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初中数学学习方法及其考试技巧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2期   作者:陈琳
[导读] 初中数学教师在引导学习数学的时候,需要丰富和发展自我的教学方法,并且又能拓展自身的教学内容,从学习和应试的两个维度去帮助学生,让学生从更深的层次和维度去认识和理解数学这门课程
        陈琳
        四川省剑门关高级中学     628300
        摘要:初中数学教师在引导学习数学的时候,需要丰富和发展自我的教学方法,并且又能拓展自身的教学内容,从学习和应试的两个维度去帮助学生,让学生从更深的层次和维度去认识和理解数学这门课程,由此一来,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考试能力必然可以实现更大程度的提高和发展,换言之,学生自然能成为一个更加出色的数学学习者。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考试技巧;影响分析
        初中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在平日里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在重大的考试中也能秉持正确的应试方法,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化解本人的问题,又能提高个人的数学学习效率,由此一来,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自然能实现综合化的提高,由此一来,学生的数学学习意愿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这对于学生的意义也是不可言喻。
        一、初中生应该确立怎样的数学学习方法
        (一)从基础入手去学习数学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时候,需要让学生能从基础入手去学习数学,并克服自我的数学学习问题,提高数学素养,构建起数学学习的基本框架,由此一来,学生才能成为一个更加出色的个体,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也必然实现长足的提高和发展[1]。教师应该让学生在每一个学期都能把相应的基础知识罗列在一个表格之中,随后再用相应的办法去解答相应的问题和难题,由此实现自我的突破。
        (二)结合重难点问题去提高自我的数学能力
        初中数学教师应该让学生能养成足够强大的“迎难而上”的毅力和勇气,只有如此,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才能得到稳步的提高,在很多的初中生的眼中,数学是一门充满艰难险阻的学科,需要花费无数的时间和精力,同时未必能取得一个令自己感到满意的结果。因此很多学生采取一种未战先怯的态度,这样的态度是要不得的。教师应该让学生更加懂得分析知识、抽丝拨茧,逐步提高学习能力,由此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才能实现更大的提高。
        (三)善于预习、温习和复习
        教师也应该用心地鼓励学生、帮助学生,让当下的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一个温故而知新的人,并且能行走在教师的前面,必要时应该给自己制定每一步的学习计划和学习规划。“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此言非虚。一个不懂得筹谋和规划的学生,必然在漫长的学习生涯中步入后尘,无法实现自我的长足提高。在初中时期,很多学生之所以不能提高个人的数学学习能力,之所以在数学学习的世界中长期呈现一种难以为继的状态,就是因为自我的学习计划性不足。


        二、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完成数学考试
        (一)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去做题
        教师应该让学生成为一个头脑灵活、思想敏捷的个体,在重大的考试中,尤其要成为一个头脑灵活的人,首先应该把自己最有把握完成的题目去完成好,其次再让学生加大难度,完成相应的有难度的问题,秉持正确的做题模式答题,这对于平和学生的心态,让全体学生收获一个更好的成绩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和作用。教师不要让学生在考试的时候自乱阵脚,而是要稳住情绪,环环紧扣,由此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才能转化为学习成绩,并且让自我的学习潜力被真正地挖掘而出[2]。
        (二)在每一次的计算题之后都要及时验算
        学生在完成因式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的学习任务时,都应该秉持正确的学习原则和学习思路,与此同时,也应让自我的学习能力得到相应的锻炼和提高。事实上,教师不妨以“开诚布公”的态度告诉学生,这样的题目对于学生而言就是送分题。学生在完成这些题目的时候,只要足够的认真、扎实、仔细、耐心,就一定能完成好相应的试题,让自我的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解题正确率得到全方位的提高。因此学生不应该急躁,而是要在完成相应的问题和试题之后,不断地检查和验算。学生一旦具备了强大的验算能力,自己能发现其中的问题,那么就意味着学生自己可以检验一道数学题或一张数学试卷的正误。当学生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就能得到充足的勇气和自信去完成一大批的类似试题,由此让本人数学能力实现全方位的提高。
        (三)审清题意再行作答
        学生在完成求概率、动点问题、几何证明问题的时候,不能有着丝毫的急躁和浮躁,而是应该把心沉下去,认真地阅读题干,认真地分析题目,在阅读题干,分析题目的同时,又能找到学习的自信心和正确的渠道,由此懂得出题人的真实意愿,在此同时,学生才能完成好相应的题目,让自我的学习未来更加美好,把一种强大的能力转化为属于自我的好成绩[3]。
        (四)懂得在考试之后完成相应的查漏补缺、治偏补弱工作
        当下的初中生在每一次考试的时候都应该认识到自我的学习问题和学习短板,当学生认识到了自我的问题和短板之后,才能消除个人的短板和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相似三角形的几何问题之后,很多学生出现了相应的问题和纰漏,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应该从考试之中跳出来,在考试后认真地补齐缺漏,翻看相关的课本和知识点,懂得知识的原委,由此成为一个更加积极上进的学生。这样的学习态度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是意义重大的。
        结束语
        初中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时候,应该分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把学生的日常学习的方法传递而出,在另一个阶段,教师应该让学生更加懂得如何完成相关的考试任务,本着先易后难的方法和原则去完成相关的考试任务,由此一来,学生的学习能力、考试能力都可以实现更大程度的提高,甚至飞跃。
        参考文献
        [1] 高雪明.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学习方法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9,03:107-108.
        [2] 李春华.初中数学全程渗透式学习方法指导探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9,02:73-75.
        [3] 高红尉.初中数学教学的思想方法解析[J].学周刊B版,2019(26):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