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证号码:21011419870421XXXX;2身份证号码:21132519730324XXXX
摘要: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各种新型技术在发展中被发掘出来,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被房建工程的建设广泛应用,是目前发展中的一种新型技术,为房建工程的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是目前发展中比较受欢迎的技术。清水混凝土在实际的建设中,需要相关的施工人员符合工程建设的需求,对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全面了解,避免出现其他的问题对工程建设带来影响。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房屋建筑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及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房屋建筑的设计也有了新需求,对房屋的要求已不再局限于遮风挡雨功能,在保证房屋建筑设计舒适的基础上还要尽可能地提升房屋质量和美感,使其符合现代建筑要求。清水混凝土结构不需要装饰,舍去了涂料、饰面等化工产品,同时混凝土结构一次成型,不剔凿修补、不抹灰,减少了大量建筑垃圾,有利于保护环境,是名副其实的绿色商品混凝土。
1清水混凝土概述
我们也将清水混凝土称为装饰混凝土。清水混凝土有着十分明显的装饰作用,在拆模后无需进行再次装饰,而是在空气中直接暴露表面。和传统混凝土结构相比,清水混凝土的外观效果更加优良,能够展现混凝土原始色彩,可以营造简约大方的氛围,当前已经应用于很多房屋建筑当中。清水混凝土结构省略了装饰过程,可以达到节约工程成本的效果,有助于提升工程外观质量,将传统混凝土的很多缺陷弥补。当前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清水混凝土的认识度不断加深,该结构的环保节能效果逐渐凸显出来,符合社会生态发展的趋势。
2清水混凝土技术的作用和优势
第一,环保性能。清水混凝土有着便捷的施工工艺技术,节省和装饰装修方面的材料、成本,能够达到节约材料、环保的要求。同时,在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大多为自然材料,可以避免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第二,装饰性。使用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充分利用混凝土本身的特点,将清水混凝土的可塑性强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来,塑造各种类型,有效发挥设计者的设计方案,达到装饰、美化的作用,满足国民审美要求。
3清水混凝土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措施
3.1测量放线
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第一要点就是准确的测量放线。清水混凝土结构的外观质量和表面平整度从很大程度上受到测量放线位置和尺寸精准度的影响。为了将测量放线的准确性尽量提高,测量人员需要在测量放样之气爱确定原设测控点,同时复测控制点和中心线,妥当地保护好控制点。可以用三角形网不良的方式放样定位房屋建筑的控制点,用控制板的中轴线替代三角网边。最后通过点位放样明确测量结果,确保按照规定范围控制测量误差。
3.2模板选型及施工
清水混凝土模板选型,区别于传统木模,为展现清水混凝土的特性,采用的模板表面的光滑度优先度较高,在拼装和拆除方面有足够的方便性,故而采用铝木复合模板体系,胶合板采用18mm厚(规格2440×1220);该模板整体性较好,强度较高,为确保清水混凝土外观质量,现场对模板采用一次性使用,不再此次清水混凝土施工中重复利用。铝木复合模板中亦采用插槽式设计,保障模板的密实性,减小漏浆的可能性。
3.3钢筋施工技术
在进行混凝土制作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使用塑料卡代替水泥砂浆和制作,避免在制作中出现痕迹,对工程建设带来一定的影响,破坏混凝土表面的情况。在选择塑料卡时,要按照一定的规格和标准,保障清水混凝土制作的质量,方便塑料卡可以随时使用,为了在制作过程中避免出现踩到上层钢筋的情况,需要借助外部工具。在附筋边缘上安装三脚架焊保障钢筋的稳固性,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影响工程建设的正常运行。
3.4倾斜构件及竖向构件浇筑技术
施工人员在浇筑房屋建筑工程的构建过程中需要合理分组竖向结构和倾斜结构,浇筑手法可以采用分层处理的方式。在浇筑构件过程中为了将混凝土的压实质量提高,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过程,尤其是倾斜结构的浇筑过程,需要多角度下料浇筑并且合理选用振捣技术,根据设计方案加强校验混凝土浇筑各项参数,避免构件形状偏差过大。此外,工作人员在浇筑清水混凝土构件过程中还要最优化处理现浇清水混凝土构件,将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水平提高。
3.5振捣方法
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振捣标准为砼不再下沉,表面气泡消散。振捣棒移动间距宜为40~50cm,插入式振动棒在每一振动位置的振动时间不可过短或过长,过短则混凝土振捣不密实,过长混凝土产生离析,振捣时间宜为20~30s,不得过振或漏振,避免砼产生离析。振动棒要快插慢拔,垂直插入砼中,并要插入前一层砼中进行二次复振,以保证新浇筑和先浇筑的砼良好结合,直到混凝土停止下陷,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平坦、乏浆。注意上下层振捣棒下棒的位置要错开,有利于各层振捣均匀,提高振捣效果。顶层混凝土在0.5h后进行二次振捣,二次振捣时间控制在10~15s之间,通过二次振捣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而且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防渗性,消除混凝土由于沉陷产生的裂纹和细缝。
3.6混凝土浇注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按照30-50mm的标准根本浇筑一层水泥砂浆的厚度。随着砂浆的铺筑完成浇筑混凝土作业。通常要按照3m左右的间距控制砂浆投放点和混凝土浇筑点的距离。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可以采用分层浇筑振捣的方式,按照400-500mm的范围控制每层混凝土浇筑的厚度。按照<2m的高度控制混凝土坍落度,预防离析问题。在浇筑墩柱、桥台混凝土阶段,浇筑工具为吊车和料斗。在浇筑箱梁和顶板混凝土时可以分两次完成。第一次浇筑高度为箱梁混凝土的翼缘底标高处,在完成箱梁内模施工后可以第二次浇筑混凝土。通常情况下,在施工中需要在箱梁侧面和地面交线位置设置平直的施工缝,确保建筑的外观美观。振捣工作要跟随混凝浇筑及时开展。选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振捣然后在面层用平板振捣棒振捣,振捣标准为表面微微泛浆。混凝土初凝前要通过压光和拉毛处理混凝土表面,对密集排布钢筋的位置加强振捣将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
3.7清水混凝土养护技术
清水混凝土在养护的过程中,和其他的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差别,需要提高对混凝土养护的重视度,对混凝土的制作进行严格的控制,对硬化的时间进行有效的控制。通常情况下,清水混凝土建筑的侧模需要48个小时后才可以拆除,侧模拆除后不要进行覆盖,避免对表面的颜色等带来影响,可以利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和保养,定期对清水混凝土进行养护,如果清水混凝土施工后没有及时地进行保养,则会产生表面水分流失的情况,对其建设的强度带来很大的影响,要想提高工程的耐久性,需要对清水混凝土进行定期养护和保湿。
结束语
总之,当前清水混凝土已经逐渐应用于房屋建筑工程当中,清水混凝土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建筑的外观形象,能够提高施工质量水平,同时有助于节省施工成本。但是当前各个单位在房屋建筑中对清水混凝土技术的应用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技术人员要加强改进施工中的不足,确保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喻义军.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及效益分析[J].四川建材,2020,46(11):9-10.
[2]杭晶.浅谈房屋建筑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J].居舍,2019(36):26.
[3]张玉峰.对房建工程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29):41-42.
[4]徐秀扬.房屋建筑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19):40-41.
[5]刘广烽.房建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