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肺炎支原体的临床检验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2期   作者:唐巧凤
[导读] 肺炎支原体这种病原体是没有细胞壁的,它的最外面被一层细胞膜包裹着,它的形态多是球形状或丝形状。

        唐巧凤
        大邑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四川成都     611330          
        肺炎支原体这种病原体是没有细胞壁的,它的最外面被一层细胞膜包裹着,它的形态多是球形状或丝形状。肺炎支原体在临床上多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极易引发一些呼吸道疾病,比如支原体肺炎和慢性支气管炎等,威胁着病人的生命健康。那么对于肺炎支原体的临床检验都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
一、流行病学
        肺炎支原体的感染和流行与季节和年龄都有很大关系。该病的传播途径是人体呼吸道,多发季节是在秋冬。而且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引发获性肺炎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年龄在5岁内的小童,有少数婴幼儿也会感染。近些年,肺炎支原体感染更趋于年轻化,常与很多菌种发生交叉感染,表现出周期性爆发的特点。如果身体免疫力较差或是小孩子多会被肺炎衣原体感染。呼吸道传染病爆发季节,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率也是非常高。有研究证明,肺炎支原体具有聚集性的特点,人多的地方较为聚集场所传播会更快,与环境通风情况也有很大关系。
二、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表现
        肺部病变可能是间质性肺炎或者是融合性支气管炎,但同时多会伴有急性支气管炎。肺泡中可见有一些渗出液,多出现肺不张、肺气肿和肺实质。肺泡壁与间隔上发现有中性粒细胞和大单核细胞。支气管黏膜细胞发生坏死并脱落,而且也被中性粒细胞浸润。胸膜可发现有一些渗液和纤维蛋白渗出。
        潜伏期大概在15-20天,发病多是较慢,而且有近35%病人是没有表现症状的。可引起的疾病多是支管支气管炎、耳鼓膜炎和肺炎,其中肺炎是最严重的。病人在发病初期时会感觉到浑身疲惫无力、肌肉酸痛、头痛、咽喉疼痛、食欲变差以及恶心呕吐等。多伴有发热症状,可达到39度左右,然后两三天后会表现出明显的呼吸道症状,比如一阵阵刺激性的咳嗽,可能是有少量黏痰或者是比较黏的脓性痰液,有时可在痰液中发现血迹。发热大概会持续15-20天左。当退烧后也会时不时有咳嗽,胸骨下会疼痛,胸却不痛。
三、肺炎支原体的检测
        1、肺部X线片检查:肺炎支原体在X胸片检查下可清楚发现肺纹理增多,而且肺实质受到浸润,发生多形态改变,多发生在下叶,可能是斑点状、斑片状以及比较模糊但却均匀的阴影。在所有X线胸片检查的病人中大概有近20%会出现少量胸腔积液,有近10%会有肺不张表现,偶尔会发现胸膜炎。肺部病人大部分可在15-20天左右会吸收,如果想完全吸收大概需要一个月到两个月的时间。小儿在肺部X线片检查下,有近30%可发现肺门淋巴结肿大。
        2、病原学检查:对于肺炎支原体的分离,很难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并不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 。


        3、血清学检查:①补体结合试验在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中广泛应用于临床。②间接血凝试验,主要检测抗体免疫球蛋白M(IgM)。③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主要来检测免疫球蛋白M和免疫球蛋白G(IgM,IgG)。该检测方法非常敏感,特异性又高,操作起来快速方便,又比较经济,是目前对于肺炎支原体诊断的经济实用又可靠的方法,现有市场上有销售ELISA的试剂盒。④冷凝集试验,是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试验。
        3、核酸杂交试验: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比如32P或25I等标记的核酸探针技术检测肺炎支原体。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强的特异性,但同时要求的条件也比较高,要使用同位素,所以比较难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4、聚合酶链反应(PCR):从20世纪90年代这种方法就在临床中选取一些标本进行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测。综合各项结果而看,聚合酶反应链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检测的阳性率明显要比培养法检测高很多,而且灵敏度高于普通培养法10-100倍,也比血清学检测和核酸杂交试验的方法高很多。该检测方法的特异性也是非常强,不会与其他支原体发生交叉感染,也不会被口腔细菌或是其他菌污染所影响。检测时间相对较短,所以使用该方法进行检测可尽早做出诊断,并指导如何正常用药治疗。如果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不适反应时,采用快速可靠的诊断方法是非常必要的。该方法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具有相当高的灵敏性,所以进行实验检测时一定要多加小心,不要发生感染,影响结果。
四、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
        目前,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治疗多是采用抗生素治疗,不仅可有效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减轻病人的不适,而且对病情的控制也有不错效果,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出现,缩短病程。临床上使用较多的药物有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以及四环素类。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多会将三类药物联合使用。但是对于儿童来说,四环素类药物与喹诺酮类药物会对儿童造成较大的不良反应副作用,所以多不使用这两类药。年龄在8岁以内的儿童不建议用四环素类药物,年龄在18岁以内的少年不建议用喹诺酮类药物。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更多的是使用抗生素,主要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以上讲述的都是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急性期的治疗措施。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类药物长期使用,还可减少病人发生哮喘气道不适,缓解病人的哮喘症状,还可降低病人对皮脂激素的依赖性。
五、如何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
    首先要加强有关肺炎支原体疾病知识的宣讲与教育,提高大家对该病的认识程度,减少感染的发生。其次在流行性爆发时期一定要多关注疾病,并建立相关疾病预防报告制度等,降低疾病的传播,减缓蔓延速度。还要加强研制可有效预防有肺炎支原体疾病的疫苗,来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因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主要途径时呼吸道传播,所以临床感染的病人都会存在很大的流传几率。接种疫苗后,会产生一定作用的保护性抗体,但对于发病率预防的能力比较小,如果发生二次感染,会加重病情。最后,支原体感染会引发一定流行,所以要注意做好呼吸道隔离。特别是秋冬季节时,定时开窗通风换气,保证空气新鲜。饮食上要以易消化食物为主,同时要多喝水,注意营养丰富。多进行户外活动,建议每天早晚都要进行身体锻炼,更要多加强呼吸运动,可改善病人的呼吸功能,增强呼吸系统能力。在寒冷季节或是季节更替时,做好防寒保暖护理,及时添加衣物,避免受寒发生感冒。
    总之,肺炎支原体感染是临床上非常重视的问题,在不断研究中,免疫机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做好临床治疗,积极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