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工程进度研究 刘文轩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论证与研究》2021年5期   作者:刘文轩
[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施工企业的进度控制多为被动管理,等待人工发现问题之后再反馈处理,而不是时刻进度跟踪,施工进度管理存在滞后性,现场可能会存在怠工、进度延期等问题,引用BIM技术来进度控制能更好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刘文轩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湖南 长沙 410205)
        摘要:目前我国施工企业的进度控制多为被动管理,等待人工发现问题之后再反馈处理,而不是时刻进度跟踪,施工进度管理存在滞后性,现场可能会存在怠工、进度延期等问题,引用BIM技术来进度控制能更好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进度控制;BIM;工程造价
        引言:
        在信息大爆炸时代,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发展都非常迅速,建筑行业也不例外。过去传统的建筑施工思路和模式已经跟不上现在不断提高的施工要求,BIM技术作为建筑行业的一种新型信息技术,实践表明其能很好地解决了施工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对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把BIM技术运用到施工项目中,对进度、质量、造价等进行更好地管理,从而更好地进行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是必然趋势。
        一、进度控制存在的问题 
        1.进度计划抽象,影响执行
        传统进度控制方法横道图与网络计划法能够展现出施工各工作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顺序,能够大体反应施工进度计划故而被广泛的使用。但是,这两种传统进度控制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第一,这两种进度计划的编制依据主要靠的是进度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但依靠个人的能力去编制进度计划很难做到将施工现场的施工进度完全考虑到,存在一些不稳定性;第二,工程建设项目多为大型项目,该类项目所需进行的工作内容与工序十分庞大,在图中的进度线十分繁多复杂,识图比较困难,施工人员在现场可能难以快速识别出图纸内容;第三,上述两种进度控制图是2D,查看起来较为抽象,无法形象的展现出施工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可能会因为对图纸认识偏差从而导致进度延后。
        2.各参与方沟通协调不一致
        在大型建设项目中,建设工程往往存在多层分包的现象,实际施工的人跟你签合同的很有可能不是同一个单位,项目参与人员众多,各方沟通交流往往存在很长的滞后性,很大程度的降低了进度控制效率。同时,实际上施工方、建设方、监理方等进行交流多为定期开的例会,而不是实时的交流,这也导致进度控制存在一定滞后性。
        3.施工进度跟踪检查和计划调整不及时
        进度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的是施工进度跟踪,时时刻刻关注到项目的施工进度。由于施工企业入职门槛较低,从业人员进度跟踪检查意识较弱,没有重视这项工作,使得施工进度计划检查不到位,这样就无法及时检查出施工进度出现偏差,很容易出现进度延后。同时,大多企业在发现施工进度偏差后的矫正措施缺乏,需要发现问题后再解决,处理的不够及时,从而使得进度延后更加严重,可能导致人材机的浪费。
        4.缺乏事前控制
        目前行业内为人所熟知的进度控制方法多为事后控制,在施工进度出现明显偏差后,根据偏差作出一些补救措施,尽可能的减少损失,而不是在施工进度出现偏差苗头的时候就采取相应的措施。从目前行业现状来看,在偏差被发现之后,到处理完偏差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而施工现场很可能因为某一个偏差导致一系列的偏差,即使后面解决了问题,也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事前控制是十分重要的,提前做好一系列的预案,在出现可能影响进度的外在因素时,根据预案给予作出相应的措施。


        二、基于BIM的施工进度控制
        工程建设是一个十分浩大的任务,不管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的如何详尽如何科学,在施工计划实施过程中仍然可能会出现很多无法预测的事件,导致进度出现各种偏差。故而在进度计划实施时,对项目进度进行实时跟踪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能够快速发现问题并及时将问题解决,将工程损失降到最低。项目施工阶段进度控制简单而言就三步:进度跟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施工项目进度跟踪
        随着项目施工时间变长,某些工序施工进度很有可能会出现偏差,对项目进度进行实时跟踪检查可以提高项目的稳定性。在Project软件中编制的项目进度计划包含施工工序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晚开始时间等因素,最早、最晚开始时间之间有一定的时间差,项目开始时间很有可能不是在最早开始时间,只要没有超过计划编制的最晚开始时间即可。但实际施工也有可能出现某些任务开始时间延后,这时如果还按照原定计划执行下去,后面施工一环扣一环,可能导致出现大的工期偏差。此时我们需要对工期进行重新测算,把实际项目进度输入软件当中,软件会缩短后面施工工序时间差,使项目进度回到正轨,不延误总工期。值得注意的是,此时需要与施工人员进行沟通,他们的工作开始时间可能会发生改变,不然会出现施工乱象。
        2.施工进度偏差分析
        发生进度偏差的主要原因有三种:进度自身偏差、资源引发的偏差、费用问题引发的偏差,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保障施工进度按照原定计划执行下去。
        (1)进度情况分析
        在施工过程中,派专人对施工项目进度进行实施检查与分析,看是否与之前用Project编制的进度计划有偏差;运用BIM5D技术将项目计划进度模型、实际进度模型、现场状况之间的对比结果,能够明确的观察出建筑物的发展历程,能够看到在建造过程中的状况和一些问题。如有偏差,确定对工程进度影响的主要因素,分析解决办法,及时处理,使得项目进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实现对项目的真正把控。
        (2)资源情况分析
        资源是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没有资源哪怕进度计划再好也难以实施。对资源情况分析的重点是对施工工时的审查,资源的分配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超额分配和分配过少的情况。根据BIM5D软件可以根据时间、构建类型、施工流水段等因素查询到每个时间点的物资使用情况,对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物资进行监控,何时有疑问可以立即查询物资使用量,将实际施工资源消耗量与理论消耗量进行对比,防止因资源导致的工程进度延后。
        (3)费用情况分析
        建设工程理论上只要钱足够多,怎样都能建成所想要的项目,目前所提及的各种类型的施工管理,核心都是想要减少建设成本,故而控制成本是主要问题。当施工过程中发现资金使用情况与资金计划有明显偏差时,需要快速分析出产生偏差的原因,处理好问题。在BIM5D软件中,可以查询到做某项施工工序的理论资金使用情况,可以很直观的判断出资金使用是否存在偏差,并寻找出偏差出现的具体位置,定期对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核,有利于帮助企业节省建设成本支出,获得更大的利益。
        3.纠偏与施工进度调整
        在发现进度存在偏差后,需要对施工进度进行一定的调整,从而达到修正偏差的目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施工时间延后、施工工序成本、资源使用情况与进度计划发生偏差的情况,需要采用不同的纠偏措施来使总施工进度回归原定计划当中。当施工时间延后时,观察相邻非关键路线上的施工工序时差,查看是否有足够时差能派遣部分人力与物资来弥补目前的工期延后,并将修改后的进度计划导入Project软件中,重新编制新的进度计划,如若不能则花费更多资金赶工完成该任务;当资源使用出现偏差导致施工缺乏物资时,查看BIM5D软件中各构件消耗量,尽可能调整施工顺序,先完成资源使用量少的任务,待资源调配到位之后再进行接下来的工作;资金使用出现偏差后,加大资金审查力度,首先查看资金使用情况,看问题是出在哪方面上,尽可能挽回损失,在之后的施工活动中重新对资源加以整合管理,适当的对后面施工工艺进行改善,以降低成本减少支出。
        结束语:
        BIM技术所建立的数字模型能更精准高效的计算出各部分工程量,有了准确的工程量后计算出科学的进度计划,将进度计划与3D模型相对应,使施工人员能更清晰的把控整个项目的施工进度,同时BIM5D技术还能对材料与资金进行管控,防止因材料与资金问题导致的进度滞后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工程费用,因此将BIM技术融入施工进度控制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王艳秋.BIM技术在施工项目进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居业,2020(10):91-93.
        [2]杨洁云.BIM技术在建筑施工进度控制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20(10):78-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