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苗苗
长兴县画溪街道包桥中心幼儿园 313100
内容摘要:在课程生活化背景下,我园充分挖掘利用周边丰富的教育资源,把生活作为主题课程建构的基石,以“四节”即:“快乐运动节”、“快乐小军营”、“快乐丰收节”、“快乐环保节”主题活动为研究的切入口,积极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尝试,从教育内容、实施原则、学习方式等方面,探索“如何使幼儿园主题活动生活化”,努力构建“将生活、主题、游戏有机融合”的综合课程,促进幼儿、教师、幼儿园的发展。
关键词:生活 主题活动 四节主题
在学习借鉴陈鹤琴的“活教材”、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等理念的基础上,我园充分挖掘利用我园周边丰富的生活教育资源,大片的农田、火龙果基地、画溪消防中队等展开教育,开展了 《快乐运动节》、《快乐军营节》、《快乐丰收节》、《快乐环保节》的园本主题活动,借助区域活动、生活活动、户外活动等教育形式,建立起幼儿现实发展与其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结。
(一)我的节日我做主——津津乐道
制定游戏计划不仅是锻炼孩子做事严谨的一种手段,也是让孩子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处理能力的机会,是让孩子更好地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以丰收节主题大班《油菜的旅行记》为例,教师提倡幼儿自己动手设计活动计划、自己动手准备所需材料、自己动手布置,与教师共同进行主题环境创设,通过幼儿自己收集油菜的朋友在活动室布置主题墙饰;将制作的油菜花造型放入自然角展览;与家长一起将收集的油菜籽和其他菜籽进行的区别研究,相互介绍、认识;展出关于油菜使用工具、油菜一生的调查统计表,以及关于地沟油的环保知识。孩子们看一看,做一做,不仅发展了孩子的想象力,还在其过程中发展了动手能力,以及社会性交往能力等等,实现了多种智能整合,我们不难看到,如今的整合更注重幼儿身边的一切资源的利用,内容更加贴近孩子的生活方式也更为多样了。
(二)我的节日我感受——乐此不疲
1.美的熏陶——让环境创设 “色”彩纷呈
幼儿园的环境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是经验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是促进幼儿发展的沃土。
(1)环境要能够引发幼儿与主题相关的自主学习与游戏
教师要在教室中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各类 “活动区”或“兴趣区”,并在各区域中合理选择并提供充足、多样化的游戏材料,允许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组合进行活动。例如:在《快乐丰收节》主题活动中,中班开展了《蒜娃娃成长记》环境创设中师生共同收集大蒜的图片、及大蒜营养说明挂图、图书等资料,在活动室布置“大蒜的朋友”主题的墙饰;在图书吧投放有关大蒜的书籍,供幼儿阅读;在植物角创设“蒜娃娃成长记”,让幼儿知道蒜是怎么长大的。让缤纷的“色”彩点亮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方方面面,形成视觉上的特色。
(2)环境要能够提升幼儿生活课程品质
为了给幼儿提供充分观察、记录和表达的环境,我们把集体教学活动搬到室外,开展室外创新课,如在快乐丰收节子主题《油菜花的旅行记》中我们运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油菜花的认识以及油菜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感悟油菜一生变化的神奇,激发热爱和探索油菜的兴趣。生成了科学活动《油菜花和青菜花》、语言《小蜜蜂请客》、社会《泥巴“开花”》、科学《花儿不见了》、数学《测量》、科学《油和水》等等活动。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幼儿有充分的机会发现美、 感受美、表达美和创造美,如此生活课程的品质得到了提升。
2.爱的体验——让课程资源有 “声” 有“色”
(1)爱劳动——通过体验生活实施主题活动
在实施“快乐环保节”系列主题活动时,中班年级组整个活动让幼儿做主,幼儿自己制定活动计划,教师扮演支持者的角色。在“小创作 大爱心——低碳宝贝在行动中,幼儿利用废旧材料进行作品创作,在与材料、同伴和成人的相互作用中,通过观察、体验、探索、发现进行自我建构,培养自身多样的学习品质,这种体验式的学习过程是集体教学无法替代的。
(2)爱军人——通过融入社会拓展生活课程
在主题活动快乐军营节中,我们带领孩子走进离园百米处的消防中队,在现场消防员叔叔们用形象生动、深入浅出的语言,为孩子们一一介绍了消防车、喷水枪、消防服等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并演示了快速穿好消防服和迅速接上喷水枪的过程。活动中,孩子们观察、交流与协作,有机地将社会、生活和自我发展联系起来,使得园本化生活课程的形式和内涵变得更为丰富,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3)爱自然——通过幼儿生活进行综合教育
为了幼儿的教育,可以选取以时令季节为主的内容,让幼儿去接触大自然,让他们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建构丰富的知识。可以利用周边的自然资源有机引入教学活动中,如利用周边的火龙果基地,大片农作物等作为教学内容;创设有趣的、有探索性的自然场景,强化幼儿的生活体验,加强教学的实践性和开放性,让幼儿乐于参与、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使幼儿感到亲切、自然,能使幼儿适应生活、获得经验、得到发展。
3.合的乐趣——家园共育特色游戏活动有 “声”有“色”
将生活课程融入家庭生活,既符合幼儿的经验基础,又能拓展其认识范畴,因此要充分利用幼儿园和家庭的教育合力。例如在《快乐丰收节》主题活动中,我们邀请家长走进课堂,传授种植经验。对农作物种植与管理得心应手,我们邀请他们作为志愿者,参与班级种植活动的指导。如冬天里种植园里的青菜渐渐怕冷起来了,看得幼儿都愁上心来。大班天天的爷爷送来了薄膜给青菜保暖,促进幼儿积极探索给蔬菜过冬的方法。幼儿学会了关注周围植物,懂得像爱护朋友一样爱护它们。
(三)我的节日我分享——乐在其中
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安排活动时注重形式多样性及趣味性。以中班《香香的蔬菜》主题活动为例,带领孩子们看一看、玩一玩、尝一尝中感受主题活动的乐趣。
1.看一看
为了凸显课程生活化,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开阔幼儿的视野,增长幼儿的课外知识,中班组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参观菜场”,在老师和家长志愿者的带领下走进菜场,通过自己寻找、老师介绍、与卖主交流,孩子们认识了更多的蔬菜,了解到了原来菜场里有这么多的蔬菜。不仅拓展了幼儿的知识面,也丰富了幼儿的社会经验,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2.玩一玩
结合主题活动的开展,我们还设计了一些适合主题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玩一玩,进一步认识蔬菜、了解蔬菜。如语言游戏:《蔬菜拍手歌》;《猜蔬菜谜语》;体育游戏:《炒青菜》;《蔬菜水果蹲》;《小兔拉萝卜》;《送菜忙》;数学游戏:《蔬菜排队》;《蔬菜排队》;音乐游戏:《传土豆》;《炒萝卜》《买菜》等,在玩中体验游戏的乐趣,激发了对认识蔬菜、品尝蔬菜的兴趣,交往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尝一尝
为了让孩子养成爱吃蔬菜、不挑食的好习惯,如中1班年级组开展了一场蔬菜沙拉盛宴,邀请一名家长志愿者,首先为孩子们上了一节《蔬菜沙拉》制作课,带领孩子们认识各种蔬菜和制作蔬菜沙拉的工具,紧接着孩子们自己动手切一切、拌一拌、尝一尝,孩子们品尝着用蔬菜做成的沙拉,高兴不已。
生活化的方式教育孩子,让孩子主动亲近大自然,从小就爱劳动,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幼儿们快乐参与、快乐体验、快乐成长,得到身心的健康发展,实现幼儿全面素质的提升。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部《〈纲要〉解读》2002.4江苏教育出版社
2.虞永平 《幼儿园课程与幼儿园生活》 早期教育 2000(1)
3. 张明红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J】幼儿教育 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