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生活化环境创设策略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2期   作者:肖月媛
[导读] 众所周知,环境作为幼儿园课程设置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资源,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肖月媛  
        南宁市教育系统幼儿园   530011
        摘要:众所周知,环境作为幼儿园课程设置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资源,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新教育改革之后,要求教师为幼儿建立一个民主、和谐、健康和循序渐进的成长环境,以此帮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生活化环境创设策略,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给与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课程化游戏;幼儿;环境
        前言:关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就需要相关教师根据幼儿活动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因此,幼儿园班级环境的创造是否有效,是否充分体现在实践、空间和其他物质资源的应用上,幼儿教师应从孩子们问题的探讨角度入手,根据当地情况有效地规划幼儿园的授课环境。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游戏内的乐趣,积极参与创造幼儿教育,在游戏教育模式下充分掌握孩子们的生活技能,让幼儿感受知识的魅力,促使孩子们发展高效的学习,为幼儿将来的发展做好铺垫。
一、构建物质文化环境,开展课程游戏教学
        班级的物质文化环境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班级文化的物质环境和班级文化的精神环境。优雅生动的课堂物质文化对幼儿教育有微妙的影响和呼吁一般来说,在建设具有特色的物质文化课堂环境时,幼儿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房方面做起:
        (1)装饰教室
        在幼儿进行课程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室作为游戏活动的场所对于幼儿的兴趣提升有很大帮助,因此幼儿教师应该从装饰教室入手,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比如,教室的主墙上可以挂着班旗或国旗,教室的侧壁上放着较多的红色花,以奖励表现好的幼儿等等,这些细节都可以培养幼儿对教室产生感情,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以及课堂感情。
        (2)设置主题墙
        主题墙是幼儿园教师创造环境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促进主题课程有效实施的“利器”。教师在创作主题墙时,可以连接主题课涉及的各个方面,在有限的空间内突出墙环境与主题活动的融合。而要打造一面能服务于孩子学习、交流、互动的有价值的主题墙,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对主题进行细致深入的解读。同时还需要明确方向,既要挖掘核心经验,又要考虑阶段性的教育目标。教师根据这个班孩子现有的知识和经验,细化主题墙的内容,即教师需要构建主题墙的具体框架,然后特定的内容由孩子们填满。可以看出,主题墙的建立不仅是布局,更是教师对于幼儿教育的痕迹,因此,教师应该让孩子们作为主人参与环境的布局,表达自己的声音,让环境真正变成教育资源,最终达到双赢的局面。
        (3)设置图书角
        为了不断从小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以及共享精神,教室可以设置图书角,教师可以引导和鼓励每位幼儿拿出珍贵的书籍和报纸,与他人交流,同时还要开展努力成为热心读者的活动,可以每半年举行一次介绍一本好书的比赛。这些措施可以充分激发幼儿的阅读热情,有效提升幼儿的自信心。
        (4)设计墙装饰
        为了给幼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教室周围墙壁装饰的作用,让墙壁说话。这就需要教师独具匠心,可以用墙壁展示幼儿的作品、著名肖像、名句、奖品和横幅等,以此提升幼儿对学习的兴趣。


        (5)建立生态课堂
        建立生态课堂,教师就可以在教室的一角放一盆绿植物,如叶绿素或水仙,可以调节教室的气氛。同时,像绿色一般可以能安抚人的视力,使人安静,消除身心和视力的疲劳,因此教师可以多给教室布置一些绿色植物使教室充满活力。此外,对于生态课堂的建立,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主动真布置维护,相应培养幼儿的现代生态道德意识。
二、重视幼儿参与环境,完善课程游戏教学
        幼儿园班级环境的营造不应该从成人教师的角度来实施,教师在创造幼儿园班级环境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和信任孩子,与孩子协商,征求孩子的意愿。教师应该引导、指导和引导儿童积极参与幼儿园创造班级环境的过程,因为幼儿才是创造班级环境的主人,这体现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现代教育理念,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因此,老师可以带领孩子进入广阔的生活,与日常生活有“亲密接触”,教师可以带领孩子走进社区,了解民俗风情,同时引导孩子广泛收集的自然资源,为创造班级环境收集素材。
        教师还要引导孩子用童心认识世界,用艺术启迪人生,幼儿园班级环境的营造要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上,散发出浓郁的如东乡土文化,同时突出科学性、人文性、艺术性和独特性。例如,学校可以以壮乡三月三节日为切入点,通过系列活动“壮娃玩什么”,“壮娃吃什么”,“壮娃穿什么”把幼儿的游戏,学习,生活,通过图片,幼儿作品等形式,展示在主题墙上,让幼儿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回忆活动场景,增加幼儿经验,做到主题墙的与幼儿能互动起来,丰富幼儿经验。
三、合理运用智力游戏,强化课程游戏教学
        众所周知,合理的智力游戏可以促进幼儿成长,同时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合理的利用智力游戏来强化游戏教学。在幼儿的班级智力游戏的发展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培养儿童的智力,另一方面利用智力游戏使课堂环境更加活跃,教师应使儿童积极参与智力游戏,培养儿童的独立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与侦探游戏,同时设置相应的游戏规则,以此强化游戏教学。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有难度的游戏环节,比如让幼儿进行玩具组装,在游戏过程中老师指导孩子组装小零件,辅助孩子制作成品。由于大部分零件组装游戏都比较复杂,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也可以让他们更加团结,非常有利于孩子人格的提升,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思维观和价值观,让他们的后续成长更健康。同时,通过组装游戏的开发,还可以加强儿童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
结语:
        总之在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教师要以新课程精神和新理念为指导,从幼儿园班级的实际出发,展现孩子的童心,关爱孩子的童心,激发孩子的童趣,努力让孩子成为班级环境创造的主人,让班级环境的创造能够创造出精彩和迷人。同时,教师应坚持幼儿的兴趣和学习需要,创造适合自身发展的课堂环境。通过指导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他们可以加强实际参与过程中的知识掌握技能,这对幼儿的未来发展非常有益。
参考文献:
[1]曹苹.课程游戏化视角下的幼儿园读写区域创设[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1):216.
[2]徐玉琴.浅析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策略[J].好家长,2019(11):16-17.
[3]符嵘.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的策略探讨[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9(3):33.
[4]王万凤.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现途径探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8(16):81-82.
[5]李迪迪.智慧游戏快乐成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构建与实施[J].好家长,2019(19):40-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