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对于治理白色污染的践行情况分析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8月   作者:田芊芊
[导读] 本文将分析限塑令对于治理白色污染的重要意义,科学方面,限制并减轻塑料袋的使用,保护了自然环境。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宝山分校   田芊芊  201203

摘要:本文将分析限塑令对于治理白色污染的重要意义,科学方面,限制并减轻塑料袋的使用,保护了自然环境。社会方面也使得企业去思考生产出容易回收、结实耐用的塑料袋。让人民群众合理使用塑料袋;对该项政令近几年的执行效果进行研究,并对政策的实际执行效果进行了概述,由此发现“限塑令”名存实亡施行效果不佳。针对该问题,结合实际情况给出实施建议,如提高塑料袋价格、完善限塑令政策等。
关键词:限塑令 法经济学 白色污染 治理成效
        引言:现在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也相应的不断地上升。一般城市的居民每天都要出门进行购物,更有人一天要去购物几次。在购物的过程中,超市为了方便顾客携带这些商品,就会给他们提供塑料袋,这就造成了城市的白色垃圾不断地增加。这种白色垃圾治理起来十分困难,一般不能采用简单的焚烧或者填埋的垃圾处理方式,因为这种垃圾一旦处理不慎就会给环境带来更大的危害。城市每年都会因为治理这种白色污染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产生的效果不尽如人意要想从根源上解决这种白色污染,就要限制人们对于塑料袋的使用。限塑令只靠政府颁布,没有群众的支持是不可以的,人们要加强对白色污染的认识,限塑从个人做起,在购物时尽量不使用塑料袋,让白色污染远离我们的生活。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对限塑令自身政策,从消费者,生产企业及零售场所角度分析限塑令的不合理及缺陷。
        1 白色污染的社会危害
        白色污染造成的社会危害是肉眼可见,身体能感,毋庸置疑的。具体有哪些危害,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1环境方面
        环境方面,白色污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尤为严重;随意丢掷的白色垃圾对农业生产有着不良影响,将白色垃圾进行埋填处理或者堆放处理,会降低土壤的质量,从而不利于植物的自然生长,导致农业生产水平大大降低;同时,白色垃圾也会对大气质量造成恶劣影响,二噁英等有毒物质就是白色垃圾燃烧后所产生的,而等待这种有毒物质自然化解时间却是十分漫长的[1]
        1.2视觉方面
        视觉污染也是“白色污染“的直观体现。在城乡地带,由于监管力度不善,对土地造成了大量的白色污染;在各大铁路沿线,同样也出现了白色污染带,不仅影响市容,还十分刺目;如今,在景区公园等地方随处可见影响景观的白色垃圾。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就是相关部门缺乏垃圾回收分类的管理和游客缺少保护环境减少白色垃圾的意识;比如在2020年的疫情防控期间,许多生态景观或景区公园都恢复了从所未有的环境:意大利威尼斯河上船只密集的情况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宁静和谐的自然[2]。
        1.3身体健康方面
        众所周知,白色垃圾的焚烧会在空气中产生有害物质甲烷,这种物质会慢慢污染空气,浓度过高时甚至会引起呼吸道感染,致人窒息死亡。但我们不知道的是,除此渠道外,被抛弃的白色垃圾因为很难降解,可能污染水源,成为疾病传播的重要来源,还可能被动物吞食,最后报应到食物链顶端的人类身上,白色垃圾从方方面面潜在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已经不是回避可以解决,简直防不胜防。
        2限塑令的践行情况
        2.1 限塑令的含义及目的
        塑料购物袋作为常见的生活用品,在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消耗。但是,由于其使用过量,以及没有及时回收处理等原因,已经在我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容易破损的超薄型塑料购物袋时常被随意地丢弃,已经成为了造成“白色污染”的一大巨头。在此环境下,更多的国家开始对塑料袋的生产进行了规范,并限制其使用和销售。《国务院公办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于2007年12月31日出台[3]。并于2008年6月1日正式实施。自“限塑令”实施之后,超薄购物塑料袋就被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了,塑料购物袋在超市和商场等地的使用也变为有偿制。从科学发展观来看,为了降低“白色污染”,国家限制并减轻塑料袋的使用,节约了社会资源并保护了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与此同时,“限塑令”的实施也使得企业去思考生产出容易回收、结实耐用的塑料袋。让人民群众有意识的对购物塑料袋进行合理地使用,让每一个人都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2  塑料的来源
        塑料的来源,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塑料的生产制作来源,塑料是由树脂为原料,添加其他高分子化学物经过高温制作而成,具有稳定性大的特点。
        另一个是塑料的使用来源,我国目前大致有三大头:农田地膜、快餐用具、产品包装据有关数据的统计,在全球范围内,塑料的年产量已经超过了3.3亿,每年使用5000亿个塑料袋,这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每分钟就会售出约100万个塑料瓶,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两倍。
或许正是因为塑料的生产成本低廉、使用范围广,导致白色垃圾泛滥,也导致“限塑令”的推行任务十分艰巨。
        2.3限塑令目前的践行情况
?       截止于2020年,数据表明限塑令施行以来践行情况整体来看比较一般,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理想化。在城市,塑料袋仍然频繁交易在人的生产生活中,在郊外,仍有大量破烂不堪的塑料购物袋随风飘逝后挂落在枝头,白色污染依然严重。
        限塑令的推行效果不尽如人意,经过分析,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1.消费者角度
        多年来,中国消费者已经完全习惯了塑料袋免费这件事,因此塑料袋有偿使用这一规定执行起来显然十分困难,民众思维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不是简单能够完成的,也不是简单的一项政令就能说改变就改变的。“限塑令”就是想让消费者在购物时考虑到购买塑料购物袋的消费,从而降低塑料购物袋的使用。


由于消费者在中国对塑料袋的使用十分依赖,而“限塑令”的实施,使得他们的消费成本提高,因此它遭到了中国消费者的排斥。但如果用布袋等替代品代替塑料购物袋,在很大程度上对消费者也造成了不便。因此,大多数消费者还是会去购买塑料袋进行使用的。但这样一来,就没有达到“限塑”的目的。
        2. 塑料袋生产企业角度
        在“限塑令”实行初期,除了极少数成功转型的塑料袋生产企业外,大部分小微型生产企业不得不停产或者转产。由于“限塑令”的实施,不少工人不得不面临失业的危机,不少企业也有破产和高额转让的情况。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虽然在实施初期,有大约33%的塑料袋生产企业停止生产不合格的塑料袋。但在压力下,将近80%的企业在“限塑令”实施一段时间后,又开始进行“塑料袋”的大量生产,导致“限塑令”的实施效果有所退减。尽管不能说这些企业都在生产超薄塑料购物袋,但塑料购物袋产量回升是可以确定的。超薄塑料购物袋的污染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会飞在空中造成白色污染,并且它容易破损,利用率也很低,是严重的资源浪费。多数超薄塑料购物袋多由地下作坊用废塑料制成,如果与食品接触则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3.商品零售场所角度
        大型超市和正规的零售市场均表示会坚持支持并执行“限塑令”中的要求。
        事实上,这些大型超市的经营者们从其自身的成本和利益的角度考虑,一直在试图向消费者有偿提供塑料购物袋,而“限塑令”的实施,可以说给这些超市经营者们添了一把火,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给他们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让他们可以尽情就塑料袋向顾客收费。
        与此同时,在农贸市场等地,商家会选择免费提供超薄塑料购物袋,既不违反规定且可以服务顾客,而往往也无人管辖。
        由此来看,限塑令的完全落实虽任重道远,实行起来道路曲折,但好在前途光明。因为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且能反作用于生活,实施强硬手段的同时,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限塑令的被动态度,意识到白色污染与我有关,才是推行限塑令的首要任务。只有这样,“保护环境”才不会是一句空喊的口号。
        3  限塑令用处不大的原因分析及对未来这方面的意义
        3.1  政策执行的缺陷
        在国务院下发的《通知》中已经说明,“限塑”的实施主体是各地区的人民政府,由质检等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工作。因此,只有在各部门允许的权限条件下充分地进行沟通,并积极地互相协作配合才能在根本上解决环境治理问题。但是,塑料袋问题牵扯到太多部门,市场方面的监管,对塑料袋生产商的管控,甚至零售场所的配合及民众的自觉,势必需要各部门的共同配合,但相关政策中没有具体执行的分工细则,造成了在实际操作时出现诸如各部门互相推诿、管理缺位的现象。
        3.2  限塑令本身的缺陷
        限塑令并不科学合理,虽然是基于环境治理方面提出的政策,但没有考虑实际实施的合理性,正如上文提出的限塑令《通知》中并未下达关于部门分配的细则,只是匆忙草拟后就下达给民众;没有考虑塑料问题对于整个社会的处于关键地位性,一味地将政策下达,不给社会接受时间便开始实施,结果难免差强人意[6]。
        ·3.3限塑令未来的意义
        一旦限塑令经调整有效之后,可以大幅度缓解白色污染问题。从环保意义上来看,限塑令的实施,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从民族团结上来看,限塑令的成功,是民族团结的表现,大家众志成城,向国际社会展现了我国的民族风骨;从国际角度来看,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在全球塑料使用上面占据惊人的比重,限塑令的实施让其他国家看到了我们民族团结的决心,减少其他国家对我国白色污染的诟病,也有利于树立大国形象。并且,我国限塑令的实施历程给国际社会提供了参考,这在未来维护地球环境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4  建议 
        4.1提高塑料袋价格
        为了使“限塑令”的实行更加有效,消费者需要改变他们的日常习惯。为了让消费者在购物时做到减少塑料袋的使用甚至不使用,我们需要再提高塑料购物袋的价格,这对消费者减少塑料购物袋的使用是有积极意义的。为了抵制“卖塑”现象,政府可以对此提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比如将其收入用于塑料回收等。在让消费者养成良好习惯之前,价格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我们还可以对民众进行环保宣讲和普及等,改变其生活习惯。
        4.2优化“限塑令”政策执行主体
        除了民众,只有相关部门真正地了解自己作为政策执行主体所应承担的责任,且进行正确合理分工下,主动履行,政策实施效果才可能达到预期水平。为了能让“限塑令”有效实施,各部门职员需要各司其职、做好配合,拒绝出现互相推诿等现象,并加强训练执政人员的专业水平,这不仅可以提高执政效率,更是帮助他们学会在问题面前如何沉稳冷静地处理[7]。
        4.3完善限塑令政策
        对于限塑令本身,要增添分工细则,且可以制定国家层面产业阶段性的财政补贴专项政策。可以降低企业贷款的门槛、出台贷款的贴息政策、设立国家层面的产业基金、并给予更好的融资支持。设立研究专题,整合研发力量,降低技术成本,把技术和产品在全国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辉.法律经济学视角下的限塑令实施效果分析.[D]现代经济信息, 2018,(08)
[2]许锁林.浅论限塑令实施效果及对策.[D]生态经济,2010年,(04)
[3]国务院公办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S]2007,(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