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斯康建筑美学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一号教学楼改造为例 梁慧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论证与研究》2021年5期   作者:梁慧
[导读] 摘要:本篇论文通过分析路易斯康手法的特点,其中路易斯康的设计手法包括加法、服务与被服务空间、光线的运用。特点上是秩序感,几何感、文脉主义,把该方法和特点应用在现代建筑设计中。

                                                                          梁慧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250000)
        摘要:本篇论文通过分析路易斯康手法的特点,其中路易斯康的设计手法包括加法、服务与被服务空间、光线的运用。特点上是秩序感,几何感、文脉主义,把该方法和特点应用在现代建筑设计中。
        关键词:加法;几何组合;光线;交流
        一、路易斯康介绍
        路易斯康是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对于世界现代主义建筑和后现代主义建筑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路易斯康的风格是一个融合体,他的风格受柯布西耶的影响较大,特别是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一本书中。使他的作品既有古典主义色彩也具有浪漫主义艺术。
        他是大器晚成的一代建筑诗哲,青年时期多以绘画为主,其题材多表现建筑。中年时期开始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从事教学工作,晚年时期开创自己的事务所,路易斯康对待工作十分热情,每周都有80小时的工作时间,并且几乎全年无休。对待方案上即使是已经敲定的方案也会力求完美,一边又一遍的修改直至让自己满意为止,他的代表建筑有耶鲁大学美术馆、胡瓦犹太教堂、贝金尔美术馆。
        他的的建筑设计设计展现了他的设计哲学,有有序结构的基本单元“房间”,他的建筑设计充满了秩序,严谨的几何,有规律的排列组合。他的设计有明确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这也使得秩序更加明确。并且在光的运用上非常巧妙,被称为最会用光的设计师。并且设计中也体现了对当地形和人文的关照。
        二、路易斯康的设计手法
        1.加法的运用
        加法与减法是建筑设计中的两种基本手段,加法的代表人物有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他们的建筑从一个完整的方盒子开始,从方盒子内部划分空间,这样做更便于设计的统一与完整。而路易斯康的则是加法的代表人物,加法本质就是建构主义,加法是以功能主义为主,从功能衍生出一个个组合的空间,每个空间按一定逻辑组合,组合成的空间在进行秩序的组合排列,最后形成最终的空间逻辑。这样的方法具有强烈的重复性。所以对于路易斯康来说找到最合适最小单元尺寸,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例如路易斯康设计的胡瓦犹太教堂,就是从一个单元,通过一个有一个方盒子的组合和嵌套,是该建筑形成内部与外部空间,外部是壁龛用于祈祷使用,内部是中央圣殿和礼拜区,二层也是由四个方形组合而成,从平面图可以看出加法使得建筑整体富有秩序与规律。
        2.服伺与被服伺空间
        在路易斯康的建筑中,充满了服伺与被服伺空间的概念,服伺与被服伺空间是一个主从关系,服伺空间从属于被服伺空间,为被服伺空间服务,是服务与被服务的空间按照某种秩序剥离出来,使得整体空间更加秩序与规律。
        例如在耶鲁大学美术馆扩建工程中,服务空间与被服务空间之间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区分,这成为在康以后的设计中十分重要的方面。这是他尝试的与Beaus-Arts相反设计,它提供了平面可以由建筑空间和服务空间填满的可行性建议。他们按照传统的方式淡淡的着以灰色或粉色,同时服务空间的外墙面划分得很详细并着以鲜艳的颜色,强调出建筑中服务空间元素的本来地位,同时尊重平面中空间的等级秩序,这是康向学院派设计方法提出的挑战。
        3.光线的运用
        路易斯康光线运用的代表作是金贝尔美术馆。这座建筑的拱顶、支柱、材料和凉廊形成了一种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怀旧氛围,但是它努力地对这种氛围进行改造,尤其是在与花园结合的地方,以及室外和它们的材料的特质中。          
        金贝尔美术馆美术馆弧形屋顶顶中间的空的,中间安装的特殊装置来反射光线。是利用弧形的屋顶来形成的漫反射,这种光自然柔和,能提供白天所有的照明。其实中间该采用什么形式的缺口,路易斯康总共尝试四次实验,最终形成了流畅圆弧的两片式反光装置的屋顶。     
        胡瓦犹太教堂中光线的运用也很巧妙,二层空间有四个柱屋,柱屋的屋顶式是四个倒金字塔,四个倒金字塔的组合形成了整个建筑屋顶,四个金字塔组合使中间形成十字一样的缝隙,这使得光线从十字进入,使得光线具有了神圣的寓意。十字架一样的光线会随着时间推移,在房间产生不同的变化。
        4.对地形和人文的关照
        他的建筑设计充满了人文主义的关怀,例如胡瓦犹太教堂建筑中,胡瓦犹太教堂建于耶路撒冷圣城中,在建筑和环境上路易斯康并不是以自己的建筑为中心,而是以哭墙为中心,与周围地形相互呼应。胡瓦犹太教堂的名称中胡瓦一词,在耶路撒冷的语言中是废墟的意思,这也表明路易斯康充分考虑了人文因素。胡瓦犹太教堂在材料的选择上,地面和墙面是路易斯康精心调配的混凝土,这种颜色和整个建筑氛围烘托下显得十分和谐、古色古香。外部建筑则使用耶路撒冷的大石块,温暖的色泽,历史感的质感、巨大的体量,使得整个建筑神秘又富有生命力。
        三、在现代建筑中应用—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一号教学楼改造为例
        1.该建筑的区位与现状分析
        一号教学楼位于这个校园的中心位置,是师生交流学习的主要场所,但是本栋教学楼也存在许多问题,在厕所上,所有厕所都位于教学楼中间位置,没有良好的透风和采光。在采光上,中间走廊是没有玻璃的也没有天光,这使得整个教学楼即使是白天也要依赖人工光照明,并且整个环境阴冷昏暗。并且教室结构单一。并且教室环境较乱。在附属设施上许多电线,电箱裸露,使得整体环境并不美观。
        2.设计目的
        通过调查,本教学楼有服装学院、视觉传达学院、工业设计学院、新媒体设计学院、建筑学院、人文学院。这六大学院都在一号教学楼,但是学院之间交流较少,并且彼此区别不明显,并且老师的办公室离教学区很远。本次设计目的,通过改变建筑的形态与组合,使各个学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增加每个学院的特色化,并且增强各个学院的交流。第二目的是为老师增加休息交流的地方,更方便教学。增加必要的教学服务设施,是整个建筑的功能趋于完整和人性化(如图一)。


 
        (图一 教学楼鸟瞰)
       

 3.平面的设计分析
        路易斯康的平面开始于正方形,分割外空间也正方,自始至终都体现了几何感,秩序感。在平面的设计上使用加法,以一个最基本尺度为单元,通不过不同尺度的放大缩小,变成大中小三个尺度,在这个排列中不断重复形成整个建筑群体。使得整个建筑有着强烈的秩序感、几何感、形式感。

      (图二 教学楼平面)


        4.功能设计与流线设计分析
        把一号教学楼分成六个学院,增加了学院之间的边界感,但是他们又不是孤立的个体。都处于整个建筑群体中,漫游再该建筑中可以经过其他学院的讲堂,这种讲堂是无边界的,不同专业学生都可以坐在讲堂上听课。小教室是面积很小,不是正式教室,三五成群的同学,或者同学与老师之间可以随时找到一间教室讨论学术问题,中教师则满足20人左右规模人数上课的需要,大教室能满足40人左右上课需要,实现高效的利用空间,在每个学院的空地的部分可以放优秀的作品方便每个同学的交流学习。老师办公地方移动到了教学楼后部,教学楼一开始地方是学生办事处,极大的节省了学生的时间。 
        在流线上结束原建筑直上直下的流线,曲折的流线增加了漫游体验,并且次流线在每个学院的两边,正在上下课高峰时期也不会造成拥挤。
        参考文献:
        [1]原玮. 动态空间构型中的“层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2]陈蓓丽. 路易斯·康的建筑纪念性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9.
        [3]易灵洁,李欣.塑形为光——金贝尔美术馆的摆线拱顶和光的设计[J].建筑师,2017(03):59-66.
        [4]纪圣霖. 静谧空间的塑造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7.
        作者简介:梁慧,1997年12月31日,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 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单位邮编:250000,学位:硕士,职位:学生,研究方向:乡土建筑研究,传统服装研究。作品名称:路易斯康建筑美学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一号教学楼改造为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