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秋
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七中学?安徽 合肥 230002
摘要:美术课程是我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之一,也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艺术类学科。高中阶段的美术课属于高中艺术教育教学中的必修课,主要为了发展高中生们的审美能力以及提升其整体素质,也是培养高中生们在美术教育中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任务。尤其是伴随当前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该怎样把其运用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这也成为了高中美术教师需要面临的重要教学问题。本文对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协作在高中美术书法板块教学中的应用举措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美术;信息技术;书法;应用举措
高中美术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侧重的是培养高中生们的审美以及陶冶情操,而美术书法模块选修课是为了让学生们认识中国书法中存在的内涵以及文化价值,并以此来提升学生自身的文化修养,并使用毛笔、墨汁、宣纸等工具将经典碑帖进行临摹,尝试进行创作书法作品。目前,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书法教育教学工作中已被广泛运用,这也转变了传统书法的教学方式,现代化的美术书法教育教学方式逐渐提升了书法课程的教学水平,这也十分符合当前书法教学的需要。
一、高中美术书法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在高中阶段美术学科教学当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由于美术学科的特点决定的。第一,新课改以来,高中美术课的扩展性愈加增强,比重越来越大,但美术课本包含的内容十分有限,课本中的内容难以满足实际课堂教学需求,因此,美术教师就要利用网络资源扩充教学,然而,在现有的高中升学任务中,美术课程的安排上相应课时比较少,所以,在实际教学中美术教师就需借助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中的优势,来扩展美术教学。第二,高中美术学科具有一定的技能性,在新课程中编排了绘画、书法、雕塑等一些选修的课程,但由于师资力量是有限,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高中美术教师难以做到一一去指导每位学生,所以,在教学中,绘画和书法等这类实际操作技能较强的内容教学就需运用多媒体或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来实施教学。
现高中阶段的学生们是在网络普及背景下成长的新一代社会群体,他们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接受能力以及自身的行为方式都极大地受到了网络环境的影响。和传统媒体对比来看,网络的互动性和及时性以及自主性在不断地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也为 高中生们开拓了视野。此外,由于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们审美以及陶冶情操的重要阶段,又是学生们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而面对现实生活以及网络世界中所谓的那些形形色色的“艺术作品”,高中生们即便能够主观进行判断和评价,可也十分容易受到一些舆论影响。而高中美术课作为培养学生审美以及陶冶情操的主阵地,是有义务和责任让高中生们了解哪些是美的,和怎样欣赏美,作为高中美术中的重要板块和内容的书法教学,更是将祖国传统文化教育和传承高度融合在了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
二、信息技术在高中书法课堂上的运用举措
现代社会中,很多高中生在小学和初中时期都接触和练习过书法,而练习的途径基本都是通过自己临摹字帖,或是通过学校以外的一些培训机构进行书法练习,但由于自身认知水平的局限,学习的过程通常以书法练习为主,未能有效激发高中生们的学习兴趣。而在高中美术的书法选修教学中,仅凭教师在课堂上空洞的讲和练,教师和学生们都很难提高兴趣,这时,就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给书法课堂增光添彩。
(一)在多样化的鉴赏方式中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书法是我国自殷商时期以来逐步发展和整合起来的传统文化,自秦始皇“书同文”政策的颁布到“汉隶”的大放异彩,千百年来,我们一直在使用着最能代表中国人民智慧结晶的古老文化至今,所以在书法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机械的描述历史、讲述技法,还要根据现代多媒体技术的特性,将教学内容与之契合融合。例如在进行《方正雄浑——隶书匾额式横幅练习与创作》这一课教学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展示汉代书法文化最高代表“隶书碑刻”高中生们仅从教材中,难以深刻感受到隶书碑刻的雄厚,运用多媒体技术,使高中生们可以直观的对隶书进行欣赏,可以有效激起高中生们对书法的审美情感,也进一步提升了高中生们对书法和中华历史传统文化的情感。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一边操作多媒体的教学课件和一边给学生们讲述隶书碑帖,用此方式进行教学,美术书法课堂的内容也会得到明显的扩容,而高中生们学习书法的兴趣也会随之提升,极大丰富高中生们的书法知识积累。
(二)在视觉中体会书法的魅力
其实,在书法课的日常教学中是非常重视视觉体验的,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协作教学背景下的书法教学,主要优势就是效率高和容量大,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多元化,高度融合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可以使其更加直观、具体、形象地展示出书法作品具备的形态、价值、内涵等特点,也可以很专业地将美术教学进行细化的同时强化高中生们对书法知识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教学《篆刻闲章和姓名印》这课内容时,教师能够发现,高中生们通过课本只能了解一些简单的篆刻印章的相关知识,难以对篆刻印章的知识进行深入性的了解。所以,在教学期间,教师在课堂中引入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协作插入大量古今篆刻大师作品并且通过短视频和课堂动手直播篆刻过程,让高中生们能够更加全面、直观地对篆刻印章进行深入了解。
(三)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强化教师书法示范
在传统书法教学当中,教师通过在黑板上进行示范书写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教师工具方面的问题,把字写大就难以将笔画写到位。其次是学生们座位和角度的问题,难以看清楚。因此,要想解决这些不足,教师可运用摄像头云平台教学。比如:在教学书写期间一般会用到形态不同的笔画,如中锋、侧锋、 逆锋、顿、折、转等。而这部分笔法使用仅依靠语言描述的专业术语对高中生而言会比较难以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在侧面和正面两个摄像头的拍摄下进行演示,学生们在自己座位上的电脑屏幕上可以实时观看并点击回放功能,逐一进行学习和临写,这样当教师进行讲解何为“侧锋”何为“逆锋”时,学生们就可以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更加直观的进行讲解更容易让学生们理解。当学生们看清行笔的过程后,很快就能够掌握住书写技巧。
(三)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强化学生的写作习惯
《中国书画》这一册书中还有《楷书对联练习与创作》,但由于高中生们平时对书法的了解并不深入,所以,在课堂学习和书写练习时,常常会出现书写错误的现象,这时,教师可借助学生桌面上安装摄像头抓拍学生们握笔的姿势和坐姿以及书写状态,再通过电脑教师端在课堂上直接导出的形式对每一位学生们的书写学习状态进行点评。被拍照的同学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并且能非常积极地学习和改正。如此一来,大家学习的榜样就会很明确。对于自己错误的地方,学生们在笑声中就能了解到错在哪,理解和纠正错误会比“无图无真相”更直接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更加便捷更加充分地给出学生们指导意见,使得书法这门传统艺术的教学变得“不传统”,科技手段让书法教学变得十分从容。
三、结语
现代书法课堂教学当中,高中生们的审美风格各异,教师需要结合高中生们的性格特点,转变传统教学方法,将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协作合理运用到书法教学当中给学生们极其搭建个性化的创作平台,从多个角度,运用新的视野,展开个性化教学。同时还要及时丰富教学内容,以此来培养高中生们学习美术书法的兴趣,使美术融合学生们的实际生活,进而提升高中生们的文化素养,促进美术教育教学工作中书法教学的大力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亚东.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科学咨询,2020,000(026):120
[2]张祖银.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信息周刊,2020,000(004):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