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晶山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宜宾医院,四川省宜宾市,644000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医疗健康问题。在医院手术室是十分重要的场所,起着治病救人的功能,手术室有着比较特殊的工作环境,直接影响对患者的治疗,这使得手术室有着较高的医疗风险。随着人们不断提高的医学安全意识,医护人员和患者越来越多重视手术室护理安全,对于手术室潜在风险,不仅对患者的治疗造成影响,还会加重病情甚至产生不可挽救的后果。因此加强手术室护理风险的防范工作十分的重要。
1.手术室护理风险有哪些
1患者角度看手术室护理风险
在患者进行手术的时候会存在着一些问题,会对手术的进行产生影响,比如患者出现生理上的疼痛。一些患者在进行手术的时候,往往由于偏低的体温,使得患者出现意识不清的情况,这样会让他们的视线模糊,感觉周围的东西都在晃动,这样会让患者产生惊恐、紧张等不良情绪。
.png)
2医护人员角度看手术室护理风险
手术室有着不太稳定的时间,往往夜晚也会有手术,这样使得医护人员往往都处于超负荷状态,休息不好,影响身心,身体的疲劳,精神的不集中,会对工作造成影响,这是一个潜在的风险。有些医护人员缺乏操作经验,缺乏专业的技术训练,这样容易发生错误,造成医疗事故。个别护士对于患者的资料没有进行详细的核查,出现了接错患者的情况。或者接送患者的过程中由于采取的安全措施出现问题而产生护理风险。在手术过程中电刀的使用会产生烟雾,吸引器、监护仪等在使用时产生噪声的环境干扰会对医护人员产生影响,容易出现烦躁、注意力下降等,会对手术的质量造成影响。对于手术室的器械存在着管理不当的情况,这样会延误手术。如果医护人员在用药的过程中没有对所用药物进行仔细的检查,出现用错药物的情况,这样不仅会让患者产生不利反应,甚至严重的时候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医护人员一定要强化用药的安全性。此外很多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情况缺乏足够的了解,没有将健康教育做到位,使得许多患者缺乏对手术的认识,比如不了解手术注意事项、手术环境等。若是患者缺乏对手术相关情况的了解,不利于患者的配合,对手术的顺利进行造成影响。
2.怎样防范手术室的护理风险
1构建手术室护理风险管控机制
手术室存在的一些护理风险,究其原因还是医院没有完善手术室护理风险管控机制。这就使得要想有效减少手术室护理风险,医院需要积极构建一套完善的手术室护理机制。在具体的管控机制当中,医护人员需要落实相关的考核要求,要主动与患者做好沟通,注重对护患关系的维护,这样能够对患者紧张、焦虑的心理进行缓解。医院需要构建完善的培训机制,帮助医护人员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学习先进的医疗知识,掌握更多护理技巧等。在管控机制当中需要对手术室的设备、器械等的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些医疗器械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定期对这些医疗设备器械进行检修与更新。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类器械的使用方法,对其使用的注意事项要熟知。做好细致的消毒工作,降低器械使用的风险。
.png)
2创造良好的手术室环境
在进入手术室前所有医护人员都必须放下电子设备,不可以携带。医护人员在每次手术前,需要彻底清扫和对手术室进行消毒,为手术创造良好的环境。在进行手术的时候,对于那些不使用的仪器需要做好断电处理,对不使用的仪器电源需要拔除。还要尽可能为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创造良好的环境,对各种危害职业的因素进行有效的降低,尽可能减少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影响,最大限度避免有害物质对工作人员的侵袭,要为医护人员提供防护设备,做好医护人员的防护工作。
3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
手术室的护理风险的防范,需要注重对医护人员的有效管控,这就需要提高手术室医护人员的素养,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在进行手术室工作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提高防范意识,加强责任心。护理人员需要清晰地掌握患者的相关信息,认真仔细地核实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医嘱核对后再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对于紧急情况,需要对患者采取紧急抢救,护理人员需要对医生的口头医嘱进行细致的复核,保证执行的准确。对于手术室医护人员来说,还需要有着不断提高专业能力的意识,要加强对心理知识、法律知识的学习,还要不断学习先进的医疗知识。另外手术室的护理人员需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正确释放自己的压力,使自己能够以最好的状态进行工作,提高服务质量,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有效降低护理风险。
当前我国越来越重视手术室的护理风险,这样能够明显减少手术室护理风险。但是对于医院的手术室还存在着一些护理风险,这就需要医院依据自身的情况,加强管理,构建更加完善的护理风险管控机制,注重对医护人员的培训,转变医护人员的观念,从思想意识上注重手术室护理风险防范,还要积极创设良好的手术室环境。同时医护人员要注重对患者隐私的保护,保持与患者有效的沟通,要主动关心患者,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加强防范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手术室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