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2期   作者:宋梅
[导读] 牙周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病的口腔疾病,是造成人们牙齿缺失的重要原因。

        宋梅
        四川省自贡市妇幼保健院643000
        牙周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病的口腔疾病,是造成人们牙齿缺失的重要原因。因牙周组织完整被破害,导致患者出现牙齿脱落、松动等现象,患者咀嚼功能远不如从前,对患者正常生活及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那么,牙周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1牙周病概述
        牙周病又称为“牙周疾病”,患者需到医院口腔科接受诊治。牙周病为含牙龈在内的牙齿支持组织所患疾病,常见牙周病有:牙龈病(慢性龈炎、青春期龈炎、妊娠期龈炎和牙龈瘤等)、牙周炎(慢性牙周炎、侵袭性牙周炎)等。牙周病较轻者,患处牙龈红肿松软,出血系数较高;而牙周病较重者,表现为患者因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而出现牙齿松动脱落等症状。牙周病患者因出现牙齿松动、红肿症状,导致牙齿咀嚼食品能力较差,潜在消化不良风险,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另外,就目前看,牙周病多为慢性疾病,疾病早期症状并不突出,不易被察觉,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在我国,成年人因牙周病和龋齿严重导致全口无牙现象并不少见。牙周炎顾名思义就是在牙槽骨、牙周膜、牙骨质等牙周部位出现的炎症反应。在牙周炎病发早期时,患者并无特异性的临床症状,部分患者仅在牙龈出现程度不同的发胀、发痒症状。一旦在牙周出现脓肿或是牙周膜出现炎症反应,患者方可出现明显的牙龈红肿、疼痛、牙齿松动等症状。患者在医院接受X线片检查时,可见牙槽骨呈垂直型或水平型吸收现象。
        2牙周病的病因
        牙周病是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相应致病菌破坏牙齿支持组织完整性。就广义角度看,发生在牙周组织的病理改变就是牙周病,牙周病涉及两大类,一种是牙龈病,另一种是牙周炎。从狭义角度看,牙周病又可叫做破坏性牙周病,是指各种慢性病变在牙周组织内发生,炎症反应使其主要病理变化,致使患者出现牙龈红肿、疼痛、出血、牙周溢脓及牙齿松动等症状。牙周病的病因,具体如下。
        其一,局部促进因素
        患者因长时间不够重视口腔卫生,导致在牙齿周围堆积牙垢和牙石,牙间隙出嵌满食品残渣,且潜藏菌斑不断作用,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牙周病。
        其二,医源性因素
        患者在接受其他牙体治疗过程中,像不正确义齿的修复设计、不规则修复体的外形、不规则修复体边缘、不规则修复体咬合等不良的修复措施,均是诱发牙周病的主要原因。
        其三,咬合损伤
        部分人在牙齿咬合时,咬合力度分布不匀或是用力过猛,导致某个牙齿或某几个牙齿的咬合负担偏重。一旦牙齿咬合负担高于牙周组织最大承受力时,也是潜在牙周病诱发风险。
        其四,不良习惯
        部分人存在无意识的咬物动作、吐舌、紧咬牙、吸烟等不良习惯,均会造成牙周病出现。


        其五,全身促进因素
        像慢性疾病、遗传病、血液病、营养不良等全身因素,均为造成牙周病的重要因素。
        3牙周病的治疗
        牙周病的治疗:(1)控制菌斑:①刷牙法:刷牙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坚转动法、短横刷法,对于罹患牙周疾病或牙龈疾病的患者,更要做好早中晚3次刷牙,每次时间应不少于3min。向患者介绍保持口腔卫生习惯的重要性,指导正确的刷牙、牙线及餐后漱口方式。另外,叮嘱患者选适当牙刷,牙刷应选择富有弹性且清理方便的,并且在使用牙刷时,应保持牙齿在口腔转动流畅,而且能对口腔内各部分残留物达到清洗效果。②洁齿术:洁齿术主要有3种,分别是龈上洁齿术、龈下洁齿术以及根面平整术。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应注意规避交叉感染,故患者应做好日常防护工作,在接受治疗前,应对患者行0.2%氯已定液漱口,从而减少患者在超声洁治期间出现诊室空气污染。③合理调整牙合。
        (2)手术治疗:常见手术治疗方式有牙周骨手术、牙龈切除术、缝合与塞治等。
        4牙周病的预防
        菌斑控制是牙周病的预防重点内容,对于牙列较为健康的人而言,牙周结治应每隔0.5-1年进行1次,这是一种有效的保护牙周健康的有效方法。
        其一,早期发现:①在刷牙时牙龈出血、在吃东西的出血;②牙龈颜色改变,牙龈粉红色,转变成鲜红色和暗红色,原本的粉红色颜色加深;③牙龈边缘处,存有较为黏稠的分泌物,且口腔内出现刺激性气味;④牙齿出现松动,松动是轻度的,一旦牙齿咬硬物或移位时,牙齿将会出现软弱无力的情况;⑤当牙间乳头萎缩等牙周病早期症状出现时,应及时到医院接受检查。
        其二,控制牙菌斑:①向患者示范刷牙的正确方式:牙刷应选软毛刷,保持牙龈与牙刷毛尖呈现45°角,轻度加压,在牙龈沟内侵部分刷毛,且邻面牙间隙处有部分深入,原地抖动多次,并对全口压的每一面按一定顺序刷干净;②使用牙线:牙线的使用方式是圈形法,是指在一侧牙面,用牙线紧贴进入,使牙线抵达龈沟,最终以“C”型对邻面加以包围,牙龈紧贴压面向切方刮动,上述动作重复多次,达到邻面菌斑清除效果;③漱口:叮嘱患者养成良好的饭后口腔漱口习惯,养成良好口腔清洗习惯,患者在漱口时,应先口含漱口液,嘴唇紧闭。按正中压关系,上下牙齿咬合,唇部及两颊鼓动。以保证口腔内牙齿与溶液充分接触,并用舌肌,以保证漱口水在牙间隙内自由流动。口腔内利用水力对口腔内留置食物残渣反复冲洗,最后吐出漱口水。
        其三,牙石清除:去除牙石主要是使用超声洁牙机进行,0.5年1次。
        其四,其他干预:(1)健康教育:①与患者进行深入交流,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了解牙周病,提高患者重视程度,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②指导患者菌斑控制的有效方式,纠正患者错误的刷牙方式,早中晚三次刷牙,嘱咐餐后漱口以及指导使用牙线等牙齿辅助清洁用具;③叮嘱患者定期接受口腔健康检查,时间:3个月1次,以便早发现、早治疗、早控制牙周病。
        (2)心理疏导:医生正确看待患者,真正关心、呵护、理解患者,并且及时回答患者疑惑与不解,减轻或消除患者焦虑、紧张情绪。并且在介绍牙周病相关知识与治疗方式的同时,以成功康复患者举例,以提高患者对早日康复的信心。
        上述内容介绍完毕,希望能够予以读者帮助。牙周病属口腔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它是一种牙周细菌和宿主防御机能相互作用的结果,使动因子是菌斑及其毒性产物,诱发牙周组织炎症的同时,破坏牙周组织完整性。一旦菌斑量减少,并无较强的细菌毒性作用,机体防御机能较强,故疾病危害性较小。当出现吸烟、糖尿病等可降低或改变牙周组织防御机能的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增强时,可能会导致牙周疾病发生、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