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之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设计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7月   作者:芦文昆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发展的关注点越来越注重工业遗产的利用和历史文化的传承。基于此,文章以某工业改造项目为例,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产业服务内容、文化延续性、 自然景观等进行分析,进而指导城市有机更新实践。

梵瑞(北京)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芦文昆 10000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发展的关注点越来越注重工业遗产的利用和历史文化的传承。基于此,文章以某工业改造项目为例,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产业服务内容、文化延续性、 自然景观等进行分析,进而指导城市有机更新实践。
关键词:城市;工业遗产;保护;设计
        1工业厂区现状的历史及现状描述
        本厂区始建于1958年,至今已有近60余年,是一家综合性轻化工全民所有制企业。厂区用地面积12万㎡,建筑面积8万㎡。厂区内主要有大门、喷粉塔、洗液车间、空压机站、车库、五金库、 劳保库、 钣金车间、玉米芯堆场、工会地下车间、堆煤棚、天车架、热力站、大烟囱以及南北轴和东西轴道路及铁轨等等。
        2.周边商业办公及配套现状调研
        厂区周边商业市场以满足生活的基础性消费为主,相对单一;写字楼较少,价值认知不高;文化设施主要是传统画廊和儿童早教类业态,功能较为单一,缺乏特色,市场竞争力较弱;体育设施现状以服务大众健身需求的基础配套为主,服务上尚未分化。
        3.周边居民需求调研
        对厂区周边居民进行随机调研,受访居民中多数为白领阶层,约半数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租屋者约占三分之一。据受访者表示,希望未来厂区改造环境应具有特色,活动或娱乐应能让人们学习或体验新事物。多些可脱颖而出的休闲活动机会(户外)运动及休闲活动以及休闲活动机会。
        文化是最青睐及重视的工业遗产园区主题;-适合的设施包括现代独立影院,或能反映工业特色的展览空间;-期望新颖且时常更新的活动与娱乐;期望拥有更多元、可负担的、高品质的外食选择;设置适合户外运动的小型活动空间,靠近其他运动设施。非正式的户外会晤空间,设置有座位、绿树与树荫、夜间照明。可以是小规模的‘口袋公园’,位于安静的常态性餐饮设施附近,让工作者有更多活动选择。在工业遗产区用于步道及道路的用地中安排散步道、慢跑道及单车道。
        由此可见,城市更新设计应以新视角看待问题,仔细观察人们的需求。他们能助力解决城市及其居民面临的一些复杂挑战。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更新应是开放的:为当地居民、年轻人、企业及访客打造一個可办公、放松与社交的共享環境;协作的:有助企业协作的空间与服务;纳入租户及当地居民的决策过程,提升对共享环境的感情;健康的:提供人们可一同健身的空间与活动,鼓励健康的生活型态;有趣的:提供年轻人得以放松与社交的空间与活动,让人们更加了解日化历史的活动与呈现,以及让所有人能够一同参与的活动。
        4设计定位
        重新激活工业特色厂区成为城市下一代创新设计中心,创造全天候宜业宜乐,宜学,宜居的聚集地。打造混合用途的集聚点,如社群集聚点、社交集聚点、运动集聚点、交流学习集聚点等。打造五重设计结构:(1)印记再生(管道再利用+地景印记转化+厂区足迹历史)。通过对重点工业特色建筑物及构筑物进行改造,打造工业厂区特色名片。(2)产业集聚(设计产业集群+金融产业集群+文化创意集群)。通过文化创意、 金融和设计产业集群效应, 形成新兴产业园区。(3)活力社区(城市广场+微型绿地+运动休闲带)。通过城市广场、 微型绿地、 铁路景观带的串联, 以及沿线的文化、 商业功能布局, 营造活力社区。(4)慢行街区(毛细路网+分散景观停车+集中绿色立体停车)。东西向各设车行入口,以现状道路为基础打开通路形成毛细路网;限制道路宽度,设置组团单行,集中停车和组团分散景观停车,打造慢行街区。(5)绿色基盘(生态修复+森林入城+海绵街道)。场地道路和空地统筹规划, 通过海绵街道、 森林入城、 生态修复等形成 绿色基盘” 的景观整体策略。
        5场所塑造
        规划两轴(纵向首开林荫道+横向配套服务型内街),横轴重点打造产业服务配套+林荫街道+印记管廊;纵轴重点打造仪式性入口+门户广场+林荫街道。两带(沿街展示+景观休闲),沿街展示带重点营造产业创新展示+渗透式街区+开放空间,景观休闲带重点突出体验型IP商业+贯通运动带+铁路公园。两核心(文化生活小镇+文化艺术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强调工业地标+时空隧道+运河广场。文化生活小镇强调IP地标+水池地景+文艺聚落。商业界面:北沿城市街道安置设计文创展示型商业,南沿铁路安排休闲文化体验型商业,中轴东西向布置针对园区内部配套服务型商业。



        6景观导则 
        景观产品线保护利用,轻化工用品都是老百姓的记忆,对产品的色、香、声和触四种解读,成为设计的灵感。景观策略:植栽绿化,通过现场植物的保留,以及历史能源作物、 香料作物及油料作物(清洁剂)的主题提取,作为植栽选择及设计语汇方向,工业设施改造。针对现有工业构筑物, 透过改造使用方式, 重点灯光强化等手法, 创造日夜之间不同的休闲景观氛围。慢行街道,通过行道树, 街道家具, 路缘石的控制及景观停车模块的设置, 减缓车行速度, 增加人行空间舒适性, 塑造慢行街道。
        7.建筑导则
        建筑产品线保护利用,单体众多, 但特征有相似性, 色彩计划及立面改造策略可按建筑特征进行分类导则控制。
        7.1建筑分类及改造力度:
        修缮: 立面清洁, 局部修缮;微改: 外立面新涂装, 门窗替换, 局部构件改造新;大改:外立面重新设计(饰面材料及门窗改变), 局部外墙位置改变,翻建: 原址重新设计翻建;拆除: 整栋拆除。
        7.2色彩规划
        保留现场印记色彩, 立面改造色彩按控制性和选择性导则分级及新增。
        8工业元素保护再利用
        现场线保护利用,铁路线、工业管架连结的能源线和特殊建筑串联成的地标线,形成特别体验路径,如烟囱、油罐、管道等。
        8.1烟囱
        保留烟囡外部工业风格及痕迹,但在不影响结构的情况下可局部增加楼梯及平台,使其成为区域内极具特色的观景塔,也可在烟向内部空间可局部增加功能设施,利用其竖向性空间特色形成独特的前沿体验空间,例如室内皋岩。
        8.2油罐
        对弃置油罐壁进行艺术性穿孔处理,配合灯光使用,成为夜晚景观,也可将油罐的外壁作为艺术家的画布,展示临时或永久性的艺术品。亦可将油罐内部空间较小切互相独立,可在保留外部结构情况下对内部空间进行利用,例如茶室或小型书展。或利用油罐内壁的不透光性,形成360度完整的投影展示墙,作为沉浸式艺术的展示区。
        8.3管道
        在现状管道上增加结构以创建一个空中步道系统,将建筑及室外公共空间。在二层进行连接。或将废弃管道回收,并在其内部加入结构性支撑,使废弃管道变为游乐场设施。
        9结论
        城市更新-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规划中遗产的保护是基础,关键在于将人置为核心,营造一个相互连结、混合用途且与人们工作及社交生活相衬的模型,以实现园区作为办公集群及休闲目的地的功能。由共享使用权的设施组成的“集聚点”为办公空间提供更完善的辅助资源,构建合理的工作空间、生活空间和公共空间。
        (1)工作空间。工作空间应是灵活的特定功能及多功能空间们可协作的空间,打造商务交流及学习集聚点,开放予企业结识伙伴或服务供应商开放予年轻人会见企业并从中学习。
        (2)生活空间。生活空间应重点营造社交集聚点,活泼多样的餐饮服务;透过有趣的运动、文化及美食活动,赞颂及分享厂区历史;杰出的文化空间分享最新的艺术及设计形式;运动集聚点,有趣、灵活的运动设施,让使用者社交、一同保持健康多种价位选择的健康餐饮;吸引年轻族群的有趣的新式城市运动空间;社群集聚点:便利的健康及社会照护服务让当地居民互动的小型开放空间及常态性活动活动、公共艺术及故事呈现的协作机会。
        (3)公共空间。公共空间应是由开放空间组成的网络连结整个园区园区形象有趣地透过设计及公共艺术获得强化人与生态系都可安居的健康、舒适的绿化环境保障安全的行车限制。
参考文献:
[1]杨亚茜.城市更新背景下洛阳涧西工业遗产街区保护利用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8):22-23.
[2]仲美玲,王月涛,王博涵.中国近代工业遗产发展及保护利用模式研究[J].建筑与文化,2021(04):80-82.
[3]赵浩.遗产叠压地段大遗址保护与工业遗存保护利用的互动影响关系研究[J].城市建筑,2020,17(24):75-77.
[4]闫秋梦. 文创产业导向下长春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20.
[5]和华雪.城市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现状与对策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01):94-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