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明
保定白沟新城仁和庄学校 河北保定 074004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小学语文学科教育发生了重要变化,基于小学生兴趣激发的课堂需要强化设计创新教学模式,实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作文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分类指导有效利用到小学作文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提升文字表达和优化作文思维,拓展分类指导的课堂内容要通过不同题材作文写作指导,学生真情实感的有效表达和进行分层教学,实现因材施教符合核心素养培养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作文写作指导的主体性,从而实现技能和作文写作水平的不断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分类指导和组织教学活动时要紧扣大纲要求,使得作文指导重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提升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实现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组织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小学语文分类作文是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小学语文分类作文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表达能力。如何以更好的方式进行教学,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成为研究人员长期研究的课题。
1当前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整体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针对现实情况,本文将普遍问题总结如下。
1.1教学过程不具有针对性
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学生才是学习主体,老师只是引导者。但就目前教学情况来看,老师的讲解一般占据课堂上大部分时间,学生自由讨论和分享自己的观点的时间很少,致使学生感受不到自己在课堂上的价值,影响了学生写作水平的发挥。此外,由于小学生社会经验较少,人生阅历也不如身为成年人的教师,受这些条件的限制,在课堂上可能无法快速理解老师对作文的讲解和写作要求,这就使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教学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1.2小学语文作文写作题材与实际生活不够贴合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文环境和习俗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小学目前的语文作文教学也受到这种变化的影响。例如小学语文作文写作题材过于成人化,题材选择与小学生实际生活不符,与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不同。短时间内这种题材看似可以很快提升学生的作文成绩,但从长远角度考虑,在小学语文作文写作过程中应注意要把写作题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题材,形成感悟并以写作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才能锻炼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小学生针对语文作文的学习基础较为薄弱,过于成熟与超前的写作题材,对学生理解式学习没有好处,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也不利。所以在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应使写作题材、写作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贴合,这才是提高小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
1.3不注重学生对写作兴趣的培养
当前我国小学教师与小学生年龄差距普遍较大。在对小学语文作文进行分类指导教学时,部分较为年长的语文老师教学方法过于老套,采用填鸭式教学,只注重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不注重写作兴趣的培养。老师对语法和理论的讲解占据着课堂大部分时间,大篇幅地对理论知识的生硬讲述,不能抓住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无法达到增强写作水平的目的,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流失对写作的兴趣,抑制了思维能力的创造,对于语文作文学习的主动性较差。
2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问题的对策
2.1利用作文分类指导进行设计,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作文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具有丰富的内容,从体裁角度看分为不同的文体包括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从作文指导来看涉及到语段仿写训练,作文赏析教学和素材分析等多种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是有效开展分类指导教学工作的基础条件。实际的小学作文分类指导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作文类别、文体特征和写作技巧进行指导,帮助小学生掌握丰富的问题写作技巧可以推动作文强化训练。
兴趣激发下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技巧得以突飞猛进,通过个性化的分类指导鼓励学生进行写作表达,推动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
例如,小学作文题材主要以记叙文为主,教师在记叙文分类指导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兴趣,通过丰富作文课堂内容有效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像记叙文写作指导环节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活动:“请同学们赏析教材中的文章分析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人物和所要传达的精神,小组合作学习以后进行课堂展示,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活动,从而在随后的记叙文写作中运用相关技巧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课堂教学的效果需要在课后作文训练活动中进行检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是主动进行自我表达的关键。
2.2结合小学语文作文不同类别,有效进行分类指导
小学作文主要分成记叙文、应用文、散文和诗歌等不同形式,不同类别的文章行文结构和写作思路各有不同,开展分类指导和作文教学内容高度切合有利于逐步增强小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教师针对作文类别的教学指导工作要到位,记叙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明确故事的一般记叙方法,学会利用细腻的笔触进行事件整体呈现,可以增强作文的情感表达能力;散文写作指导中要重视中心思想的抒发,文为情而作是学生作文写作的核心思想,也是作文的语言魅力和情感充沛的核心,分类指导使得小学生的作文写作获得了科学有效的指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地位,推动学生写人叙事能力的不断提升。
例如,人物是小学记叙文写作教学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激发作文情感是分类指导的情感要素。像“人物”类作文指导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提供素材、讲授方法和指导学生思路,创设如下的写作教学情境:学习了文章《詹天佑》,想必同学们对于这个科学家有了深刻的认知,请同学们仔细体味作者的表达技巧和人物刻画方法,老师制定了题目为“我眼中的母爱”记叙文写作任务,要求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运用人物刻画技巧进行写作。
2.3制定作文分类教学适宜目标,提升作文教学效率
核心素养教学培养目标下,作文旨在提升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增强作文素养,制定符合小学生实际的作文教学阶段性目标可以构建学生的自信心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实际的分类作文指导教学环节要整合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设计的教学目标要符合小学作文教学实际坚持教学目标的层次性、渐进性和科学性,循序渐进进行引导和渗透可以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学生提升能力,掌握作文写作技巧。层次化和阶段性的作文教学目标相一致,引导学生展开分类写作训练,有利于调动小学生的作文热情和强化写作意识,推动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
例如,指导信件类文章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进行如下的设计:依据学生的作文素养设计三个阶段的训练目标,第一层次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展开分类教学,写作能力高的学生要求结合生活体验和情感经验进行写作,注重写作质量和情感抒发;第二层次写作水平一般的学生,教师要构建具体的写信对象,使得小学生具有丰富的素材丰富写作教学效果;第三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利用经典作文写作的抄写、赏析教学和模仿等写作指导活动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3结语
在目前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教学的组织和实施中,面对教学过程不具有针对性、写作题材与实际生活不够贴合、不注重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等问题,学校和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主能动性、设计符合小学生年龄段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促使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教学顺利展开。
参考文献
[1]朱艳.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的组织与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7(03):150.
[2]薛枫.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的开展及分析[J].考试周刊,2016(6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