用各种数学教具,充分开展数学教学工作
        数学教具是现阶段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时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因素。在开展问题导学模式的数学教学工作时,教师也可利用各种教具进行教学工作。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先为学生提供一张白纸和一把直尺,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一个直角边分别为3,4厘米的直角三角形。在学生做完上述工作之后,教师提问:“大家猜一猜,剩余的这条边边长是多少呢?”学生会用直尺直接量这条边的长度,会发现这条边是5厘米。之后,教师在进行提问:“大家在想一想,3,4,5这几个数字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这样的数字能组成直角三角形呢?”学生会根据这些问题探究3,4,5之间存在的关系,经过探究,学生会发现这几个数字存在着32+42=52的关系。教师再提出问题:“是不是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有这样的性质呢?”之后,学生会进行多方验证,从而发现在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有这一特点。久而久之,学生会通过教师的问题引导充分验证与数学相关的知识,教师整体教学水平也会充分提升。
        总结
        就上述内容而言,问题导学法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后会显著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教师教学有效性。因此,教师应该有效调整自身教学工作,将这一方法充分应用到教学中,从而帮助学生有效适应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工作。此外,学校也应该对相关工作提供支持,保障问题导学法的有效落实与实施。
         参考文献:
[1]宋玉萍.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35):73-74.
[2]田琛.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4):289-290.
[3]马尚才.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10):48-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