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玲
蕉岭县实验小学 514100
摘要: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习惯。”从教育是发展学生个性来说,教学就是要通过审美理解和运用技能来完善学生的个性。从这个意义来讲,培养良好的习惯,是教育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点滴入手;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前言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今后自身发展至关重要。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我们要广泛开展学生行为习惯教育,要对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及时指出并指导他及时改正,着力为党和国家培养有道德、有文化、有能力、有奉献、勇创新,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应用型合格人才。
一、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存在的问题
一是个别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轻易被周边的事物所吸引,做作业时不够专心。需要有老师的督促才能完成学习任务。自习课上学会自觉学习的学生还在多数,个别学生爱干扰他人的学习,自我约束力较差,学习效率不高。二是欠缺认真倾听的习惯。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个别学生不善于听取同伴的发言,急着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来修正自己的答案。三是欠缺边读边思考的习惯。边读边思考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堂上一些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会把文章读完,但不会带着问题思考,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只是期待其他同学回答,自己甘愿做听客,似乎与自己无关。长期以来,形成“等”的习惯,没有养成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课堂的习惯。
二、从点滴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开展班队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班队活动课是班主任育人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又能使学生长知识、增才干、展自我,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堂成功的班队活动课,往往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记忆。班队活动中,班主任们或用案例,或用视频,深入浅出的给同学们做生动的讲解,告诉学生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遵纪守法的合格小学生,使学生们深受教育。
(二)生活为着眼点,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习惯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反对浪费,人人参与,人人有份,没有局外人。中国古代就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的说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勤俭节约的重要[1]。比如说学校可以开展“勤俭节约”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同学从多角度开展勤俭节约的活动。主题会上,组织学生们讨论生活中勤俭节约小妙招。学生们主动分组讨论,把智慧集中起来,再汇总分享。在大家纷纷表示:要以身作则,把勤俭节约成为生活中的主旋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关不紧的水龙头”、“白天亮着的电灯”、“饭桌上倒掉的饭菜”等等。
告诉学生,在中国[2],一件小事如果乘以13亿人口就是大事,如果每人浪费一点资源,加起来是令人触目惊心的,如果每人节约一点资源,加起来就是一笔巨大财富。通过这种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
(三)以活动为契机,激发学生战胜自我的能力
学校可以以每一次活动为契机,培养学生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能力。比如说结合组”六一”儿童节为契机,举行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障碍接力跑,由班主任老师的跳绳开场,学生们拼劲全力,互相加油鼓劲,“摸爬滚打”“蹦蹦跳跳”“锁定目标”等活动让学生们“玩儿”的不亦乐乎,有的学生不会前滚翻,自己想方设法过障碍,有的学生则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了障碍跑[3]。积压在同学们心底的烦躁和压力随之烟消云散。这个活动让学生们懂得在学习和人生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即使有困难,也不能轻易放弃,在这次活动中他们不仅挑战了自己的极限,而且战胜了自己的心理,在收获快乐的同时更收获了战胜自我的能力。
(四)以课堂为阵地,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所为,常常需要一定的过程和一段时间,尤其是要改掉某种不良的主观意识和行为习惯,更需要特定的环境与因素介入、导入。班主任拥有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的有利条件,所以课堂教学就成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阵地。在平时的生活中我发现[4],班里的大多数学生都不懂得珍惜水,经常有浪费水的发生,而且乱扔垃圾的现象随处可见,针对这种现象我安排了几节综合实践活动课,让孩子们能够亲身体验到水资源和环保的重要性。孩子是未来的主人也是未来环境的主人。当今的青少年是将来可持续发展的主体,他们的生态道德意识将决定他们未来的环境行为[5],未来人与自然和谐取决于当代青少年的生态价值观。我们倡导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教育走进课堂,让青少年了解和认识环境问题,培养青少年感悟自然的审美能力[6],激发对自然的情感,引导他们融入自然、感受自然之爱,使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成为未来每个公民的生活习惯和自觉行为。
四、结语
总而言之,学习习惯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完成学习任务并学会学习的基础。会让人终身受益。因此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7]。二年级孩子年龄比较小,活泼好动。因此家长和老师需要分析孩子在学习习惯上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找到相应的策略,以便更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 刘红伟. 家校共育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研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0(8).
[2] 刘志英. 有效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的策略[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 2020, 000(001):P.120-122.
[3] 陈芳. 家校协同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研究[J]. 当代家庭教育, 2020(14).
[4] 李福荣. 家校共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人格[J]. 高考, 2020(15).
[5] 楚振杰.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J]. 小学生作文辅导(五六年级版), 2020, 000(003):86.
[6] 魏娇娜. 小学班主任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与研究[J]. 赤子, 2019, 000(010):251.
[7] 孙梅. 小学班主任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研究[J]. 小学生(下旬刊), 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