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开展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7期(下)   作者:曾美霞
[导读] 随着语文教育改革的深入,语文核心能力的培养成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向和目标

        曾美霞
        福建省泉州市新步小学
        【摘要】随着语文教育改革的深入,语文核心能力的培养成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向和目标。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我们应积极开展多元化的阅读方法,群文阅读就是全新的一种阅读教学模式。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初探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的策略,充分发挥群文阅读教学的优势。
        【关键词】群文阅读;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正文】
        群文阅读是指确定一个主题,将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一般是三至五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同时粗略地读这么多篇文章,最后教师和学生通过学习探讨,达成共同认识的语文教学形式。群文阅读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的课堂组织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的策略。
一、合理安排文章,开展群文阅读
        在群文阅读实际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对阅读内容的综合和安排。在此过程当中,教师应该选取群文阅读的主题,按照主题来对文本进行相应的选择和收集。这样才能够实现文本内容的整合,避免在文本内容阅读的过程当中出现杂乱无章的情况,让学生的阅读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教学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这一课时,我发现文章以两只罐子的对话为线索,于是我就选择了《家》、《抢救娄阿甲》、《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最好的朋友》文章让学生阅读,我把这几篇描写对话的文章组合成一节群文阅读课——《对话也来玩魔术》,将它的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一篇带多篇的阅读方式,通过建立“提示语”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提示语的几种形式,并会运用,以此达到阅读的训练目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群文阅读的重点是文章选择,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爱好和具体情况来选择文章,还需注意所选文章必须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同时,要选择主题一致的相关文章,主题的跳跃性不宜过大,这样选择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阅读时找出相同与不同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二、巧妙借助问题,开展群文阅读。
        对于小学生来说,丰富的阅读内容,容易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混淆,所以,教师要通过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问题,引导群文阅读的开展。为学生提供阅读学习的导向,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学习,在锻炼学生阅读思维和理解能力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快速掌握主题内容,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效率。在《一条神奇的线》这一群文阅读课里,为了帮助学生阅读,我将问题设计成一张阅读单,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一条神奇的线》阅读单
金钥匙:
        抓住关键词句,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选读篇目:《颐和园》《海滨小城》《烟台的海》《三味书屋》
        阅读要求:
①画一画:用“——”画出表示顺序的语句,并用△标出关键词语。
②圈一圈:用“○”圈出文中描写的主要景物。
③想一想:描写的景物具有什么特点。


④议一议:文中隐形的“路”是什么?
篇目    表示顺序的词    景物    特点    隐形的“路”
                         
        这张阅读单中的问题从易到难,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迅速理清文章的脉络。通过阅读单中问题的填写,教师也能了解到学生的已知与未知,随时调整教学方向,从而促进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三、求同存异,开展群文阅读。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处于萌芽状态,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文思维的关键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对群文材料的异同进行分析,让学生找出文章的相同和不同,对文章进行理解,对比不同文章内容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做到求同存异,升华阅读主题,让学生对主题进行深度思考,掌握课文内容以及阅读材料的中心思想和主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在教学《村居》时候,我围绕儿童生活为主题,选择了类似的《小儿垂钓》、《所见》、《池上》这三首古诗作为群文阅读材料,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理解了诗意后,教师巧妙设计比较性问题:1.我们阅读了四首描写儿童生活的妙趣横生的古诗,这些古诗有什么异同呢?2.他们的相同之处是什么?(这几首古诗都是写儿童生活的,儿童活动的场面都非常有情趣,都取材于生活小事,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儿童都是天真、可爱、贪玩、调皮的……)3.不同之处呢?(儿童的活动内容不一样,丰富多彩;作者运用的表达方式不一样,丰富多彩,作者生活的朝代不一样……)有了这样的阅读比较,学生从中获得感悟,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使学生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四、挖掘写作亮点,开展群文阅读。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课程和谐统一的两个方面,如果说阅读是一种手段,那么写作就是目的。在群文阅读开展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挖掘文本当中不同的写作方式,让学生实现读写结合。这样才能够让群文阅读的价值得到不断的展现。
        在讲解《野草》一课的过程当中,作者在文章当中巧妙地借助了借物喻人的手段借助野草来比喻那些顽强斗争的人们,在带领学生分析完文本之后,教师也可以对主题类似的文章进行引入,比如《落花生》《白杨》《丑石》,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群文阅读。在阅读完毕之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置任务,可以让学生选择能代表自己价值观的事物在此基础上采取借物喻人的手段进行写作。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当中掌握更多的技巧和方法,让阅读和写作之间互相推动和融合,达到最佳的引导效果。
        
        总之,群文阅读这种新型阅读教学方式,具有其自身独特优势,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研究和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的课堂阅读教学得以补充和延伸,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少华,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2)?.
[3]耿振华,小学生群文阅读的“组文”策略与方法[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