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尚文
赣州市人民医院 江西赣州 341000
摘要:目的:观察颈动脉狭窄患者采用内膜剥脱术来展开治疗的术后并发症防治,实施预见性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9年2月-2020年4月接诊的148例采用内膜剥脱术展开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分两组对其进行普通的科室内护理以及预见性护理,各组人数均为74,分别为普通护理组和预见性护理组,在研究中,需要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预见性护理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要比普通护理组低16.21个百分点,但护理满意度要比该组高出16.22个百分点。结论:对应用内膜剥脱术展开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护理时,实行预见性护理,可以对并发症的发生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对患者的身体健康进行保障,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也比较高,应该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术后并发症
引言
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对颈动脉狭窄患者展开治疗时,往往会采用内膜剥脱术来进行,在手术中需对患者的颈内动脉内膜进行切开处理,并将病理性增厚的内膜剥离出来,这样就能够对血管的再通产生促进作用,对患者的颈动脉狭窄情况进行控制与改善,避免其向更加严重的方向发展。但是,根据实践反馈情况来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并不是完全没有瑕疵的,其操作难度相对较大,需要由经验丰富的主刀医生来进行操作,治疗中风险系数较高,且因为患者的疾病发展速度比较快,患者在手术之后出现颅内神经损伤、颈部血肿以及灌注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可能性比较高,并发症防治工作的展开可以对患者的预后恢复进行保障,提高其抢救成功率。为此,在此次研究当中,选择了我院在2019年2月-2020年4月接诊的148例采用内膜剥脱术展开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分两组对其进行普通的科室内护理以及预见性护理,以期对预见性护理在并发症防治中所产生的价值进行验证。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9年2月-2020年4月接诊的148例采用内膜剥脱术展开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由病理科确诊,对此次研究系知情并同意。研究中将之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普通护理组和预见性护理组。普通护理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38和36,年龄在41岁以上,79岁以下;预见性护理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40和34,年龄在43岁以上,82岁以下。
2.方法
对普通护理组患者进行护理时,需按照科室内所规定的流程和标准来完成护理工作,主要包括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在其心理方面的护理等。
对预见性护理组患者则需要在前项的基础之上按照预见性护理方法展开护理,主要分为三项内容,分别是:第一,在内膜剥脱术进行之前的护理,这一阶段需要对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行监测并详细记录,通过检查的方式来对其颈动脉的狭窄程度产生准确的了解,并利用数字造影检查方式来查看患者的血流供应情况和脑部侧支循环情况;在手术开始之前的三到四天,需进行阿司匹林给药,每日的用药剂量为100mg,给药方式为口服,护理人员需监测患者的凝血时间并将其记录到病历记录中,若出现异常情况,需及时上报处理,有效减少甚至是避免脑血管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第二,在内膜剥脱术结束之后的护理,术后的24h患者的情况并不稳定,护理人员需要对其在这一阶段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展开严密的实时监测,在发现其存在不良反应初期症状时及时告知主治医生,采取相应手段进行处理;患者的血压水平需要重点注意,若超出正常范围,可以对患者进行乌拉地尔给药,给药剂量为25mg,给药方式为泵入治疗,泵入速度需要在结合患者具体血压变化的基础上进行调节。第三,需对患者进行伤口护理,护理人员每日需定时对患者的伤口情况进行观察,告知患者不要进行大幅度移动,若必须要打喷嚏或者咳嗽也要减小用力,若患者的颈部气管发生肿胀或者是转移,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告知医生对患者展开紧急处理,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4.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采用医院专用的SPSS23.0软件来对所收集到的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并进一步分析。
二、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见下表:
.png)
由表格当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预见性护理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要比普通护理组低16.21个百分点,但护理满意度要比该组高出16.22个百分点。
三、讨论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是临床中应用率比较高的一种对颈动脉狭窄病症进行治疗的方式,其可以避免患者出现脑卒中或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上的疗效比较显著,但是,若要从更加全面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我们就必须要正视此种术式的高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的发生不但会影响到治疗效果,还会对患者的预后恢复和生活质量产生非常严重的不利影响。预见性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各项指标来对其病情进行综合性分析,并预知在不同护理阶段可能会发生的各种风险,从而提前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创造良好的预后条件,让患者享受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患者也会因此而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将此种护理模式应用到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的护理工作当中,所产生的效果比较好,有利于患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恢复健康。
结语
综上所述,实行预见性护理模式来对采用内膜剥脱术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展开护理工作,可以减少甚至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创造良好的预后条件,患者享受高质量的服务,对护理人员也会更加满意,两者之间可以形成良好的关系,应该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进.预见性护理在预防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5).
[2]朱湘萍,刘智情.预见性护理在预防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健康大视野,2020(18).
[3]孟效红,胡晓瑾.预见性护理在预防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