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语文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关键点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7期   作者:陈敏莉
[导读] 高效率的课堂一定是有准备的课堂,老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对课程进行精心的设计,提前关注学情,并分配好课堂教学的时间,应用合适的授课手段
        陈敏莉
        福建省福州市古城小学350001
        摘要:高效率的课堂一定是有准备的课堂,老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对课程进行精心的设计,提前关注学情,并分配好课堂教学的时间,应用合适的授课手段,同时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以此有效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但是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长期影响,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本篇文章则针对关注语文课堂,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点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和探析。
        关键词:语文课堂;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策略
        引言:长期以来,语文的教学都是耗时且费力的,学生整体学习的效果不高,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方式需要改变。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新课程提出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授课手段和模式,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不再单一地将知识应用填鸭式的方式塞到学生的头脑当中,而是能够将学习的方法传授给他们,加强其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其可以独立自主地完成整个学习的过程。
        一、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受到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有很多老师依然没有改变自己旧有的授课模式和观念,在教学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是教学的目标不够明确,经常会出现目标过于宽泛、目标主体混淆以及目标缺乏可操作性的问题。其次是教师在课程设计上没有将课程和教材当中的知识进行良好的转化,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教学过程,教的内容过于随意化,对学生并没有一个实际上的帮助作用[1]。最后则是教学策略上的问题,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学会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行授课,目前的语文教学策略五花八门,老师可以结合多种方式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讲解,但是有的老师并不会轻易接受新型的授课策略,有的虽然接受,但是在应用上仅仅停留在表面化和形式化,还有的老师则是过度依赖多媒体信息技术,久而久之自身的教学能力下降,课堂效率自然得不到有效的提高[2]。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
        (一)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和内容,抓住课文重点
        语文课堂教学要具有一个合理的、科学的安排,由于一篇课文需要教学的内容非常多,所以老师在课程的设计上需要结合教材课文的特点上出发,根据大纲的要求抓住课文的重点。能够明确这一节课需要同学们掌握什么,该做什么,要有具体的取舍和拓展,如果想要将所有的内容都让同学们掌握,这样是不现实的,学生抓不住学习的重点难点,整体的授课质量也会大打折扣[3]。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二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望庐山瀑布》这一课的内容中,老师在授课之前可以明确同学们需要学习的目标:帮助同学们认识诗句中的生字,将生字能正确的读书和写出来,并详细了解诗句中词语的寓意,最后把这首古诗背诵下来。在完成以上这些基本的教学目标之后,课堂若是有多余的时间,老师可以适当进行拓展教学,或者选取几个知识点进行纵横延伸,也可以在原来教学的基础伤害补充一些知识,以此有效提高整体的教学效率。
        (二)注重教学策略的创新
        教师的“教”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结果,因此不断创新授课手段是非常重要的提高课堂效率的因素。由于传统单一的授课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今时代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老师要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学会结合新型的方式对同学们进行引导,通过为大家打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激发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促使其能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4]。


        例如,在讲解《狐假虎威》这一课文时,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进行教学,组织同学们进行角色扮演,一名同学扮演狐狸,另外一名则扮演老虎,其他的同学则扮演课文的其他角色,让大家通过表演将课文当中的故事完整的呈现出来。通过结合这样一个有趣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促使其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很快就了解到整个故事,再结合教师的讲解,使其对故事的寓意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掌握。或者在教学课文《妈妈睡了》时,老师也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对其进行引导,通过结合现实生活中大家熟知的人物和事物,帮助同学们感受到生活当中的语文,拉近学生和语文之间的距离[5]。
        或者,在讲解《坐井观天》时,老师也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信息技术能够直观性地为学生将知识展现出来,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大家直接观看青蛙坐在井底和小鸟对话的整体过程,仿佛身临其中。并将课文的道理更加直白地告诉学生,使其明白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在面对问题的时候,看得要全面,不要像井底之蛙一样自以为是。通过这样不但促使学生更加快速地理解知识,还能帮助其树立良好的思想观念。同时,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上也有大量的教学资源,比如一些生动有趣的动画,比如微课等等相关的信息技术,教师都可以将其良好地应用在课堂当中。
        问题提问和小组合作的课堂授课也是非常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的方式。老师在课上进行提问,第一可以有效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第二教师能更加了解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第三,通过问题的引导,可以激发学生产生好奇的心理,使其主动思考和探究问题,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而分组合作学习则能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同学们在组内和其它的组员能够针对共同的问题进行探究,并互相分享彼此的意见和想法,这样还能真正实现将课堂归还给同学们,使其更加自由地学习和研究,发散学生的思维。
        (三)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为了更好地实现高效课堂,教师需要定期听取同学们的意见,让大家对整体的课堂教学进行及时反馈,并积极鼓励和引导同学们提出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质疑和问题。根据大家的意见和问题老师要一一反省并积极改正,从而真正实现“异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持续关注自己的语文课堂中不断提升课堂效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阵地,老师要合理地设计教学的目标,采用新颖的,有效的授课方法为学生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在授课中要注重以学生作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感受,使其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大家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全部过程。同时,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也不要忽略传授给学生基本的学习技巧,在有效提高课堂授课的效率的同时也能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其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芬.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J].成才之路,2020(36):128-129.

[2]闫学琴.基于“互联网+教育”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建构[J].课外语文,2020(36):95-96.

[3]田莉梅.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高效教学分析[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2):33-34.
        
[4]张定芳. 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A].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课程教学与管理云论坛(贵阳分会场)论文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4.

[5]王雅茹.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2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