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绘本运用于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实践研究小结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5月   作者:罗婷婷、江馨怡
[导读] 儿童文学作家王林曾说过:“用绘本构筑中国,用绘本展示中国。”当绘本成为幼儿园的主要阅读模式时,怎样坚守中华传统文化和艺术基石的吸收与整合,成为我们运用绘本时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在平日的交谈中发现小朋友们特别喜欢下雨,尤其是连日浸泡在绵绵细雨里的时候,仿佛就到了专属于他们独有的节日一般自由玩耍起来。《小雨后》是一本清新淡雅,散发着灵气的绝美绘本。

福建省直屏东幼儿园  罗婷婷、江馨怡      350001

        儿童文学作家王林曾说过:“用绘本构筑中国,用绘本展示中国。”当绘本成为幼儿园的主要阅读模式时,怎样坚守中华传统文化和艺术基石的吸收与整合,成为我们运用绘本时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在平日的交谈中发现小朋友们特别喜欢下雨,尤其是连日浸泡在绵绵细雨里的时候,仿佛就到了专属于他们独有的节日一般自由玩耍起来。《小雨后》是一本清新淡雅,散发着灵气的绝美绘本。《小雨后》这本书的独特价值,不单单是饱含中国水墨意蕴的绘画风格、天真烂漫的故事情境,更重要的是幼儿可以沉浸在津津有味的阅读、天马行空的想象、意犹未尽的讲述中,使绘本的东方韵味鲜活起来。于是,我们带着孩子展开了一场特别的水墨之旅。
        在欣赏绘本的过程中,孩子们逐渐从对画面的关注和对故事内容的兴趣延伸至对书中艺术表现手法的探讨,“细雨荷塘、一叶小舟、风吹落叶……”这是孩子们所憧憬的在雨中惬意快乐的生活和天真愉悦的画面,在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中自然而然的走进书中。绘本作者也正是运用稚拙的水墨笔触通过绘本简易的画面及语言传递出雨后灵动有趣的场景。我们抓住了教育的契机灵活的采用丰富多元的体验与绘本折射的中国元素相互碰撞,让幼儿可看、可听、可做、可想象,慢慢感受绘本传递的真、善、美,尝试使用充满童真的视角描述并描绘关于身边的美景。
        在活动开展的初始阶段,我们借由这本绘本带给孩子们的审美体验,引导幼儿认识了两位有趣的小伙伴,分别是水和墨,通过闻一闻、看一看,发现水和墨从气味、颜色上看都是截然不同的,但这种不同并没有成为让它们成为好朋友的阻碍。“当它们在一起时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呢?”带着好奇心我们展开了孩子眼中“魔法般”的实验,当墨水滴入水中产生的神奇变化时,孩子们纷纷表示“弯弯曲曲的样子像龙卷风,有的还能卷起许多的灰尘”、“好像看见了奶奶的乱成一团的针线”、“像烟花燃放时产生的气体”等等,这场水墨之旅从开始就带给了孩子们无尽的想象空间和兴趣。


“水和墨遇到纸又会有哪些变化呢?”带着疑问我们再次展开了“魔法般”的实验,通过操作验证孩子们非常惊喜的发现了“颜色深的会变成黑色皮球”、解到了配比不同的水和墨落在雪白的纸上,色层可以这么丰富,墨色也有这么多种类。接着利用纸盘作为水和墨可以滚动的载体。当水和墨混合液体在纸盘上一层一层的晕染渗透,痕迹由浅变深,层层叠叠之时,孩子们充分了解了水和墨在一起总会发生各种变化。水和墨这两个好朋友在一起可以创作好多有意思的作品。于是在第二阶段,我们将水墨的表现形式展露在班级《最美福道》主题创作中。画家可以将水和墨转化为不一样的视觉效果,孩子们也想拥有这样的本领。在孩子们创作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们画出的线条难以体现丰富的变化,画面的笔触也相对单一,仅有墨色的浓淡之分。仅仅使用手中的毛笔很难实现笔锋的转变,于是我们继而陆续投放了树枝、牙刷、棉签、毛刷等能产生不同纹理的材料供幼儿操作。幼儿也在使用这些材料的过程中,也进一步感受到了水和墨丰富的变化,孩子们尤其喜欢用牙刷抖落出点点雨滴。在孩子们最开始创作的每一幅作品中都能寻觅到小雨的气息。随着多种工具的轮番使用,孩子们的作品更加多元了,画面中的雨滴变少了,增加了层层水波、片片浮云、丛丛草地……接下来的第三阶段,为了满足孩子们对画面色彩日益增长的渴求,我们投放了几种常见的国画颜料,如朱砂、曙红、石青、藤黄、赭石等。孩子们欣喜于新出现的色彩丰富的颜料,急于将每种都尝试过去。但明显感觉加入颜料后,孩子们反而没办法体现水墨画的别致韵味。想来可能是使用的颜料换水的问题,之前孩子们使用的都是墨,在笔里洗的不够干净,上色后给人黑气沉沉的感觉。因此,我们给每位幼儿配备一个洗笔筒分两边的清水,一边用来洗墨水的笔,一边用来洗颜料的笔、同样的用墨的笔专门蘸墨水,上色的笔专门上色。在多次的尝试中,孩子们也学会了逐步、少量的添加颜色。一幅幅生动的风铃塔、沉水桥、杜鹃谷由此诞生。
        孩子们在与水和墨循序渐进的接触中,拓宽了对于美的认识和作画的表现形式。也对中国的传统水墨画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将继续以包含传统水墨形式的绘本为载体贯彻我园艺润特色课程的精神,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表现手法相结合,展示出更宽广的范围,致力于回归率真童年、彰显审美性和人文性的幼儿园艺术教育。
注明:本文系“福建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2019年度常规课题“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绘本运用于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FJJK XB19-925)课题项目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