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珊珊
夷陵区直属机关幼儿园宋家嘴分园 443112
摘要: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关键部分,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经阶段,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因此,从当前幼儿园教育的现实情况而观之,教师需要重视传统文化在幼儿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学习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也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工具,新课程改革对传统文化在幼儿教学的渗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即教师要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因此,本文聚焦传统文化在幼儿教学的价值与运用也就成为广大学习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传统文化;幼儿教育;有效;运用
前言:“人才的培养从娃娃抓起”在当前社会的发展过程之中已经成为社会大众普遍认同的观点,高质量的幼儿园教育成为大多数幼儿家长所关注的重点,而幼儿教师需要从当前的教育中挖掘有价值的资源,将仁、义、礼、智、信等基本道德规范融入到幼儿教育之中,在传统文化与幼儿教育融合过程之中,教师需要将学习的理论知识紧密联系实际生活。本篇文章论述传统文化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运用。
一、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意义
(一)推动传统文化发展
比如传统文化的内容如何与本节课教学重点相结合,采用何种方式对知识点进行讲解,这是从教师的角度来讲解,从幼儿对于传统文化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渗透现状与价值而观之,近八成的幼儿认为课堂教学中可以添加传统文化等相关内容,但是教师课件并未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文化在幼儿教学中的价值已逐渐被社会大众所接受。教师可以通过《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以及唐诗宋词等数不尽的古典文学,并将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讲授给学生。
(二)丰富幼儿教学资源
从丰富幼儿教学资源的现状而观之,当前大多数的教师仍然沿袭普通的教学方式,通过传授其中的重难点,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但是在这一过程之中,出现形形色色的问题。面临着诸多问题,教师需要不断丰富幼儿的教学资源,可以设置些传统文化教学活动,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所在,例如在学习汉字的同时,讲解汉字的起源以及发展演变。
二、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有效运用
(一)创设情境,在环境中渗透
创设情境,在环境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塑造幼儿的品格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而在此种环境之下,教师需要为幼儿创造更为理想化的情境,这样能够为传统文化的开展提供环境等方面的支持,因此,幼儿在此种环境之下学习,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而言,创设情境,环境既包括内部环境,也包括外部环境,而这些环境能够带给幼儿丰富的直观感受,让幼儿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独特的美感。
(二)整合课程,在教学中渗透
传统文化包括传统服饰、民俗、美食、书画等诸多领域,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对其中各个学科的优势进行整合,这样就能够让传统文化更好渗透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之中,因此教师需要提前做好上课准备,这样就能够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幼儿的教学过程之中。激发幼儿对于历史文化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可根据幼儿的兴趣点,自主设计传统文化课程,为幼儿提供更多的视觉大餐。
在幼儿传统文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课程进行整合,并将传统文化在教学中进行渗透。社会中许多家庭制度是多个成年人照顾一个孩子,孩子就是宝,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往往会被宠坏,导致对长辈没有感恩之心和尊重之心,父母只要对孩子进行批评,无论父母是对还是错,孩子就有过激的行为来表达情绪。而在此种状况下,学校让孩子们学习传统文化,就是要从中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礼貌,对人和善的人。对幼儿活动时的表现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评述,这就是教学上的整合与渗透。
(三)寓教于乐,在游戏中渗透
幼儿阶段的孩子思维发展较为缓慢,对于枯燥沉闷的说教方式并不感兴趣,而当前教师如果一味的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就会降低幼儿学习的兴趣,因此,最后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融入效果不甚理想。而当前鉴于幼儿的这一特点,教师需要注重幼儿的实际情况,并且需要树立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将传统文化渗透于活泼生动的游戏中,在刚开始活动的时候,可能会存在一部分幼儿会感觉到无所适从,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以活动展开,否则幼儿的思路没有办法很快的打开,出现此种情况的时候,就会影响到教师教学的效果,也会导致幼儿的注意力不集中。
比如在母亲节来临的时候, 为了让幼儿们在学习古诗词的同时,也能够深刻地体会到母亲对自己深切的爱,具体可以选择《游子吟》这首感人肺腑的诗来学习。鉴于教学活动时间有限,因此在课程活动开始之前,首先需要让教师做好课前的铺垫的工作,为随后教学环节的展开打下基础,充分利用绘画作品优秀展示会、电影展览、诗词歌赋大赛、文学创作活动、主题读书会、心得交流会、或者读书感悟演讲赛以及各种文化活动。
(四)家园配合,传承传统文化
在当今社会,人们缺乏责任感和可信度。对于当前的传统文化的教学而言,家园配合就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是因为传统文化在培养诚信和社会责任感方面具有丰富的内涵,具体以“言必信,行必果”等为例句。如果孩子们接受诚信和责任感方面的熏陶,家长方面予以配合,孩子们就会潜移默化主动承担责任。国家的传统节日都是值得每一个幼儿铭记的问题,而当前全民族有着自己的特点以及自身的风俗习惯,因此,其不仅仅包含着先哲的智慧,更加包含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幼儿学习的过程之中,这些节目可以充分结合节日的特点,假设当前在清明节,教师与家长可以带领幼儿制作风筝、踏青,这样可以让孩子们体验外出的喜庆,从而能够不断丰富幼儿的体验,借助多样化的形式,让幼儿充分感受文化的魅力。
结束语
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需要借助中国传统文化,那么幼儿园教育需要紧密结合传统文化,并在教学过程之中,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以活动吸引幼儿,并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体验,文章立足于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意义,具体从以下的四个方面对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有效运用进行论述,分别为创设情境,在环境中渗透、整合课程,在教学中渗透、寓教于乐,在游戏中渗透、家园配合,传承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杨萍. 优化艺术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浅谈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民族民间资源的利用策略[J]. 考试周刊, 2020, 000(040):159-160.
[2]冯艳雯. 依托传统文化,深化幼儿教育——传统民俗文化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渗透[J]. 幸福家庭, 2020(16).
[3]李晓林, 柏承健, 倪艳红. "蒙爱"园本课程建构的实践——以国庆节主题为例[J].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2020, 000(002):P.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