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瑞云
惠州市幼儿园,广东惠州,516000
摘要:幼儿园是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幼儿需要在这里培养很多优良的习惯,所以幼儿园能否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直接影响了孩子的一生。区域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环节,它可以让孩子尽情地玩耍,充分的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让幼儿们充满快乐感。但是当下,也有很多的问题存在于区域活动这一环节中,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提高幼儿园教育区域活动的有效性呢?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问题;应对策略
引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不仅强调了游戏在幼儿教育和幼儿成长中的地位,还明确表明了游戏活动的开展对幼儿的认知能力、社会性成长和情感发育等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此方针的引领和指导下,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幼儿园教育策略和教育模式的革新,更要有意识地将区域游戏活动纳入到新课改的体系当中,在充分利用幼儿园有限空间的同时,借助区域游戏活动的灵活性、丰富性和多元化等优势,使幼儿在自主参与、自主选择、自主创造的过程中,获得身心的全面成长与发展。基于此,本文作者便立足自身教学经验,就如何优化幼儿园区域活动展开相关研究和探析,以期能够为一线幼教同人提供一份参考和借鉴。
一、区域活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困境
(一)区域活动价值取向模糊
“区域活动那么麻烦,实际效果还不如一次集体教学活动。”在访谈交流中绝大多数教师都流露出了这样的心声,教师虽然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去投放材料,却收效甚微,而传统的集体教学活动投入小、活动效果好。由此可见,教师对于区域活动的价值认识不足,以活动结果作为活动评价的价值导向,并未意识到区域活动对幼儿的思维、意志品质、情绪情感、行为习惯等发展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对于幼儿从中获得了什么、发展了什么是模糊的。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流于形式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教育的基础课程,对于幼儿的智力开发和成长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没有摆脱传统的教学理念,对幼儿的引导过于片面。同时,幼儿对区域活动缺乏正确的认识,这些都会降低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部分教师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教学任务,在具体活动过程中并没有充分挖掘出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而是将区域活动作为摆设,或是教学活动的辅助内容,没有充分发挥出活动区的功能。部分教师甚至只考虑区域活动的组织形式,却没有根据幼儿的阶段发育特征来进行教学,导致整个区域活动的效果差、流于形式等现状。因此,一味地追求形式而没有实际内涵的幼儿园区域活动不能体现其教育意义,更不能实现教育效果。
(三)区域活动材料选择随意
“我今天去××幼儿园参观,看到人家投放的这个区域材料很好玩,我们也来做。”这种情况在幼儿园是司空见惯的,教师在外出学习参观中,通常观察其他幼儿园投放了哪些材料,哪些材料是本幼儿园没有的,哪些材料幼儿看起来很喜欢玩,参访回来便依葫芦画瓢,时不时增添一些新材料,却不考虑为什么要投放这些材料,这些材料是否符合本园幼儿的兴趣需要,这些材料可以支持幼儿的哪些发展。区域活动材料选择随意,缺少整体的思考和科学规划。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策略
(一)加强硬件的投入
区域游戏活动材料是区域游戏活动顺利和高质量开展的物质保证和前提条件,进而幼儿园方面在建构区域活动空间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区域活动材料的环保性、安全性,更要考虑到活动材料的多样性、层次性、可操作性,同时还要根据幼儿的成长特点和兴趣爱好对活动材料进行调整和更新,这既需要幼儿园方面不断加强对区域活动硬件设施和材料的投入,又能够确保区域游戏活动的高质量进行。
(二)尊重幼儿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开展区域活动
幼儿园必须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幼儿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幼儿园要将目光放得更长远,不能为了一时的效益而放弃长远的效益。幼儿园教育必须在遵循幼儿教育的规律的前提下,提供合乎幼儿年龄及心理的教育活动,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在实施具体教育规划的过程中,教育活动的内容一定要符合幼儿的生活,才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活动中不仅可以玩得开心,也可以学得开心,人际交往和学习方面都有所发展,从而促使幼儿快乐健康地成长。此外,在幼儿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幼儿园要不断调整教育活动的内容,但是,也不能过于超前,超出幼儿可以接受的范围,从而影响幼儿的发展。因此,幼儿园要将教育活动范围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内,才能引导幼儿更好地发展。幼儿园还要尊重幼儿之间的差异,调查幼儿的兴趣、爱好等,再制订不同的教育策略,因势利导,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三)创造优良的活动环境
要想提高区域活动的有效性,活动的环境是基础要求,不仅仅是对场地的要求,还有一切参与活动的因素都要规范。首先,教师在为幼儿建设活动场地的时候要做到空间足够的大,因为每一个班可能都会有十几名幼儿,他们需要足够的场地来自由活动,如果场地太小直接会影响幼儿的活动体验感。然后就是安全问题,教师在布置活动场地时,一定要清除安全隐患,因为幼儿的好奇心强,安全意识不高,所以教师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其次,众所周知的是,幼儿正处于学习成长的关键阶段,但是他们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身边的一切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成长。所以,教师就需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
(四)转变教育理念,强化区域活动的教育地位
幼儿教师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实施者,是幼儿学习和生活中的主要引领者和合作者,进而在新时期的区域游戏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在有效认知区域活动内容和意义的同时,科学地进行区域活动的建构,以进一步强化其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同时促成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的高效率开展,也助力幼儿的高质量成长。
(五)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反思
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正确合理的看待区域活动,让区域活动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教育意义。同时,在幼儿进行活动时,教师一定细致观察,要给予正确的指导,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幼儿的活动乐趣,引导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同时,在活动中,教师也不要过于干预儿童的活动,要给予儿童足够的活动时间,让他们不断去摸索、发现,并体验成功和失败,从而提升自己的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然后发现并改正自己的错误。此外,教师还应有针对性的对儿童进行指导。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的开展既是对新时期幼儿教育教学改革要求的贯彻和落实,更是对幼儿身心成长特点与成长需求的尊重。进而作为新时期的幼儿教师,在不断优化自身专业素养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协同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本着“以幼为本”的发展教育理念,在家园双方相互配合、相互信任的前提下,有序开展和创新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以使幼儿在获得快乐情绪体验的同时,在自主发现、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促成其身心的良性成长。
参考文献
[1]计雨晴.增强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性分析[J].读写算,2020(27):40.
[2]赵雅岚.幼儿园情境式区域活动深探究[J].山西教育(幼教),2020(09):52-54.
[3]祁梅.幼儿园主题活动下的小区域活动开展策略[J].学周刊,2020(29):171-172.
[4]康倩.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引入乡土资源[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09):167.
[5]王镭璇.幼儿园区域活动对幼儿课程的价值[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09):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