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会计信息的金融风险监测指标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8月   作者:张娜
[导读]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世界各国经济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复杂的国际金融环境下对于金融风险的监测和防范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中国人民银行会宁县支行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   张娜  730799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世界各国经济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复杂的国际金融环境下对于金融风险的监测和防范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本文基于会计信息角度,通过对县域法人金融机构金融风险的分析与研究,提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对策,希望对加强金融风险的监管提供一定意义上的帮助。
        一、基于会计信息角度的金融风险指标分析
        介于县区金融机构的资料及数据有限,金融风险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不良贷款问题。目前以农村商业银行近六年的不良贷款相关指标及相关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
        1、基础指标的选取
       (1)贷款增速、存款增速与不良贷款率
        当机构不良率大幅上升时,各项存款稳步上升,但各项贷款增速大幅下降。究其原因,在县域农村地区,因为存款保险制度的广泛宣传,且储户认为银行均有国家信用背书,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原因使储户对银行风险现状不了解,造成不良贷款上升不会影响银行存款的增长。但当不良率快速上升时,机构会收紧信贷投放力度,提高放贷门槛,谨慎放贷,收缩信贷规模,因此造成贷款增速大幅下降。
       (2)表外欠息增速与不良贷款率
        商业银行表外欠息金额的大小能够领先不良贷款提前反映其资产状况,2016年-2017年该机构表外欠息增速领先于不良率的增长,2017年-2018年不良率跟随表外欠息增速大幅上升。表外欠息是机构隐藏不良资产粉饰报表数据的一种处理方式,其金额大小能够真实反映当下资产质量的好坏,能够作为风险监测的先行指标关注。
        上述反映出与金融风险相关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之间相互变化、相互影响的关系,截止到2020年7月底,该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12.47亿元(占全县不良贷款的95.41%),较年初下降3.4亿元,不良率31.62%,拨备覆盖率58.11%,资本充足率-5.59%,流动性比例34.30%。究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金融机构将欠息90天以上的贷款全部纳入不良贷款管理,真实反映信贷风险现状。二、市场主体还贷能力下降。一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多数行业经营困难,致使部分贷款无法按约定期限归还本息,不良贷款持续上升;二是延期还本付息相关贷款计入不良贷款;三是还款方式改变造成不良上升。金融机构以前采取利随本清的还款方式,近两年改为按月或按季清息、到期还本,一方面是由于部分贷户还款习惯未转变形成不良,另一方面是辖内涉农产业回本周期较长,按月清息难度较大,贷户无清息能力,造成贷款形成不良。


三、抵债资产处置进度慢、成本高。受制于法律和市场环境,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仍显不足。一是抵押贷款逾期且催收进展缓慢,对迫不得已进行诉讼并通过法院处置抵押物时,抵押人往往以种种理由推脱、搪塞,拒不配合或者试图通过各种途径阻碍司法执行,拖延抵押物的处置。二是抵押贷款处置成本较高、周期长。通过司法诉讼途径接收处置抵债资产需经过诉讼、传票送达、开庭、判决、判决送达、申请强制执行、评估、公告拍卖和过户等相关法律程序,环节多、过程复杂,间隔的时间通常在两年以上,且抵债资产变现难度大、税赋高。2018年至2020年7月,该机构起诉贷款504笔14553万元,已执结67笔533万元,进入执行尚未执结354笔10636万元。
        二、县域金融机构金融风险防范建议
        通过对会计信息与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非系统性金融风险关系的阐述,以及县区农村商业银行金融风险水平和财务指标及相关非财务指标的分析,结合金融市场目前的现状,对金融机构风险的防范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落实金融会计准则,提升金融风险识别能力。新修订发布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目前已正式实施,新准则趋同于国际会计准则,进一步加强管理资产质量,同时也确保金融机构能更加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新准则改变了以前金融资产的计量方法,提出“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加强金融资产的风险计量,金融机构可以更加客观的识别和计量风险。针对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更加充足的准备金额度,金融资产减值计提从资产负债表表内项目拓展到表外项目,对于承担风险的表外信贷资产起到了较好的抵御作用。同时,金融资产按照其业务流量模式和与会计基本借贷安排的区分,按照摊余成本和公允价值来进行计量,能够更加精确地反映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水平,强化了金融风险实质的反映。
        二是加强业务会计信息审查,减少不良贷款的发生。金融机构在日常贷款业务处理过程中,对于贷款企业的会计信息应严格审查,认真核实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并分析其偿债水平和偿债能力,确保提供的会计信息反应企业业务经营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贷款企业自身经营状况的信贷政策。对于农村商业银行来说,地区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贷款占其贷款金额的较大比重,但由于类似企业会计制度并不完善,发放贷款会持续增加不良贷款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对于会计信息和财务指标的分析,对于金融风险的揭示、防范和管控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同时,在发放贷款之后,还可以建立审查机制,及时审查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还款能力,开展信用风险和不良贷款的排查,及时计提减值损失,防范潜在风险,降低信用风险的发生。
        三是加强管理会计的应用,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能力。管理会计包含众多的数据分析与管理方法,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责任会计划分与考核指标、本量利分析方法、预算管理方法等,建立内部金融风险的分析手段,对其资产负债相关业务的风险成本进行准备计量,对内部信贷存在的风险、内部控制制度的管理进行分析,减少自身的风险承担;其次,根据关键绩效指标建立业绩评价机制,建立以业绩质量为导向的考核机制,平衡自身风险与收益的关系,避免以经营业绩为考核的重点方向,加大金融机构的风险承担,从财务维度、内部业务流程维度、学习维度等方面加强风险管理,使金融机构可以更安全稳健的运行。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