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哲
贵州省仁怀市龙井中学
摘要:我国的经济水平正在高速发展中,然而,太快的经济发展使人们开始忽略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于初中生来说,互联网里的世界远比枯燥的传统文学更有吸引力,这也直接使得初中生的文化意识越来越浅薄。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特别是初中阶段,如何将传统文化教学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是现代语文老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展开了讨论,并给出一些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里融入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不光有很多的语言知识和文学知识,还有不少的传统文化知识包含其中。普遍来说,传统文化里都蕴含着较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里,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的文化素养和整体素质。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产生更加浓郁的爱国精神,同时,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民族精神,就可以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充实学生的眼界。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
1、将传统文化有机渗入语文教材中
不管是哪门课程,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道德养成产生影响。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里,对于课堂教材,老师应给予正确的解读,对于传统文化,老师要做出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有机会并且愿意去领会和感悟,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情感,收获到不一样的教学体验。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经历了上千五千年的发展和演变后,形成了如今言简意赅,律动极高的传统文化读物,对于初中生来说具有很高的可读性。对传统文化著作进行阅读,能够使学生产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而老师对传统文化教材的精准解读,则有利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
比如在对《望岳》进行学习的时候,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先对这首古诗创作的背景进行了解,当时处于怎样的一个时代,而作者又曾经历了些什么?让学生在了解了这些元素以后再去解读这首诗,就更能使学生体会到当时杜甫所想要表达的情感。老师可以继续提出问题:这首诗里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杜甫当时的雄心和气概?学生在对诗词进行全篇解读后,借助教材里的相关注释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就能找到那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真切感受到杜甫当时无畏困难,勇于攀顶的壮志雄心。而全文虽名为“望岳”,内容也是围绕着“望”展开的,可是,通篇诗词里却看不到一个望字,然而学生还是可以从诗中体会到望的意境,老师借此向学生解读其中对于不同角度的望的描写效果,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诗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可以对传统文学中的创作技巧有更多地了解,以此提高自己的整体水平。
2、构建较好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
教室内一般都会有一些空余的地方,老师可以在这些地方放置一些传统文化书籍,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课余时对书籍进行阅读,了解其中的内涵,为学生构建一个较好地学习传统文化的环境,同时使学生对于我国的传统美德有更深刻地理解。使学生在初中时期,建立起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以及优良的道德情操。
比如在校内、班内进行主题班会的时候,将我国古代的一个传统礼仪小故事融入其中,让学生通过视觉的直接感应去感受到来自于传统文化的冲击,使学生在无形的过程中接收到文化传统的教育,这也比普通的课堂教学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参与性。老师还可以让学生们在班内进行一次传统文学展示活动,让学生在私底下自行搜集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历史人物或者故事,以及各类的传统艺术,比如剪纸或者皮影戏等,然后在活动上进行人物的模仿或者技术的展示。这样的形式,可以让不同年级的学生都融入到传统文化中,既丰富了课余时间,又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使学生可以不断的以此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
3、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
教育一定要和学生的特性相结合,考量学生认知能力进步的需求。相关的研究表示,在学生时期,人的记忆效果是最佳的,这个时期也是为后期奠定基础的最佳时期。初中语文是最为根本的课程,语文的教学目的不只是要让学生学会写字、写作这些基本的语文知识,而是要通过对语文的学习,使学生的认知发生较大的进步,其中,自然也包括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在初中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教学,不光对学生传承文化有利,还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比方说古诗,每一首古诗里都蕴含着古代诗人的大智慧,以及他们的思想和精神,都表达了他们的文化思维,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文化传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传统的历史文化是社会道德的拓展,是优秀的思想意识和精神实质的真实写照,是我国民族史上社会道德的继承,是民族文化和精神实质的综合概述。比如儒家思想,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儒家思想一直贯彻其中,对于学生塑造优良的社会道德品质具有推动作用。另外,古代社会的礼节和道德教育,对培养初中学生健全的人格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我国的教育史里,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管是曾经的封建社会,还是今天高度发展的现代化教学社会,对于培养学生的儒家精神,都具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和作用。
结语:传统文化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已经显得刻不容缓了,初中语文是传统文化融入的极为有利的环境。语文教师要切合课程特性和传统文化所揭露的深刻含义,利用多元化的授课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全面融合传统文化教学。与此同时,还要将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建立起应有的文化底蕴并以此获得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巧玲.浅析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神州:上旬刊,2019(15):205.
[2]姜永宾.初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J].文教资料,2019(13):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