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菊兰
浙江省丽水市中山小学 浙江 丽水 323000
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培养年轻教师,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推进一校三区大繁荣,成立学校青年教师学习团队,取得了初步成效。
学校积极采取了“需、训、赛、放、通、跟”六大青年教师学习团队建设的措施。
一、“需”以调内存。在调动青年教师的内驱力和主动性上做功课。通过研读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明确至上而下的任务线,以及大量浏览《人民教育》等先进报刊从而确定研修主题。开学初对青年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从研修的内容、形式、时间、职称年限、名优教师评比缺少什么等方面加以调查、统计、分析、撰写调查报告。通过调查对每位教师充分了解,挖掘凸显他们的优点树信心,指出不足明方向,关注职称、名优教师评比定目标,最终从学校、教师的实际内需出发,在研修内容形式上按需设计。
二、“训”以提素质。在提升青年教师业务水平、综合素质和生活品质上下功夫。采取“传、帮、带”,“请进来、走出去”,“研、训、教”的形式,通过以老带新,“充电”提高,学习借鉴,基层锻炼,来提升教师组织协调能力、吃苦耐劳精神、教学艺术水平、政治理论素养,从而实现“育才”的目的。全年送青年教师到外地学习16人次,本部跟岗实践12人次。开展同课异构、听课反思、限时评课等系列活动,青年教师“读思创写” 序列活动,烘焙、插花、国学等生活情趣修养培训。
如11月8日,对青年教师进行“做包子”培训,以提升年轻教师的生活热情和生活品味。萝卜,包菜,豆干,猪肉,还有大蒸笼……在会议室摆开了阵势,材料工具一应俱全。青年教师耐心听着烹饪大师缓缓道来!大家相互学习,认真对照师傅指点,相互配合,整个会议室里弥漫着浓浓的面香和喜悦的笑声,分享这份自制的甜蜜快乐……打开蒸笼盖的一刹那,蒸汽带着面香肉香,四处漫溢!此次培训收获颇多,不仅进一步了解了营养早餐的重要性,还学会了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学会了制作的技巧,更重要的是享受到了营养包子制作过程的乐趣,提升了自己生活品位,做一位事业家庭兼顾型教师!
3.“赛”以强团队。竞赛是培养和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对参赛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的一次次全面展示和检阅,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途径。把培训和比赛有机结合,以赛促训,本学年开展了青年教师“硬笔书法”、“现场作文”、“主题论坛”、“课堂展示”、“限时评课”等系列活动。竞赛帮助青年教师弥补在育人经验、教学艺术和教学技巧等方面的欠缺,同时引导他们关注和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的现状,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学习意识。竞赛还是帮助青年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和教育教学观念的最好方式,使青年教师经历了一次次全面完整的教学过程训练,在展示参赛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同时,也是对青年教师教学活动效果的一次真实检验。
如3月2日晚上,举行青年教师学习团队“现场作文”比赛。本次现场作文以《犹大的面孔》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外体裁不限。围绕话题,教师们时而凝神细思,时而奋笔疾书,文思泉涌,用妙笔记叙犹大的面孔,描绘多彩的生活,抒写深刻的感悟,有的老师论人生价值观;有的老师论人性的善与恶;有的老师论天使与恶魔;有的老师描述天使的堕落、忠诚的卫士;有的老师抒发别让心灵荒芜、从童话中走来的小男孩、雕刻者等。老师们用妙笔记叙难忘的瞬间,本次现场作文竞赛涌现了一大批佳作,都呈现出立足生活,文质兼美的特点。
写出了一篇篇贴近生活、触动心灵的作文,体现了年青教师扎实的写作基本功。此次下水文比赛,以赛促训,是学校以《教师成长读本》引导教师“读思创写”中写的环节,“写”的设计则旨在督促将创生的想法付诸实践,并将实践所得记录下来。“读思创写”形成一个“阅读—审视—创新—运用—再反思”的学习和实践过程,有力的促进了教师学习质量的自我提升。
4.“放”以激活力。在激活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上下功夫。全校实行教学任务项目负责制,在部署任务后,大胆放手让年轻教师自主地去策划、去组织、去落实,项目负责人直接对校长负责,享受副校长待遇,不受学校其他教师的干扰,使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有宽松的环境又有必须独立地思考的压力,既有过程的艰辛又有施展才华获得成功的骄傲,从而实现激发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锻炼青年教师意志和能力的目的。
如学科基地、新年音乐会、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等都由青年教师全权负责。作为区唯一的音乐学科基地,发挥出了辐射全区的引领作用;大力推进“轻负高质”音乐课堂,重点抓课堂乐器、课堂合唱的有效落实;社团建设稳步发展,合唱、器乐、舞蹈在省、市、区的各类比赛中捷报频传。乐音缭绕的千人演奏会、盛况空前的市少先队红歌演唱会、全员参演的新年音乐会等大型特色活动成为全校学生展示艺术涵养的舞台。放手让教师经历磨练,反思,改进,促进青年教师快速发展。
5.“通”以保发展。为给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对话与交流的窗口 ,促进其专业更快成长。举办青年教师沙龙活动。沙龙定位为“民间的、自由的、宽松的、以基础教育热点、焦点、难点为话题的论坛”。活动宗旨为“扩大祖野,提高品位,分享成果,促进成长”。沙龙原则为“百家争鸣 , 各抒己见 , 广开言路 , 求同存异” 。活动程序:首席发言人开题;各成员观点阐述;自由讨论;沙龙小结、专家指导。活动形式有:(1)主题交流;(2)无领导讨论;(3)主题辩论;(4)案例评述;(5)急智训练;(6)名师论坛;(7)教育(哲理)叙事;(8)好书推荐;(9)导读讲座;(10)模拟上课等10余种。
如4月19日晚上,举行“做一个有故事的教师”主题论坛活动。参加今晚主题论坛的论手是青年学习团队的十七位徒弟,自然他们的师父也在场。由一对师徒主持整场论坛。
一张张洋溢着青春气息的脸庞,从不同的纬度、不同的心路,讲述着青年教师的成长故事。有的讲述自己与教学的故事,从不喜欢到喜欢,从无从入手到巧妙驾驭的蜕变;有的讲述自己与学生的故事,娓娓道来,感人至深,小老师,有大爱,她们用心、用情、用爱去浇灌,收获满满的幸福:有的讲述自己与班级管理的故事,她们用心换心,幸福孩子,快乐自己:有的讲述自己与家访的故事,她们娓娓道来、亲情叙述,家访平凡中的不平凡;有的讲述自己专业成长故事,去年新毕业的老师,怀着对教育的热爱,带着一片真诚,听到了快乐成长的脚步声。经过评委老师的认真现场评审,六位老师获得一等奖。整场论坛将近3个小时,与会教师听的入情入境,用心倾听、动情思考,生活若没有了故事,教育生涯就没了生机,教育故事在农村,在苦处,在心里。做一个有故事的老师,让校园充满感情和韵味,做一个有故事的老师,让教育充满神奇和梦想!
6.“跟”以促保障。以多元激励为团队注入激情与活力,让教师敬业乐业立业。每次竞赛评价方式为百分制,展示每次的50分,论文课题、业务竞赛、公开课讲座、教学成绩、集中培训、成果展示等方面加以考核。前25%为一等奖,奖书卡500元,其余为二等奖,奖书卡100元。
按照青年教师学习团队活动方案,真抓实干,逐一落实,在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效果,这一项目被评为省级精品案例。一支有着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学习能力,精湛的教育技艺,健康的心理素质,优良的人文素养的青年教师学习团队逐渐形成,让每位青年教师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