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慧校园的思考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7期   作者:张琰
[导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校园在建设过程中逐渐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建设智慧校园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校园管理过程中数据收集、处理的信息化,以此来提高学校的综合教学水平。
        张琰
        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 江苏 苏州215006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校园在建设过程中逐渐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建设智慧校园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校园管理过程中数据收集、处理的信息化,以此来提高学校的综合教学水平。当前时代背景下,对智慧校园技术进行创新是校园管理人员的工作重点,当前在智慧校园创建的过程中仍旧面临着许多挑战。本文主要对如何提高智慧校园的建设水平进行探讨,针对当前智慧校园探索过程中存在的难题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智慧校园;便捷性;信息化
        引言:当今时代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智慧校园的建设为师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带来了重要的影响,为教师的教学和管理带来了便利,提高了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水平。为了使教育模式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学校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对智慧校园的建设进行探索,在实践中加强对新技术的学习,不断完善智慧校园的建设,提高学校的综合竞争力。
        一、智慧校园概述
        (一)智慧校园的概念
        智慧校园是指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实现校园信息的智能化收集与处理,将信息化手段应用到师生日常生活与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根据实际需求逐渐完善,构建出满足师生使用需求的智能信息化系统,为学校的管理工作提供便利,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与管理水平。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推进智慧校园的建设已经成为了满足时代发展要求的工作内容,需要学校管理人员重视起对智慧校园的探索,打破传统管理手段对学校一系列工作展开过程中的限制,为师生的生活与教学提供便利的设备条件。
        (二)构建智慧校园的原则
        1、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构建智慧校园的根本目的是为师生的日常工作学习提供便利,因此需要遵循师生的实际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建设出满足师生教学与学习要求的智慧校园系统,做到有效解决师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项问题。
        2、坚持共享原则
        大数据的一大优势是能够实现数据的共享,因此在构建智慧校园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建设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数据库的建设,为师生进行信息查询提供便利,并且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3、实现一体化管理
        为了避免管理上的混乱,在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的的过程中应该加强一体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自动化处理整合。智慧校园的建设应该满足师生在各方面的需求,实现对教学、生活的一体化管理。
        4、提高校园工作的便捷性
        构建智慧校园的目的之一是为师生的日常学习工作提供便利,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便利性原则,不能通过信息化建设反而为管理带来了障碍。在建设智慧校园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系统的实用性,要保证智慧校园系统能够实际应用到师生的教学、学习与日常生活中[1]。
        二、建设智慧校园的路径探索
        (一)打造智慧化教学体系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师应当注重利用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化课堂,提升教学效率。当前微课和翻转课堂在教学中逐渐得到了普及,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利用微课教学的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当积极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对微课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探索,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资源的共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实践不断对微课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推动课堂的信息化建设。
        通过翻转课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以微课为基础的一项课题,学校可以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打造信息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同时,学校应该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教师的智慧化教学提供录像机等设备,并购入相应的视频制作工具,满足教师利用微课进行教学的需求[2]。
        同时应该提高智慧校园的网络安全,学校应该重视起对师生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上的诈骗信息也随之复杂起来,对此学校应该定期举办网络安全座谈会,避免师生受到网络虚假信息的欺骗,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为师生使用智慧校园系统提供安全保障。
        (二)提高学生智慧化学习能力
        在打造智慧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利用互联网和电子设备获取资源的自觉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当在指导学生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利用好智慧云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现阶段的教学中要求教师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对此教师需要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整体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平板电脑等设备绘制思维导图,对知识体系进行全面的理解。
        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一项必要工作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通过互联网学习社区,打破时间和空间对学生学习的限制,提高学生在线学习的能力。利用互联网可以为学生建立起协作学习平台,通过设置一些合理的奖励措施,提高学生参与课后学习和竞赛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利用智慧化平台可以为学生构建起全面的综合评价平台,对学生在日常校园生活中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并且为家长建立起了解校园生活的平台,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通过综合评价平台,能够根据学生发展的不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为学生提升自我提供明确的方向,通过设置奖励制度能够激励学生不断完善自身学习水平,提高综合素质。
        (三)打造智慧化管理体系
        过去校园内的档案通常以纸质文件的形式进行存放,受到载体的限制,能够记录的信息十分有效,并且在查阅过程中也受到了一些限制。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档案的存储,能够降低空间对档案存放的限制,提高档案的存储数量,为后续的查阅带来便利。
        校园的档案管理工作是整体管理工作相对重要的一环,然而当前很多学校管理人员并不能意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也容易导致档案的丢失等问题。因此在建设智慧校园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在建设智慧化档案管理系统的过程中首先应该重视起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与师生之间的信息共享,师生能够利用互联网对校园档案进行了解,为师生查阅档案提供了便利。同时利用智慧校园系统,能够将校园内的各项工作联系起来,便于档案的收集,通过一些信息化手段,能够使档案的来源更加丰富,档案记录的内容也会随之逐渐多元化,打破传统档案记录的限制。
        同时应该建立起完善的智慧化管理体系,利用智慧校园的便捷性特征,对多方信息进行收集整合,将智慧化手段运用到学校的人员、资金、物品管理中。为了完善智慧化服务体系,需要构建起智能交互平台,为师生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3]。
        结语:综上所述,推进智慧校园的构建符合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学校管理人员应该重视起智慧校园的建设,并且在运用的过程中加强智慧校园的交互功能,不断完善智慧化服务体系,为师生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在建设智慧校园的过程中,可以加强“微课”、“翻转课堂”等信息技术的运用,提高总体教学质量和效率,并且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搜集学习资料的能力。此外可以将其与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结合起来,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摆脱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限制,提高管理效率,进而提高教学与学习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磊,刘晓丹,李蓉,张娜.高校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方案[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22(04):89-91.
        [2]张俐.以用户为导向的高校数字档案资源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资源信息与工程,2020,35(06):141-143.
        [3]徐殿军,韩丽艳.高校智慧校园架构分析[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1(04):357-3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