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8期3月(中)   作者:冯建英
[导读] 生本教学是伴随新课程改革而涌现
        冯建英
        新疆库车市第七小学   842000
        摘要:生本教学是伴随新课程改革而涌现出的教学理念,即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教学目标、过程和环节依据学生的心理认知需求以及学习需要而设置,从而确保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新课改的发展进程中,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将生本理念作为纲领,同时还需要彰显学生的主体性,既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要提升其核心素养。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构建策略
引言
        为了更好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加强渗透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强生本课堂的构建,以学生为核心来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正确认识到自身的引导者角色,做好对学生的引导教学,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构建更加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
一、生本概述
        生本教育主张无为而为的原则,让学生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的一种有效教育理念,它将以往的教师好教转而为学生的好学,并且采用学生个人、小组合作、班级交流以及熟悉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自我认知、自我建构、自我发展以及自我完善。因此,生本教育与师本教育不同,能够引发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促使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的学习。
二、当前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构建存在的问题
        当前许多教师的观念还停留在落后阶段,没有跟随时代的变化而改变。新课程教学背景下,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将原来的“师本”课堂变为“生本”课堂。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思想和观念的响,使得许多语文教师依旧没有转变自身观念,进而影响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设,影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忽略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师在构建课堂时,忽略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继续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使得学生被动学习,缺乏对学生主动能动性的调动,也不能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意识得不到提升,从而影响语文教学质量。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借助微课,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条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在小学教学中受到了高度的关注。预习是学生学习语文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鼓励学生完成课前的预习,为学生的自主习提供一定的条件,从而也为后面构建生本课堂奠定基础。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节课的微课视频和具体的导学案,然后鼓励学生借助视频进行课前的预习,并且完成导学案中课前的检测。因为微课都是比较短小的而且通过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往往更容易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课前的预习和完成导学案的情况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握情况,然后对课堂中需要教学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针对性。而学生也会根据课前预习的情况针对性地听课,有效地构建了生本课堂。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邓小平爷爷植树》这一课时,本文需要学生掌握十二个生字,能够背诵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时候态度的认真。而预习主要希望学生可以独立掌握十二个生字,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课前预习的测试题目,通过考查了解学生是否课前掌握了生字,是否通过自主阅读获得了环保的意识。通过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教师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这样的教学可以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课堂教学也真正做到了围绕学生展开教学,有助于进一步构建生本课堂。


        (二)布置合适的课前写作预练任务,引导学生展开前置性学习
        引导学生展开前置性学习是实施生本教育的一个首要环节,也是学生提前做好课前预习及提升自我学习意识的关键。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先从课前预习开始,布置合适的课前写作预练任务,从而有效引导学生展开前置性学习,进而为后续作文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教师需要把学生看作一个独立的学习个体,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符合学生能力范围内的课前写作预练任务。其次,要求学生利用课前时间完成任务,并将自己预练的想法与问题及时写下来,并与其他同学分享,以促使学生养成自主、积极的学习态度。以小学语文部编版中的“看图画,写一写”习作内容为例,在组织作文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合适的课前习作。比如,针对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利用大课间时间,到学校操作区看一看同学们都在干嘛?有什么新鲜有趣的事情发生?并鼓励学生尝试利用一些简单的字、词进行操场画面的记录。而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则可以向他们展示指定的图画内容,要求他们把自己看到、想到的,利用清晰的句式写下来。通过引导不同学习层次学生展开课前写作预练,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拥有更多自主、自由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进而落实“生本教育”的教学理念
        (三)开展语文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要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就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应该从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出发,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通过语文合作学习的方式构建高效课堂。例如,在《匆匆》这一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通读课文,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和讨论这篇课文的主旨是什么?有的学生认为这篇文章是为了教导我们珍惜时光,有的学生则认为是作者在感叹时光的飞逝。这些不同的想法都从侧面反映出了学生在思维上存在的差异,然后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在交流和学习中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能更全面地思考。
        (四)鼓励生本解读,品味古诗词精妙
        古诗词具备短小精炼的特点,每个字都是诗人斟酌的结果,对古诗词当中的字词进行深入品析,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古诗学习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学习基础,为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打下基础。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渗透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让学生针对文本的词句表达自己的个性化认识,体现出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例如,在教学《小儿垂钓》时,学生通过认真阅读这首富有童真童趣且语言浅显易懂的古诗可以被诗中小儿的形象感染。在解读“路人借问遥招手”时,有的学生觉得招手的意思就是摆手,还有的学生认为就是招手的意思。事实上学生给出的两种解读都是合情合理的,需要得到尊重。教师要肯定学生的勇敢表达,让学生在今后的古诗学习当中,同样愿意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达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结束语
        总而言之,构建小学语文生本课堂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地利用好教学方法,打造全新的语文学习模式,构建语文生本课堂。
参考文献
[1]蒙宪梅.核心素养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1):131.
[2]张春艳.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探索[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01):31.
[3]索南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1):188.
[4]雷兴忠.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趣味课堂的构建[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
[5]韩西兰.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2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