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数学实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5月   作者:贺小玲
[导读] 基于新课程改革思想,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应用实验方式,会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究和主动思考,让学生能够发现数学学习问题,归纳、总结出参与数学学习的不同方法,激励学生形成兴趣;

重庆市徐悲鸿中学校      贺小玲

摘要:基于新课程改革思想,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应用实验方式,会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究和主动思考,让学生能够发现数学学习问题,归纳、总结出参与数学学习的不同方法,激励学生形成兴趣;增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理解能力,突破传统课堂中学生的思维限制,创新对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让学生能够在优化体验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学习动力,保证学生学习实践的顺利实施。基于此,文章中主要分析了借助数学实验构建高效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数学实验;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提升;分析
        前言:实验是追求真理、验证理论知识的有效方式。数学课堂中具有逻辑思维的教学内容,教师通过实验保障顺利进行,能够通过实验操作制约传统教学过程的弊端。同时,在思维意识上塑造和引领学生,学生能够主动探索、主动实践解决在数学课堂学习中的思维困惑,能够让其重拾在学习中的信心;也会有效转变学生的态度,让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接借助实验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理解能力也会同步得到增强。
        一、有效借助数学实验,让学生增强学习兴趣
        数学课堂中兴趣会成为其参与学习的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推动其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因此,要把握数学实验基础,活跃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的状态,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完成数学知识的探索学习,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以高涨、饱满的热情,形成知识探索的持续激情和欲望,能够推动学生深入探索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为教师构建高质量课堂提供基础[1]。
        例如:在有关“勾股定理”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数学实验方法让学生增强兴趣、理解勾股定理知识,深入对相关内容进行探索。首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哪三种形象之间存在着勾股定理关系?”将学生带到校园,若学生思维意识受到限制,无法给出正确答案。教师指引学生观察天空中的太阳、操场中的旗杆、以及地上的旗杆影子;通过有效的延展性方式,让学生将斯维意识拓宽至周围生活,能够保障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深入理解;也会在实验中推进勾股定理知识在学生心中蔓延。以此,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得到增强。
        二、借助数学实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实验过程会帮助教师进一步验证理论知识,也会铸就精彩化、高效化的课堂教学体系。因此,在数学知识讲解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不同需求,基于课堂中的不同知识体系,让学生的学习成效得以显现。课堂教学内的知识讲解环节,介绍内容、讲解知识,保证学生能够在探索中深化情感、在实践中取得一定的学习经验[2]。
        例如:数学文化的渗透在学生心中传播数学文化,让学生高效探索数学内容、形成学习动力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宗旨。


因此,教师可以首先介绍不同的数学文化内容,让学生了解不同理论知识得出、以及不同数学家在该领域所作出的贡献。在优秀的教学氛围中教师引出“相似三角形”内容,介绍基础知识,让学生获取一定的能力。随后,让学生探索埃“及金字塔与数学知识学习之间的联系?”课堂教学过程,教师借助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取得优秀成果,应用数学知识实际回答埃及金字塔高度的测量方式,帮助学生重拾信心。
        三、融合动手操作实验,让学生形成数学学习空间感
        数学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带有一定的图形知识,需要学生拥有缜密的逻辑结构和图形意识。教师为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空间感的立体图形教学中、以及具有观察要求的平面图形教学中,通过实验形式能够深化学生的感知,保障学生理解数学学习过程的属性;通过动手操作实验,验证理论、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塑造数学课堂学习中的灵动环节[3]。
        例如:在有关“多边形及其内角”和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指引学生动手操作,剪裁出不同的多边形,让学生对图形内容产生深刻的理解,引导学生回忆长方形与长方体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思考多边形与多边形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课堂内以实验验证的方式,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随后,在平面图形知识的剪裁实验结束时,教师教学其内角和知识,能够有效指引学生完成数学学习的实践,会铸就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精彩。
        此外,教师可以将绘画方式引进课堂。在“内角和”知识教学中,为深化学生的理解,让学生了解“内角和”的含义,可以指引学生动手画出不同的图形。在图形内角和的标注中,使学生灵活应用不同的公式、不同的概念完成知识的巩固和印象加深。上述方式也体现实验操作与数学教学的融合,在带有深意的数学课堂中放飞学生的思维。
        结语:综上所述,课堂内教师通过数学实验方法,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基础体系,完善学生的缜密逻辑结构,让学生能够更加高效的探索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知识解答不同问题,提升其创新能力,有效保障学生参与欲望和时效性的提升;通过合作交流、以及趣味环节的搭建,让学生能够真正成为数学课堂学习中的主人,显示其主体位置。以精彩铸就参与参与、推动成效;以成效让学生形成在数学课堂学习中的信心,增进学生对数学实验的认可。
参考文献:
[1]陈咸存.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的深度融合——以数学软件几何画板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20,22(03):134-137.
[2]韩荣.数学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以“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一课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07):125-127.
[3]张伯庆.聚焦探究教学  聚力数学实验——以“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平移”一课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7):120-121+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