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国兴
浙江省杭州市瓜沥镇第一初级中学 邮编:311241
【摘要】
报到日是学生和班主任的第一次见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如果那天,班主任能周密规划,认真部署,通过震撼学生的内在心理,那么对今后的德育工作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六·一”战略部署就是笔者经过多年实践而提出来的,希望对同行有借鉴作用。
【关健词】
报到日 六·一 战略
一.课题的提出
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难免是陌生的、羞涩的、战战兢兢的,如何让学生能放开来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如何让班级能尽快形成凝聚力,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这些问题就油然而生了。笔者认为在报到日的那一天,那是学生和班主任老师的第一次见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如果那一天,班主任能周密规划,认真部署,通过震撼孩子的内在心理,那么对今后的德育工作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笔者进行了“六·一”的部署策略,几届尝试下来,发现效果还是不错的。
二.课题的研究价值
1.通过提前组建一支临时班干部,开展强有力的工作,以增强班级战斗力。
2.通过设置班级向导(或导向视频),减少几分陌生感,以期增强对班级的认同感。
3.通过精心设计一句班级口号,振奋精神,以期增强班级凝聚力。
4.通过设计一个热身游戏(捡钉子),寓教于乐,以期增强同学间的交流和合作
5.通过制定一个近期的简单学习计划,引领目标,引领同学做一个有规划的人。
6.通过拍摄一张集体照(在拍摄毕业照的地方),与未来有个约会,以期种下希望、展望未来。
三.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意义赋予却是由每个人自己而决定的。人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的。道德的形成同样如此,道德不是靠“教”会的,它是学生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自己的道德生活实践中自我建构生成的。我们的研究要求在具体德育实践活动中,逐渐构建学生的自我道德体系,我们的研究符合理论的要求。
四.概念的界定和诠释
六·一 战略:就是六个一,即一支临时班干部、一个班级向导、一句班级口号、一个热身游戏、一个近期的简单学习计划、一张集体照。通过在报到日的战略部署,震撼学生内心,希望在今后的德育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报到日:即开学第一天。这一天是班主任和学生的第一次见面。一般会这一天开展行为习惯等始业教育。
五.具体研究过程
我们知道第一印象非常重要,报到的第一天的就是要让同学和家长知道,班主任的用心、用心、再用心。要让同学和家长知道,我们是一个有思想能尽心尽责的班主任,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认为已经让同学和家长“服”了一半了,尤其是年轻班主任,这对我们今后开展工作是极其有好处的。
1.组建一支临时班干部
(1)摸底
班级分下以后,先期要对班级情况进行摸底。可以是电话的,也可以是组建好班级家长群后进行问卷调查。但,不管怎样都要获得以下几方面信息。表格设计如下。
(2)确立候选名单
从调查表中选出当过班干部且愿意当班干部的同学名单,并通知到学校开会。
(3)分工
首先班主任自我介绍和班干部职位设置情况介绍;其次,请参加者自我介绍(包括姓名、爱好、当班干部详细履历、对班干部的认识和自我规划等);然后,举行自荐和互荐;然后,班主任根据自我介绍和自荐和互荐情况,确定临时班干部分工并宣布;最后,班主任强调各班干部职责,以及第二天报到日的工作分工。
班委会的提前建立并召开会议,的确对报到日顺利开展工作起到了定心丸作用,大家齐心协力、任劳任怨、各司其职,有条不紊的完成了任务。班级似乎瞬间注入了凝聚剂,让人明显感觉到班级凝聚力一下子增强了。
意图:三步工作其实都是以沟通为基础的。有一个良好的沟通,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科学合理的临时班委会的组建对于报到日和以后的班级工作的展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 拍摄一段导向视频
开始两届,笔者是请同学作为向导,手拿班牌站在校门口,等到一定人数就把同学带进自己的教室。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尤其是今年疫情的来临,笔者就索性拍了一个从校门口到班级的导向视频,然后发布在家长群上。没想到引起家长和同学的强烈反响,大家都说“太周到了”“太贴心了”“家长不能进校,我正发愁我家孩子找不到教室呢”。
(1)拍摄的视频注重远景和近景相结合
远景有利于观看者了解所处位置和走向,使人一目了然。近景主要是拍摄一些标志性物件,让人更容易识别方位。
(2)贯以导向语言和音乐相结合
在视频中适当运用语言讲解是必须的,如果再来点背景音乐,肯定会令视频增色不少。音乐选了不少,最后选了一首老歌----《在希望的田野上》,主要是考虑这首歌很符合报到日欣欣向荣的意境。
意图:摄制导向视频主要是想让学生自主的观看,了解从校门口到教室的路线后,让其感到贴切和温暖。由于视频是发到家长群的,家长必定也是看到的,当然也是想让家长能感受到班主任的细心和用心,必定会从心眼里一下子认可班主任很多,也为家长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情感基础。
3.提炼一句班级口号
一句实在的口号能提醒人去不断奋斗。口号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a.符合班风学风要求的;b.富含班级特色;c.易懂上口;d.班级高度认同。
为此,在临时班干部会议上讨论了口号。
笔者首先介绍了以前所带班级的口号,以便大家参考:14届1班是:“军营一班、翱翔九天、博风抗雨、共创辉煌”;17届12班是:“军营一二、说一不二、博风抗雨、争创辉煌”;20届13班是:“军营一三、刻苦向善、说一不二、永攀高山”。经过讨论后,初步确定711班口号为“军营一一、一心一意、说一不二、勇创第一”。当然,为了班上所有同学都有认同感,我们开学后还将召开一次班会---《我们的口号我做主》,大家各抒己见,可以对口号提出进一步修改。
口号初步确定后,请宣传委员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大字写出。一是为了震撼,二是为便于朗读。再由班长代表班委会向大家说明口号的寓意和意图,并征求意见,最后要求大家熟读口号。
意图:提炼口号,主要是振奋精神,使同学们一到教室就对班级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口号必须朗朗上口,因为在今后成跑锻炼中天天要大声喊的。在黑板写出,主要意在产生较大的视觉震撼效果。
4.创设一个热身游戏
热身的游戏比较多,但不是随便拿来用的。笔者认为游戏必须符合两条:第一条能起热身,活络班级氛围;第二条最好富有教育意义。为此,笔者10年前创设一个热身游戏---检钉子。由于效果良好,笔者已经用了好几届了。
(1)布置
班主任事先在教室地板上均匀的撒上钉子,切记空位和门后等地方也要特别放上。放置的钉子数一般总人数的2倍,太多话时间拖长,太少时间短影响效果。
(2)游戏
游戏一般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一开始,由于大家比较陌生,往往没有放开来,所以,大多数会坐在凳子上低头找找而已,即使有几个大胆的,也不会离自己座位很远。第一阶段一般预设时间为90秒。到时间后请大家报上“我叫某某,检到×枚”,并请检到数目较多者说说自己感言和分享自己检钉子的方法。然后,上交检到的钉子,由班长清点成果并公布。
第二阶段。班主任可以大声问:大家真厉害,用了这么短的时间就找到了××枚,你们是我有史以来最厉害的一届。大家还想继续找吗?好的,其实,教室里我总共放了××枚钉子,那么我们还有××枚。请大家,各就各位继续找……
第三阶段。各抒己见发表感想。讨论,如何才能检的更多的钉子?对我们今后的学习有什么启发?
学生在游戏的参与和交流中,不仅开始相互接触和熟悉。更重要的是能让把主任初步了解大部分同学。譬如,照片(图一)中匍匐前进找钉子的朱烨祺同学,笔者在开学第一天就感觉到他具有较强的吃苦耐劳的品质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为此,我做了重点培养,特地为他增设了一个劳动委员的岗位。一学年下来,我没有看错,他不仅带头搞好班级卫生,而且轮到他卫生值周检查,预检查的特别仔细,在他积极的带领下几乎每次都能拿到学校的卫生优胜红旗。
意图:在游戏中同学间就会有更多的交流,意在增进大家的相互认识。在游戏中积极主动的往往会检的多,被动的往往会检的少,可以帮助班主任作出初步的甄别。第三阶段是游戏的升华,预示着大家在学习中要积极主动,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5.制定一个简单计划
高尔基说:“不知明天该做什么的人是不幸的。”学习计划就是规定在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方法步骤达到什么学习目标。短时间内达到一个小目标。长时间达到一个大目标。在长短计划指导下,使学习一步步地由小目标走向大目标。
开学第一天就请同学来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主要想引导他做一个有计划的人。有了计划,也有利于锻炼克服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无论碰到什么困难挫折也要坚持完成计划,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
第一天做计划,也许是学生第一次做计划,应该宜以小目标、易操作、简单而短期计划为主比较好。班主任可以事先列好导向问题设置,如:你争取几号前能适应初中的作息时间?你争取九月几号前能认识全部同学?你争取九月几号前能熟知中学生守则?你争取九月几号前能叫得出校园里各条路的名字?你争取九月几号前能准确叫出校园内各幢楼的名字?你争取九月几号前认识各保安叔叔和保洁阿姨?
当然,计划也可以适当加入一些理想教育的成分。因为“教育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教育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的热情,对成长的信心,对生命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问题引导设置如下:你的理想是干什么?为什么你想成为某某呢?要实现你理想你准备怎么做?
意图:通过自我实践,即制订计划,就在告诉学生要做一个有计划的人。在开学的报到日,就实施这一举措,也可谓是一种震撼教育。
6.拍摄一张集体照
(1)精选拍照地点
这张集体照不是随便拍的,笔者是精心选择过的,那个地方就是三年后要拍毕业照的地方。
(2)精取照片名字
拍照后,全班开一次简短的照片取名会。名字要求富含诗意、寓意和寄托并要求全班人人参与。“我们”“希望”“播种”“未来”“团结”“迎接未来”“迎接希望”……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讨论异常热烈。在全班各抒己见的基础上,总结出照片美名。曰:种下希望、展望未来。
建议同学能记下自己所站立的位置,因为几年后还要在原地拍摄集体照片。
意图:在三年后毕业的地方拍照意味深长,主要是想传达一种思想---种下希望、展望未来,而后开取名会,其实是把这种思想逐步内化和同化。在这一思想的感召下,鼓舞同学努力学习,三年后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新生报到日实施“六·一”战略部署,笔者已经实施了四届学生,笔者发现效果比较不错:第一,班级凝聚力能尽快聚合;第二,班级同学良好的精气神能尽快形成;第三班干部工作能在短时间内更高效的运转;第四,班级同学能在短时间内形成自己的个人目标。
行走在教育的路上。笔者常把教育事业比作种田,自己犹如那个朴实的老农,通过六个一的活动,希望能在同学心田里种下团结、种下互助、种下精神、种下目标、种下希望的种子,通过三年的历练,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变得更大、更高、更强。引领三年,影响一生是笔者的终结目标。
参考文献:
① 李镇西 《做最好的班主任》 漓江出版社 2014年5月第1版
② 赵国忠 《班主任最需要的心理学》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8月第1版
③ 万玮 《震撼教育36计----班主任兵法3》 教育科学出版社
④ 范丹红 《班主任专业成长读本》
⑤ 亚伯拉罕·马斯洛著/许金声等译 《动机与人格》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