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学家
广西百色市西林县八达镇周帮村中心小学 533599
摘要:在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趣味性教学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教学形式,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比较迎合小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和心理预期能够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来进行更好的知识传递。所以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分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当中更好的发挥趣味性,教学形式的优势,促进小学生数学学科兴趣的培养。
关键词:趣味教学;小学数学;策略探究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越来越高,有非常多的教育工具,在现代也得到了数学教师的青睐,就比如说多媒体教学工具,很多数学教师会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来进行数学知识的多样化呈现,这非常符合小学生依据向视角来进行事物认识的思维特点。另一方面,要想更好的促进小学生趣味学习能力的发展,那么就要注重进行游戏设计,以多样化的数学游戏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够更好的发挥趣味教学的有效性。接下来本文将首先分析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然后进一步探究如何进行趣味教学的有效运用。
一、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首先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大部分数学教师都会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小学生数学基础能力这一方面,由于教师过度重视小学生数学基础能力的培养,就会有一部分教师不自觉的采用强制性的教学手段。比如一些数学教师会规定学生必须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去进行相应的数学内容学习。又或者有些数学教师会干涉小学生的学习计划,甚至完全不让小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所有的数学学习行为都是在数学教师的推动和监控之下进行的。这样的教学方式很显然不利于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养成,反而还会增强小学生对数学教师的依赖,一旦缺乏数学教师的监督和引导,那么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就可能出现非常严重的下滑现象。第二中数学教师的教学形式来看,很多数学教师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都只是采用单一化的板书教学形式。[1]一方面是由于单一的外出教学形式,可能在数学教师眼中看来能够更好更高效的进行知识传递。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一部分数学教师无法迅速适应现代的教学改革要求,尝试借助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来进行数学知识的展示和传递。总之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当中,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还没有得到彻底的扭转,要想更好的发挥趣味性教学的有效性,就要促进教学思想和教学形式的有机转变。
二、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充分发挥趣味教学的有效性
(一)以游戏学习和实践探究为主
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如果教师一味的进行板书教学,进行理论知识的输出,要求叫学生以死记硬背的方法来掌握这些知识理论,那么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是非常微弱的。所以数学教师要擅长运用实践方式来进行教学,让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有更多的体验和活动机会。这更容易抓取小学生的注意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高效的数学知识传递。就比如说数学教师在引导小学生进行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相关计算学习时,我可以首先引导小学生进行找不同的游戏。比如数学教师可以列举3+3;3+3+3;3+3+3+3+3这几个式子,让小学生以竞赛的形式来计算出这些式子的结果。然后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去观察,第1个式子当中是两个三相加,第2个式子当中是三个三相加,第3个式子当中是5个三相加。那么是否能够用乘法的形式来进行表示,比如第1个式子运用2×3,就是指两个三相加。通过这样的逐渐深入探究小学生技能进行游戏竞争,同时又能够观察不同将有利于更好的引导学生认识乘法的意义和特点。
(二)注重采用多样化的形式来进行知识呈现
如果数学教师一味采用单一的教学手法,很显然无法充分发挥趣味教学的有效性。那么数学教师就要注重调整数学教学的手段,以多样化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活动。又比如说,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在互联网上做做一些相关的微课视频,让小学生以微课视频观看的形式来进行知识学习。又或者数学教师还可以手工课开展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性知识的学习。[2]例如引导小学生进行轴对称这一部分内容学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小学生进行纸张的裁剪,分别把一张纸裁剪成为圆形,长方形,或者是小学生喜欢的各种图案,然后将这些图案沿对称轴进行折叠,观察图案的两边能否完全重合。如果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为轴对称图形。总之就是要让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每一次都是新的体验,可以通过不同的动手实践活动和不同的形式来进行。
结语:总而言之,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趣味性教学所能够发挥的效果非常显著。所以教师一定要以多样化的形式来进行数学知识呈现在数学课堂当中,让小学生有更多动手实践和探究的机会,以此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进行数学知识的传递。
参考文献
[1]梁丽英.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浅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2):56.
[2]赵宗盛.趣味教学法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探析[J].内蒙古教育,2018(1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