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大数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唐凌亮 华俊龙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7月   作者:唐凌亮 华俊龙
[导读] 国土空间规划的本质主要是对未来空间使用趋势进行预估,正确认识和了解国土空间后,才可以科学规划国土空间,应确保国土空间发展的科学与合理,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的良性保护与合理开发。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聚禾空间规划科技有限公司    唐凌亮 华俊龙  310000

摘要:国土空间规划的本质主要是对未来空间使用趋势进行预估,正确认识和了解国土空间后,才可以科学规划国土空间,应确保国土空间发展的科学与合理,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的良性保护与合理开发。文章首先简述了国土空间规划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地理信息大数据与大数据平台建设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作用,最后阐述了地理信息大数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具体应用,以此展现地理信息大数据的价值和作用。
关键词:地理信息大数据;国土空间规划;应用实践
        引言
        地理信息大数据的本质为运用大数据技术手段来促进地理信息的整合利用,依靠大数据平台来准确统计地理数据,旨在运用地理数据来提供相关决策支撑。目前相关部门由于具备地理信息大数据的保障支撑技术手段,因此可以做到准确判断预测国土空间的资源分配利用趋势,实时调整国土空间规划与决策内容。同时,运用大数据的地理信息监测平台还能为空间规划人员展现直观与立体化的国土空间数据信息,方便决策人员科学预测与推断国土空间资源的利用与分布趋势变化情况。
        1地理信息大数据在国土空间规划的意义
        国土空间直接影响国民生存与发展。从宏观角度来讲,国土空间规划的作用如下:第一,大尺度规划对象;第二,持续规划性影响;第三,综合性国土空间功能。策略性发展空间主要是指导国土空间平衡发展,如国土利用、国民经济与生态环境等。规划、质量与空间治理的挑战,计划、规划与多规合一的矛盾,发展、保护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都对各个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以及管理模式改革提出新的挑战与要求。而随着移动网络、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数据的迅猛发展,规划行业数据和知识得到快速膨胀与汇集,技术和方法的变革促使空间治理模式和服务模式不断突破。国家自上而下的要求,各地自下而上需求以及信息技术的引领和倒逼,促使全国各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并构建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审查、实施、监督、评估全流程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本文初步分析信息技术在支撑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化全流程中可能涉及的应用场景,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分析信息系统构建路径,以期为各地在国土空间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架构设计、技术路线、功能设置和系统应用等,现阶段的国土空间规划总体实施思路在于“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主管部门需要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加强国土规划评价及“多规合一”业务平台建设力度,统筹协调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在此基础上,地理信息大数据的系统接口设计基本宗旨应当体现为与国家、自治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对接;与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对接;预留与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接口;预留与各部门业务审批系统对接接口。
       2地理信息大数据在国土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
       多数国家地区均高度关注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合理规划国土空间,积极处理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退化、资源不足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目前,我国的国土空间开发和资源环境承载力间的差距较大,极易引发环境污染恶化、资源紧张等一系列问题。对于国土规划存在的问题,应与国土空间规划与开发加强联系,处理区域发展不均衡、土地资源匮乏问题。规划国土空间时,应全面分析资源环境问题、资源开发潜力,以整治和保护角度,实行科学评估,确保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为了使社会处于安稳运行状态,须合理规划国土空间。在进行规划和分区时,能够对国土空间布局进行优化,全面维护空间平衡性。



        3地理信息大数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3.1保证规划的科学性
        地理信息系统本身具备全面整合与收集地理空间数据的基本功能,作为国土规划部门针对地理信息系统应当正确加以利用,依靠地理信息系统来辅助国土资源的利用决策制定过程,有效确保国土空间规划达到准确性与科学性的标准。国土空间规划部门针对大数据平台业务软件已经能够充分加以利用,结合数据分析以及数据筛选得到的精确数值结论来预测国土资源变化趋势,避免国土空间规划的各个决策环节过程受到外部条件约束。国土规划部门针对规划决策环节的准确与科学性应当给予充分保证,通过验证与检测相关资源数据的方式来查找决策误差,对其实施必要的调整优化。国土空间资源具有珍贵与稀缺的特性,因此决定了国土空间利用与分配的总体实施规划必须要确保精确性,依靠地理信息的智能化收集与监测手段来实现上述目标。
        3.2面向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的应用
        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及数据成果服务体系的充分支撑下,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能够应用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修改和实施监督的全生命周期,并支撑国土空间规划主管部门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进而促进智慧型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首先是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动态更新的保障,及时地将规划变动及协同部门的相关信息及时反馈给“一张图”,提升其生命力;其次,引入和集成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新技术,以指标和模型为核心,构建包含物质空间评估指标和人本感知评估指标的国土空间规划指标体系,建立规则库、知识库和推理库支撑下的智能分析模型体系,辅助规划编制、审批和修改过程中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和风险识别评估、国土空间规划成果审查与管理,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3提供实时数据
        国土空间规划须得到复杂数据支撑。地理信息大数据平台上,包含大量地理信息数据,通过分析地理信息大数据,在实时大数据基础上,明确区域发生的事物,且了解发生事物的自身规律、具体发展方向与趋势等。在实施综合化评价中,可以为权重选择提供参考依据,并为国土空间规划与设计提供具体措施。在规划分区中,大数据可以为规划分区提供直观依据,每日的交通出行数据可以为商业住宅规划提供参考数据。交通数据可以为基础设施保障系统提供支持,灯光数据可以为分区配比提供数据支持。在该类规律下,能够明确日常出行信息和生活信息,可以为国土空间规划分析提供实时性、动态化数据源。因此,在使用大数据时,须采用合理的方法做好大数据分析,通过大数据清洗可找寻数据内在规律。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在于统一清洗数据规格,在预处理后明确具体的方法,以实现数据算法,再利用数据挖掘,全面检查数据体系。
        结语
        大数据技术已经成为多个行业重点关注的内容,得益于其信息量广泛、信息价值高的特征,我国国土空间规划部门也可以将其应用其中,行之有效地解决现阶段存在的国土空间规划的问题。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支撑,促进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及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当然,此项工作绝非短时间内便可以完成,相关部门需要全方位地提升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力度及与其相关技术的研究上的投入。
参考文献
[1]庄少勤,赵星烁,李晨源.国土空间规划的维度和温度.城市规划,2020,44(1):9-13,23.
[2]孙卓元,蔡雪艳,秦川.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城市设计响应—以山东省日照市城市设计试点为例[J].规划师,2020:45-50.
[3]李振军,赵华.手机信令人口大数据在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的实践与探索[J].城乡规划,2020,10(1):107-112.
[4]马春花.地理信息大数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分析.农业与技术,2020,40(12):170-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