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儿童课堂的过错行为分析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7期   作者:张文婷
[导读] 过错行为是指小学儿童在学校日常学习以及下课生活中,所表现出的不符合道德要求或者学校规则的行为,但过错行为不是品德不良,但已经是品德不良的开端
        张文婷
        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北碚 400700
        摘要:过错行为是指小学儿童在学校日常学习以及下课生活中,所表现出的不符合道德要求或者学校规则的行为,但过错行为不是品德不良,但已经是品德不良的开端,如果不分析小学生过错行为,并加以改正实施对策,那么小学生的过错行为极有可能发展成为品德不良。而小学生处于可塑性很强的年龄阶段,需要引起老师,家长的重视。
关键词:心理、过错行为、道德要求
一、小学儿童过错行为分析
(1).内在分析小学生心理分析
        小学儿童出现过错行为不是引文他们道德无知,而是由于他们还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到抽象运算阶段的过渡阶段,他们分不清美与恶、善与丑、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做出一些与道德不符的事情。例如、他们将打小抄作弊没被老师发现视作为聪明、他们将与马路上的汽车比速度认为是勇敢、把包庇同学所作的亏心事认为这就是真正的“友谊”。
        可能小学生已经产生了道德情感对立。小学生中除了别人家的孩子以外,还有一部分孩子是在家长、老师的批评、调侃、不信任中长大的,他们已经产生一种情绪叫做情感对立,不再听任于老师、家长或者其他人,而且存在着很明显的逆反心理,家长叫往西,他门一定往东等此类行为。
        小学生发生过错行为还可能有道德意志薄弱的现象,可能小学生发生的过错行为并不是他们有意发生的,但他们的情绪十分不稳定,当他们犯了错误之后,听了家长父母或者老师的教导后也很忏悔,但是由于他们的一直薄弱,虽然决定痛下心来改变,但当他们下次遇到其他类似于此类的外界巨大诱惑之后,他们又会把持不住自己,再度发生过错行为。
        小学生发生过错行为还可能有道德行为不良的习惯的原因,他们不愿意接受纪律约束或者各种规范的制约,欺负弱小同学、外强中干、孤立同学等行为、并且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不会请教老师、只会剽窃同学的答案,等等都是道德行为不良的表现。
        (2)家庭教育不良的影响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个课堂,许多儿童出现过错行为的主要原因,极大可能是因为儿童家庭的不良影响,例如儿童在家风不好的环境下耳濡目染,此时的儿童具有极强的模仿行为,如果大人有一些恶习,例如家暴,抽烟,无所事事,甚至行为不轨,小学儿童看在眼里,模仿了这些不良行为。


        或者家长整日忙于工作,根本没有时间来教导孩子如何学习,如何做人等等,或者家庭结构不良,单亲家庭,孩子缺乏父母的关爱,极大程度上会产生孤独,怀疑,自卑自怜、自暴自弃的心理,从而做出不良行为。
        可能是家庭管理不当,有些家庭父母早出晚归,把孩子交于祖父母照顾,祖父母容易溺爱孙辈,而家长又酷爱训斥甚至打骂孩子,导致孩子产生极大的心理不平衡性,从而产生行为错过。
(3)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
        现在不良的社会风气,也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行为诱导,例如金钱至上等等不良的价值观,儿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大量没有经过筛选的社会信息都有可能造成小学生的过错行为,对于小学生来说,整个社会都是一所大学校,他们在校外所看到的一切都可能是他们的老师,例如随地乱丢垃圾,公交车上不讲礼貌,“中国式过马路”等等,如果家长老师未曾及时引导学生,那么学生就容易被这些行为所影响。
        (4)学校教育的失误
        学校如果不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一心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比如有些老师会让没考好的同学起立听课,严重的甚至会驱除教师,会使学生产生对立清晰那么学生就有可能产生过错行为。学校是潜心做教育的地方,不仅要教书,还需要育人,把学生的德智体美劳放到首要地位,从而减少学生过错行为的发生。
二、小学儿童过错行为的矫正
        (1)家长多关心爱护儿童、给予学生良好的指引。家长应该在生活中多抽出时间来关心爱护爱心,多检查孩子的学习情况,然后细心讲解,不给学生施加过多的学习压力,让学生身心疲惫。家长应该多改善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并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自身不养成一些陋习,可以多读书多看报,让孩子在一个书香环绕的环境中长大。
(2)改善师生关系,消除儿童的对立情绪
        教师在课堂上不应该只是与那几个同学进行互动,而且也要注意一些成绩不那么好的同学,尊重关心,爱护这些学生,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使学生从班集体中收到教育,消除学生的对立情绪,增加学生对于教师的信任感,教师要有耐心,善于与孩子谈心,把自己当做孩子的朋友,亦师亦友,多倾听孩子内心世界,当与学生感情融洽之后,就很大程度上能纠正孩子的过错行为。
        (3)锻炼儿童的意志力
        小学儿童心理薄弱,抵御外界不良因素的斗志较弱,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制止小学生的过错行为出现反复的原因,可以采用行为考验法,比如让逃课的学生记考勤,让爱讲话的学生负责记录等等,并及时鼓励他们的行为,对他们的进步及时鼓励和表扬。
        总结:对于教育者和家长来说,对于过错行为的学生,只要及时发现,及时教育,是可以转变的,不必大惊失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