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工作应激对护士健康的影响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2期   作者:周苑
[导读] 医院急诊科和患者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要求急诊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高,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强,很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应对急诊突发事件“多”、“急”、危、“重”,人流量“大”,等情况。
        周苑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 300052        
        摘要:医院急诊科和患者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要求急诊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高,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强,很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应对急诊突发事件“多”、“急”、危、“重”,人流量“大”,等情况。所以,医院一定要重视护理人员的心理疏导,保证急诊护理人员有好的健康状态。如果让护理人员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一定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影响急诊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生活状态,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急诊护理人员;工作应激;身心健康;影响;对策
        引言
        急诊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很容易出现应激反应。一旦没有办法正确的调整,就很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影响急诊护理人员本身的身心健康。医院需要能够从各个层面着手来做好心理疏导和调整,结合具体的心理状态来展开工作的调整。对于急诊护理人员来说,工作中出现应激反应几乎是一种必然情况,无论是客观上的工作强度还是主观上的直面死亡的创伤,都会给急诊护理人员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1 应激的概念以及我国急诊护理工作的应激情况分析
        应激通常指的是外界因素导致的自身情绪变化,属于决策心理活动之下的心理状态。在进行护理工作时,急诊护理人员面临到的应激源有很多。有数据报告显示,轻度应激会让人们精神紧张,一定程度提升工作效率。解除应激状态的时候会进入放松状态。两相对比轻度应激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然而,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会让人们的心理状态受到影响,让急诊护理人员有很多的压力,甚至产生疾病。我国急诊科护理人员应激状态持续时间非常长,受到应激状态的影响也非常大。
        2应激出现的原因
        2.1 超负荷紧张工作
        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急诊护理人员很容易出现超负荷紧张工作的情况。这种应激反应主要和两种原因有关,第一是急诊护理工作本身是属于紧张的脑力及体力劳动,对急诊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心理素质要求比较高,长期心理的压力使得急诊护理人员的情绪或多或少的出现焦虑、紧张、强迫、抑郁。另一个因素则是超负荷工作,给急诊护士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即使为了保证急诊护理人员的工作状态,实行了三班倒工作制度,但是这样周而复始的夜班让急诊护理人员的生物钟大受影响加之急诊科的工作强度都非常大,当急诊护理人员不能彻底休息的时候,就会因为精力体力消耗过多,而身体出现各方面的健康问题。
        2.2 复杂人际关系造成的应激
        急诊护理人员的成长关系网络比较复杂,无论是家人朋友、还是领导同事以及患者和家属,都有可能影响急诊护理人员的工作状态。当有某一类人际关系处理不当的时候,急诊护理人员都有可能出现应激反应。一旦这种应激状况长时间得不到排解,就很可能影响急诊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导致急诊护理人员健康状态受到影响。
        2.3 社会地位和个人价值观出现差异导致应激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价值取向,很多护理人员在从业之前怀揣着白衣天使的梦想,希望能够为患者排忧解难,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却被很多人当成服务员,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这样的工作心理落差会让护理人员产生一些不良的情绪反应,导致一些应激反应,影响工作。有时候,这种应激反应会导致医患关系的恶化,并进一步影响急诊护理人员本身的情绪,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2.4 创伤死亡现象为护士心理造成影响
        医院急诊诊疗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死亡,尤其是突发病情变化情况下的死亡,急诊护理人员面对死亡的患者和家属会有一定的心理创伤,如果没有收到好的排解,很容易形成心里压抑,产生一系列不良情绪,影响急诊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3对急诊护理人员的健康影响
        3.1 心理和身体健康影响
        急诊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面临到的状况多,责任大。如果长期在应激状态下会有很严重的心理负担,影响身心健康。

有的急诊护理人员一方面面临工作压力,处于长期紧张的状态;另一方面没能充分的休息减轻压力,整个人的消化系统会因为这种不规律和压力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急诊护理人员心血管也会因为工作环境以及心理状态而出现一定的变化,最终导致疾病的出现。
        3.2 心理疾病的出现
        据统计,非常多急诊护理工作人员都会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心里紧张、抑郁,焦虑等情况,还有很多患有神经衰弱失眠症。急诊科工作的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大,急危重症的突发事件多,如果心理状态不好,再加上工作环境不佳,很有可能出现心理疾病,直接影响急诊护理人员的工作状态。
        4处理对策
        4.1 对急诊护理人员素质教育
        要保证急诊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一定要先做好心理疏导。学校教育只是理论性的,在投入实际岗位中,一定要重视护理人员的疑问,及时的解决急诊护理人员身心出现的问题。在工作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使急诊护理人员能够精力充沛地适应高强度的工作。由于急诊科突发事件很多,所以相对应的护理人员必须要有好的应激能力,在此过程中提升应激能力,保证身心健康。
        4.2 树立正确观念
        急诊护理人员需要有好的工作观念,即使护理工作和医生的工作不同,但是本质上护理人员也是为患者提供服务,减轻患者痛苦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急诊护理人员需要正确认识工作的重要性,消解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误解,树立正确的观念,调整心态投入工作。
        4.3 制定好轮休制度
        为了不让急诊护理人员的压力增大,医院相关管理部门一定要做好调整工作,从实际情况着手来进行工作的调整,结合具体的工作事项来做好工作的约束,制定轮休制度,让急诊护理人员能够有充足的休息时间,通过好的休息调整来降低应激反应带来的负面影响。
        4.4 建立平等的工作环境
        工作人员需要能够从实际情况出发来建立好平等的工作环境,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来提升护理人员的自我价值认知。护理人员和其他的管理人员、医生的关系是平等的,需要受到尊重,不应该因为工作性质受到轻视和不尊重。
        4.5 建立良好的急诊护理人员心理素质疏导机制
        急诊护理人员需要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建立心理支持网络,用一个更加平和的心态来面对急诊室中出现的各类死亡,树立正确的面对死亡创伤的态度,直面死亡,接受死亡。通过展开心理疏导,以正确观念的建立来最大程度降低负面情绪对急诊护理人员的危害。同时还应积极做好应激后护士团队心理素质机制的建设,从科学的角度落实急诊护理团队的心理状态护理工作,保证急诊护理人员的心理安全。
        4.6 理解家属做好医患沟通
        在进行急救过程中,很多家属会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仇视急诊护理人员。首先急诊护理人员需要安抚好家属,但是也不能放任家属伤害自己。急诊护理人员必须要有足够的法律意识,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安全。加强急诊的安全保卫工作,保证急诊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减轻急诊护理人员的心理负担。及时做好医患之间的沟通,保证急诊护理人员的安全不会受到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急诊护理人员需要应对的工作繁重,危急突发事件多,同样急诊科的护理工作也对急诊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身心素质有更高的要求,这就导致急诊科的护士很容易出现应激反应,影响身心健康。医院需要重视急诊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情况,结合急诊护理人员的实际工作内容来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让急诊护理人员能够以更健康的心态来投入工作中。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要积极配合急诊护理工作,协调各环节流程畅通,为急诊工作创造便利,进行制度安排,保证急诊护理人员轮休更加合理。通过各种形式,有针对性对急诊护理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使急诊护理人员能够建立正确的观念,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充分提高急诊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娄洁香. 急诊护理工作应激对护士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 东方食疗与保健,2016(7):124-124.
        [2]李克翠. 急诊护理工作应激对护士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 健康必读(下旬刊),2018(2):138-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